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结合策略研究

2021-12-03 03:15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一小学苗少荣
家长 2021年20期
关键词:班规法制法治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一小学 苗少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对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有着积极意义。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但是小学生道德和法治教育工作具有难点,教师要从教育内容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利用不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知识储备不够

作为一名长期担任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师,除了教学要求的基本知识以外,自身还要有磅礴的人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小学道德与法制课所涉知识广泛,很多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和人文、历史知识的匮乏,在道德和法制课堂上只对学生讲授对与错,这导致道德和法治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使丰富多彩的课堂教育也失去了活力,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二)无法联系实际

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方式的弊端之一是,教师对学生只进行单向的知识输入,造成课堂枯燥无聊。道德和法制教学的内容与政治相关,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较少,因此很多学生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像听与自己无关的空虚道理一样,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产生共鸣,也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指导自己对道德和法制教学产生更深的理解。道德和法治教育如果不能回到生活中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就很难产生实际效果。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教师和行政领导不仅要加强政策和理论的学习,还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在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是开展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的主导力量。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有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政策、方针、文献和理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方针、相对完整的教育措施、教育方法,构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网络平台,提高教师的教育效果,通过构建学校的网络道德与法治平台,对整个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进行管理与调整。

例如,在学校安排道德与法治教育培训时,教师要积极地参加培训,以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计划培训任务,让教师进行打卡学习培训,对教师的专业学习培训进行及时的评估检测;还可以构建道德与法治教育网络平台,来对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教师在线下进行打卡培训后,要及时登录进网络系统进行评估测验。网络平台也可以发布教师的培训心得或是教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理念。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教师也可以积极尝试其他教师的教学模式。另外,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要进行高效的评估,在教师进行一段道德与法制教学后,可以对学生进行调查采访。采访的内容包括对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的感受、对教师有什么意见以及自己心目中最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是什么样子。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学校就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的优点与不足,也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

三、把教育内容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小学道德与法制课教学内容即要围绕课本开展教学,还要结合我们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拓展。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教师不用讲,学生自己也可以看懂。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我们要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主,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喜好设计教学,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既能调动在道德与法制课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自然也能得到提升。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兴奋状态。因此,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制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判断生活中看到的东西,从而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产生积极的体验。为了充分结合学校道德法治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应该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事例。

例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课程《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时,教师在就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上课时利用一小部分时间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进行交流,让学生对父母的工作生活进行介绍,从而促使学生在介绍的同时明白父母的工作辛劳。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思,可以和同学交流自己做得不对的事情,是自己的错误导致让父母更操心。在学生分享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期望和辛苦,并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分享自己小时候让父母操心的事情,比如作业不按时完成让父母操心等,通过和学生交流与父母之间的故事,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中。在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再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比如让学生回家后为父母洗衣服、积极完成作业和主动做一次家务等,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利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和法治教育

道德和法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健全的品格、法治和思想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交流。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中,对课程成果的评价大部分集中在学生考试成绩和课程作业的完成上,而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却使教师和家长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标准和学段的不同要求,针对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要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微小进步,同时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家庭状况,这样才能合理地设计学生课外实践体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我们的班规我们定》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体验制定班级规定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让每一个学生轮流提一条班规,最后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的班规,从而通过体验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班规的重要性,同时这个过程也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在制定班规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班规遵守情况进行评估,表扬遵守班规的学生,对违反班规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教育。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感官学习,对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生道德和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更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努力提高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质量;真正使教学工作回归生活,促进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实际生活、创新教育方式,解决当前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高效的课堂建设,提高道德和法治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班规法制法治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慈善法制的当下问题与完善路径
My New Year Wishes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民主与法制》杂志1000期大事记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神奇的班规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班规“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