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宠物外科手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12-02 23:45李艳艳周红蕾吴海涛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宠物骨折

李艳艳,周红蕾,吴海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2]。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一理念于2017年正式提出,成为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3]。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的印发,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提供了思想引领与行动指南,《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4]。

1 《宠物外科手术》教学现状分析

《宠物外科手术》是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多,专业性强,覆盖面广,涉及无菌术、麻醉、外科基本操作、各部位疾病及手术,知识点多且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选择2019级宠物医学专业学生358人进行课程学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同学存在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部分同学部分同学认为课程难、要求高、怕动手、怕血等情况,仅有少部分同学有较高兴趣,且以后就业目标明确,对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高。

因此,如何根据《宠物外科手术》课程特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方向等,重构知识结构、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是发挥本课程育人作用的重要支点,也是任课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2 结合《宠物外科手术》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的挖掘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难点,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有些教师在梳理思政元素时,喜欢找一些比较大的、宏观层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存在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现象,有的顾此失彼,有的过犹不及,学生接受度和认可度不高,达不到理想的思政育人的效果。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一是结合专业及课程特点挖掘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如医学类课程可以融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等元素,农学类课程可以挖掘学科中知农爱农、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等元素;二是通过不同的的教学组织形式,将知识体系之外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匠精神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盐水相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5]。而思政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知识传授是课程思政的基石,课程思政不能脱离课程而自行其道,应该像如盐入水,融入在教学各环节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基于此,作者将《宠物外科手术》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结合课程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按知识单元梳理和挖掘相关思政元素。

3 优化教学设计,融入思政元素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课程思政教学同样如此,为了达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专业教师需要结合所授课程特色进行精心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这就需要广大专业教师不断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深入贯彻“三全育人”教育思想,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6]。

针对《宠物外科手术》课程特点,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实施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信息化教学平台为支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本课程在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具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课前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信息化进行线上自主学习;课中学习主要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及协作互助;课后学习以线上完成拓展作业及线下深入临床实践为主[7]。在学生的三个学习阶段,实行过程性、多元化评价,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最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育人目标。

4 《宠物外科手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骨折内固定单元为例

骨科疾病部分内容多,理论性强,在人医上精细化分成多门课程,目前在兽医相关本专科院校尚未设立专门的骨科课程,而骨折病例在宠物临床中比例较大,属于常见疾病,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必要骨折相关知识介绍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考虑到高职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思辨力不强的学习特点,我们对骨折部分内容进行重构,摒弃复杂的、抽象的、难懂的部分,选择骨折的基础部分,尤其是必备、必需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同时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在东西部小动物医师大会设有职业院校骨科技能比赛,作为一项全国赛事,吸引多所相关高职院校参赛。我们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持续深化三教改革,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骨折固定原则教学中,主要介绍骨折固定技术的发展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AO原则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BO原则,以讨论法为主,传统的AO原则讲求坚强的内固定,而BO原则不要求完美的复位及固定,这种骨折内固定理念的转变,是经过实践发展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体现,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在骨折内固定材料教学中,我们通过演示法、实验法结合线上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各种固定材料结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分析、严谨认真的职业素养,同时强调在操作中始终铭记关爱动物、关爱组织、敬佑生命、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在骨螺钉教学中,我们引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成语,从骨螺钉放置位置、放置数量、放置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要求,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知识的严谨性,养成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

在综合技能训练中,我们引入骨科比赛项目——股骨中段斜骨折和远端横骨折内固定(股骨模型),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分组操作,教中做,教中学,从分配任务、设计固定方案、图形设计、实操、成果展示及评分等环节,在实操中培养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在成果展示及评分环节,我们将各组作品进行X线拍片,通过老师点评、组间互评等,在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骨折愈合这一知识点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法为主,通过引入真实的病例,介绍引起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展开讨论,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使学生深入体会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在教学之余,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风貌及态度、单元测验、实训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同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设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每一门课程都蕴含课程思政元素,专业教师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教学情况,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切实达到育人成效。要根据学科、专业、课程特点,有效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在教学的各个知识点中,充分发挥“教书”与“育人”的协调统一。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宠物骨折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抬起脚来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养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