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冬奥会志愿者英语学习策略探究

2021-12-02 15:32邹嘉仪徐大越田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学习

邹嘉仪 徐大越 田薇

摘要:语言既是不同文化的载体,也是跨文化沟通的桥梁。熟练掌握官方通用语言,有助于志愿者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高标准、高效能、高质量地提供志愿服务。本文着眼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期间的跨文化交际需求,结合高校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现状,探究出一种问题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式英语学习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冬奥志愿者;英语学习

1引言

举办冬奥会无疑是一次展现大国形象、体现中国价值、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广大青年志愿者切身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冬奥会筹办工作中异常重要的一环,志愿者培训工作不仅要注重价值引领,也要同时兼顾专业素养的提升。冬奥会是一场国际化的大型体育赛事,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友人共聚一堂,这就意味着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种文化、面对各种差异。扎实的英语素养、出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能够保障志愿者在优质的服务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对于志愿者整体风貌的良好呈现也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期间对高校来源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首先,能够客观认识到文化间存在的差异,理解不同文化价值傾向和禁忌,尊重文化差异。其次,能够克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感,进行自我调适。最后,能够熟练选取合适的语言进行跨语码的交流和服务。应对以上需求,笔者对英语教学法中的“问题导向”方法进行重组性迁移,提出一种新型的综合式英语学习策略。

2学习模式

2.1三位一体,建立综合性强的英语学习机制

现阶段的高校英语课堂中,跨文化相关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体系普遍比较薄弱,课堂呈现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参与度较低,欠缺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认知,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够[1]。因此,期望通过单一模式的课堂教学来加强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实现无障碍沟通,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其成效,而综合性的学习机制不仅包括文化理论知识的输入,更强调特定场景下的模拟演练,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到英语交际的实践中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位一体,是指志愿者通过线上IKM平台和线下培训两种途径学习,融理论学习、情景实践、考核测评三要素为一体,形成“学习-实践-反馈”三步走的闭环式学习机制。综合性强则体现在志愿者不仅要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锻炼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要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于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要求志愿者在思想上与志愿服务提前接轨,在行动上和冬奥会“同频共振”。

2.2侧重实践,制定问题导向的英语学习方案

“问题导向”思想的精髓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在《莱茵报》第137号刊论《集权问题》中提出的观点:历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2]。其中所蕴含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模式的提出,去今已有百年之遥,其内核要旨却仍能为今天的跨文化英语学习模式注入不朽的智慧。

将问题导向的思路迁移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两种基本模式。其一,志愿者和其他赛事筹办人员协同共进,主动观察和提出英语交际训练中发现的困难与问题,通过研究讨论、小组会议等方式共商共讨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最终形成集体方案,并为日后有一定几率出现的相似情形提供解决策略。其二,借鉴历届冬奥会主办城市的经验,分析由于文化鸿沟、交际不得体等跨文化因素而引发问题矛盾的真实案例,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批判性地改进学习方案和学习内容。

2.3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英语学习策略

任何学习过程都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英语学习更是如此。在运用上述模式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课程形式和内容上的持续性、连续性、递进性和层次性。不仅要夯实基础口语学习的地基,也要筑牢实战口语应用的堡垒,在志愿者平均英语水平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增加每次学习的难度,借助情景会话、书面测验等多样化的手段实现阶段性检测,鼓励志愿者边学习边反馈,在学习中互相评价,在评价与反馈中加深学习效果。

较之传统的讲授展示学习法,这种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关注志愿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也可以激发志愿者主动学习、提升参与的可行策略,具有优化学习模式和激励志愿人员的双重优势。

3学习内容

3.1发挥主场优势,凸显文化特色

作为冬奥会的东道主,具有一定的主场优势,这种相对而言的优势辐射到文化层面,则体现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影响力在国际视野中散发出来的魄力。作为本土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的关键枢纽之一,志愿者不仅需要了解各国文化差异,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各赛区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要能做到通过言行举止,礼仪风度,使国际友人领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赛区当地风土人情的独特魅力,打造出一张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因此,在引入奥林匹克知识、跨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课程的同时,不妨将其中的文化理念与志愿者礼仪课程、英语课程相结合,具体到特定情景,形成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3]

3.2量体裁衣,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

由于各志愿者来源高校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尽相同,即便在同一高校内,志愿者的领域、分工及个人英语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就要遵循差异性原则,确保课程内容与个人能力和服务领域相均衡、相匹配,避免以统一的标准和相同的要求检验志愿者学习成果,如此方可保证知识通过科学的途径,高效率地传递给目标志愿者群体。针对不同领域的志愿者,可以开设专门课程,培训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例如,住宿领域志愿者需要额外增加酒店登记、餐饮服务等主题的会话培训,而礼宾志愿者则需要掌握更多迎来送往、赛区文化相关主题的会话知识。同时,也可以对不同英语基础的志愿者进行分批次、分等级的结组培训,设置差异化的训练内容和强度,在和同伴的良性竞争和相互激励中提升英语口语素养。

4结语

文化庞若冰山,交际沟通中展露出来的往往只是其中一角,而我们的志愿者需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冰山全貌,才能胸有成竹,厚积薄发,在冬奥会这样的国际体育盛会中妥善得体地处理好跨文化交际场景中的各种问题。正因如此,将跨文化交际的思想和原则渗透入志愿者英语培训中才显得尤为重要。相信翌年二月,经过全面、刻苦的培训,全体志愿者会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热情洋溢的志愿形象,向全国人民、世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李琳.浅析冬奥会背景下北京市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J].才智,2019(32):230.

[2]姚润萍.“问题导向”思想方法的精髓是什么[N].北京日报.2016-2-15.

[3]唐奇云.国际志愿活动中的跨文化传播[D].南京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英语学习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