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学游戏,灵动学生思维

2021-12-03 05:48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小学黄丽花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竞赛游戏思维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小学 黄丽花

数学是一门集抽象、复杂于一体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处于直观认知层次,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还不到位,不具有高水平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抽象的知识融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知识的发展,领会知识的内涵,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构建优质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借用生活游戏,促进抽象思维发展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而数学知识多为抽象性内容。基于此种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生活化游戏,将抽象性知识内容转化为具体事物,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其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我是优秀售货员”的游戏活动:教师提前准备一些日常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笔记本等),上课时,组织学生分角色参与活动,让部分学生充当售货员,另外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去购物,其他同学则作为“评委”,对售货员的行为进行评判。就这样,顾客开始挑选各自喜欢的商品,售货员则快速动脑计算价格,回答顾客需要支付的款项及剩余金额,同时,评判员的大脑也在运转,试图找出错误。

案例中,教师将简单的货币认识融于购物游戏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巧用操作游戏,引发学生探究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形式掌握知识内容,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本质。而操作性游戏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培养探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效理解,掌握知识的本质,养成自主探究知识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为了促进学生对抽象性概念—分类的有效理解,教师可提前准备多种图片,如香蕉、西瓜、胡萝卜、西红柿等。上课之初,教师告诉学生:这里有一些“小朋友”找不到家了,你能帮帮它们,将它们送回自己的家中吗?同时在黑板上出示写有“水果”“蔬菜”的小屋。学生按照已有的生活经验,快速地挑选图片,将同一类的图片找出来,粘贴在相应的小屋下方。当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后,教师引出“分类”这一概念,这时,学生对分类就不再盲从,形成了初步的理解。

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操作,让不同的物品顺利地进入自己的“家”中,之后再将分类这一概念出示给学生,学生就可以透过游戏过程掌握知识的本质,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竞赛游戏,培养思维敏捷度

竞赛游戏是涵盖智力、体力及技巧等多方面的比赛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数”与“运算”的能力,使之获得敏捷的思维或动作,产生团队竞争的意识,从而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思想熏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通过个人或是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在基础知识讲授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游戏设置为三关,第一关是个人比赛,全员参与,只有题目全部做对才能进入下一关;第二关是小组比赛,由小组长抽取题号,大家共同完成抽取的题目,每做对一题加10分,最后将小组内分数相加,分数最多的小组获胜;第三关,获胜小组成员间进行对决,限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且答案正确的获胜。规则一出,学生表现得异常兴奋,调整到最佳状态投入比赛当中,巩固了知识,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让课堂教学更加厚实。

案例中,教师借助竞赛的形式展开知识的教学,学生积极投入比赛,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计算速度,还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敏感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系统化,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展开游戏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的认知,重新构建认知体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竞赛游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新思维竞赛(3)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