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21-12-02 22:28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
青年心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经验教学活动知识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 杰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针对基本活动经验指出: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经学生归纳、推理、演绎之后形成的经验,就可以被称为基本活动经验。而学生基于这种经验,可以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模式,这对学生数学直接感知能力的发展很不利。此外,史教授还认为,基本活动经验积累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逐步思考问题,积累数学知识点学习方法和经验的过程。

一、积累“操作与表达”经验,提升数学表达能力

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对活动经验进行直接获取。围绕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展开分析,我们可发现:教材中编排设计了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相关的内容。对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利用,而不能对其进行随意删减、压缩或忽视。对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以此促使学生全面理解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公式等,并且促使学生从中总结经验,这对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也很有利。

例如,教师在教“平均分”一课,利用实物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同时让学生借助语言,对“平均分”相关概念进行描述。在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在明确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给学生设计“操作与表达”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感悟知识点。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完成“将6 根小棒划分为3 份”的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分配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在学生完成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6 根小棒进行平均分配,学生很快发现:每一份分3根小棒,就属于平均分配。经反复的实践操作之后,学生能够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在此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在引导学生积累“操作与表达”活动经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贯穿到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预留思考空间,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完成学习经验的有效积累。

二、积累“推理与归纳”经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推理和归纳”经验时,他们就能够将新旧知识点串联起来,以此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非常有利。围绕新版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展开分析,可发现,其中涵盖了不少“推理与归纳”活动教学内容,如运算法、图形的特征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围绕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推理与归纳”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3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学情设计教学,以此锻炼学生的计算、观察能力,引导学生逐渐积累“推理与归纳”活动经验。在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2、5 的倍数的特征”相关知识,因此,只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迁移,他们就能够快速理解“3 的倍数”相关内容,并且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 的倍数”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并且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猜想和验证新知识点。经深入的探究学习之后,学生就能够得出结论:“各位数字之和是3 的倍数。”而整个过程,就是逻辑推理和反复猜想、验证的过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实现对“推理与归纳”经验的积累目标,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推理与归纳”,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需要挖掘优质的教学资源,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并且将之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三、积累“规划与调整”经验,提升数学探究能力

“规划与调整”活动经验指的是在面对实际的数学问题时,学生自主梳理思路和自主规划问题解决方案,自主解决问题过程积累的经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调整教学计划,帮助学生逐步获取活动经验。在组织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预定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

例如,在讲解“已知书店中的故事书每本售价为5 元、童话书每本的售价为7 元、科技书每本售价为8 元、漫画书每本售价为9 元、连环画每本售价为6 元,淘气小朋友手中只有13元,如果把所有的钱都花光,他正好可以将哪两本书买回家”这道习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两种解题思路:其一,从书店的所有书籍中,任意挑选两本,尝试进行总价计算;其二,先确定一本需要购买的书籍,然后逐一尝试另外一本可以购买的书籍。在分析这两种解题思路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解题策略。这道数学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编者意图进行准确把握,以此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对活动经验的有效积累。借助这样的数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索,以此把握问题解决策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联想出很多知识点,达到思维收放自如的目的。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明确教学顺序和教学目标。

除了上述提到的教学策略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引导学生积累“规划与调整”的活动经验。比如,在“分类和整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自主学习问题,如要求学生分类整理不同类型的气球。在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大多易于进行情境对话创设的内容,以此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具体而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归类整理的意识。在此环节,教师不需要给予学生过多的指导和帮助,只需要稍加指点即可,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四、积累“迁移与转化”经验,体验数学思维方法

除了上述提到的基本活动经验之外,教师还需要借助可靠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迁移与转化”活动经验,以此促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联想能力和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迁移与转化”活动经验时,就能够借助已学知识快速解决问题。如此,不仅能够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体系,而且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有帮助,从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教师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知识中,可以突破以往的教学方式,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促使学生完成对“迁移与转化”活动经验的积累。在后续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就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探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此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迁移,进而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圆、圆环的面积计算”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迁移与转化”活动中获取的经验,展开自主探索与学习。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迁移与转化”活动经验之后,在日后就能够实现高效学习。

此外,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很多“数学好玩”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进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少教师认为,基础理论知识才是数学学科知识教学重点,实践活动课则并非教学重点。因此,很多教师都忽视了教材中“数学好玩”实践活动课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事实上,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就需要重视实践活动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不断提升认知水平。

总而言之,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言: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经历,指导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事实上,个体的智慧与知识量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强,而经验则是影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关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锻炼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把握,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经验教学活动知识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