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青枯立枯病试验报告

2021-12-03 07:28赵玉梅
北方水稻 2021年5期
关键词:细粮立枯病酸碱度

赵玉梅, 沈 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八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伊犁 835301)

水稻是六十八团主要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占全团耕地面积的90%以上,种植模式为育秧中小苗移栽, 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和新疆春季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等因素影响,青枯、立枯病加重[1],经常发生整床死苗,损失可达30%,严重阻碍了水稻的生产。 为了改善秧床环境[2],该团从2019 年起开始进行试验,从农业生产措施和化学防治体系入手提高秧苗素质、 建立综合防治体系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将水稻苗期病害发生率降至5%以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六十八团一连、三连、五连,共5个试验点。 土壤为草甸白浆土,pH 值7.5 左右,肥力中等。灌溉方式为渠灌水。试验时间:2019 年至2020 年,2 a。 试验作物品种:六十八团主栽水稻品种农林315(包衣),播前浸种。 育秧方式:采用毯式秧盘育秧,精确定量播种(120 g/盘)。

1.2 试验药、肥及防治对象

恶霉灵、固体调酸剂、壮秧剂(生物专用肥壮秧剂、细粮王壮秧剂、水稻专用育秧基质)。防治对象:水稻苗期青枯立枯病。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5 个试验点,每个大区面积333 m2,有4 个处理,每个处理60 m2,不设重复。试验分一个主试验,水稻平台穴盘育秧与水稻高台穴盘旱育秧对比试验;两个辅助试验,水稻秧床酸碱度梯度试验、水稻壮秧剂对比试验。

试验处理1: 高台毯式穴盘旱育秧是将水稻秧床抬高,台面高于地面15 cm 以上,台面播前喷洒杀菌剂恶霉灵,壮秧剂为细粮王壮秧剂,播后覆薄土,播后进透水一次,在第一叶露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水, 后期不严重缺水的条件下不进水,并实施早通风,一叶一心期即根据天气情况开始通风控温,药剂防病,二叶一心期叶面追肥。

试验处理2: 平台毯式穴盘精量播种育秧(CK)为该团传统的育秧方式,秧床台面与地面基本平齐,播前台面喷施恶霉灵一次,壮秧剂为细粮王壮秧剂,播种后进一次透水,视墒情,缺水即进,二叶一心期时开始通风、追肥。

试验处理3: 酸碱梯度试验。 pH≤5.5,6.0≤pH≤7.0,7.1≤pH≤8(CK),采取平台毯式穴盘育秧,通过使用彤洲牌固体酸调酸剂将秧土调至pH 5.5、pH6.5、pH7.1(CK),比较不同酸碱度下秧苗长势及病害发生率, 研究酸碱度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试验处理4:壮秧剂对比试验。 (1) 山东新超水稻育苗专用肥(生物有机肥)+旱田土。 (2) 细粮王水稻壮秧剂+旱田土(CK)。 (3) 浙江水稻专用育秧基质。采取平台毯式穴盘育秧,以该团目前普遍使用的细粮王壮秧剂为对照, 试验比较秧苗长势及病害发生率。

1.4 调查方法与时间

1.4.1 调查方法 通过全秧床观察秧苗发病率、长势、叶龄、根数、根长等,比较各个处理,记录病害发生严重度,计算出病情指数。

1.4.2 调查时间 出苗期、一叶一心期、二叶一心期进行各试验指标的记录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育秧方式调查

从两种育秧模式调查比较来看(表1),传统的平台毯式穴盘育秧,株高较高、根数少、根短、根系不发达。 在2019 年青枯、立枯病平均发病率达12%,2020 年发病率3.8%;高台毯式穴盘育秧,只有2019 年试验点1 点片发生,其他未发病。 经分析, 平台育秧秧床始终保持湿润, 二叶期开始通风,棚内高温高湿,秧苗细弱,根部发育慢,易发病,2020 年发病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受气候影响。 高台育秧提高秧床的高度,减少灌水次数,提早通风防病, 有利于创造一个土温较高、 通气性好、利于扎根、育壮苗的小环境,可有效减少青枯立枯病害的发生。

表1 高台育秧和平台育秧试验对比

2.2 不同酸碱度试验调查

对比表2, 土壤调酸对秧床环境的改变影响不大,前期出苗较整齐,调酸的秧床秧苗长势与对照基本一致。经测量,浇一水后秧床酸碱度与对照基本一致,在7.5 左右,分析认为渠道内的浇灌水pH 值在7.5~8,旱育秧在出苗前基本浇一次透水,浇水后一天调酸后的秧土pH 值即恢复至与对照相近,故调酸效果不显著。

表2 不同酸碱度试验对比

2.3 不同壮秧剂试验调查

对比表3 可知, 以我团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细粮王液体壮秧剂为对照, 浙江水稻专用育秧基质育秧效果最好,秧苗叶色浓绿、叶宽,植株匀、壮、根系丰满,是理想的育秧材料,可大力推广。 山东育秧专用生物菌肥, 单独使用易造成土壤粘滞不透气,后期脱肥显著。

表3 不同壮秧剂试验对比

3 讨论和小结

综合以上试验可知, 一是高台育秧比传统的平台育秧更好,有利于培育壮苗。通过建立高台育秧综合防治体系 (高台秧床+育秧基质+秧床控水+一叶一心化学防治+早通风炼苗)[3-4], 提高秧床温度,降低灌水量,创造培育壮苗的环境,可有效降低水稻秧苗期青枯立枯病的发病率, 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二是秧床调酸作用不明显。在该团生产环境条件下, 因浇灌水自然偏碱, 灌水量大,化学调节酸碱度对秧床生长环境影响不大。三是使用专用育秧基质育秧效果非常好, 其疏松的质地和丰富的营养利于创造适宜秧苗生长的小环境[5],秧苗扎根早、苗壮、根系生长旺盛,建议尝试高台+基质的育秧模式。

猜你喜欢
细粮立枯病酸碱度
粗粮不宜细加工
测测你皮肤的酸碱度
建设施工用油渴盼“细粮”
松苗立枯病的防治
电厂工业锅炉水质常规化验的方法和意义
基于C8051F320的PH测量仪的研究
7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
人是酸的还是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