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中心:高位推动 抢抓机遇

2021-12-03 07:57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24期
关键词:医学中心医疗中心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国家层面的倾力支持,无论对地方政府还是大型医疗机构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机遇。

2021年,高位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为常态。

10月8日,黑龙江省宣布成立黑龙江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省长出任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加强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及运营发展等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推进工作落实。

黑龙江并非是首个成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领导小组的省份。在此之前,吉林、甘肃、江西等省份也相继成立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江西省在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减少患者跨区域就诊、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难得机遇,务必要拿出“赶考”的心态、“冲刺”的状态、“必得”的姿态,全力做好申报建设工作。

江西省的会议中,全力争取、积极申报、争分夺秒、奋力攻坚、强力突破等表述频频出现,显示出省政府对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巨大决心。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仍存在着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和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不同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患者跨区域就诊、向大医院集中的现象突出。而区域医疗中心的布局和建设正是国家层面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性战略举措。国家层面的倾力支持,无论对地方政府还是大型医疗机构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机遇。

战略机遇

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国家重构国家、省、市、县四级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战略布局。

2019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至2021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已设置了心血管、儿童医学、呼吸医学等10余个国家医学中心。国家级医学中心竞争激烈,其不仅是顶级医院间的竞争,更是各地党委、政府、高校之间的角力。

根据规划,国家将在每个省份设置1个综合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大区域,每个区域按照肿瘤、心血管、妇产、儿童、传染病、口腔、精神等设置相应专科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目前,国家已布局2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到2023年区域医疗中心将覆盖所有省份。此外,“十四五”时期全国将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同样是在2019年,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启动了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项目。2021年,国家发改委在现有8个试点省份的基础上,扩增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12个中西部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在原有30家高水平输出医院的基础上,再增加31家输出医院,提高优质医疗资源输出能力。

“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模式,向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市输出,以省为单位网格化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在巨大的蛋糕面前,各地加紧布局,抢占先机。

如辽宁省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和规划布局,推动各创建医院深入对接对应专科国家医学中心,在人才引进、技术协作、管理协同、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创建医院综合诊疗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山东省提出高点定位,针对短板弱项,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硬件设施、专科能力、服务内涵等方面重点发力,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

天津市提出将推动委市共建12家医院,分别建设综合类、呼吸、心血管、神经、肿瘤、妇产、儿童、传染病8个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努力创建血液病国家医学中心。

120个

“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模式,向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市输出,以省区市为单位网格化建设120 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云南省提出坚持因院施策,大力支持呼吸、肿瘤、创伤、神经中心项目建设,根据各中心具体承担的医疗、科研等职能,经考核达到年度发展目标后每年给予适当运营补助,其中,已明确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安排每年不低于4000万元运行补助。

积极布局

对医疗机构而言,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不仅仅只是挂一个牌,而是要拿出诚意十足的行动和方案。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围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先后召开10次专题部署会议,8次院内外专家评审,多轮凝练攻关项目,邀请各厅局就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形成9大攻关任务。如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强大的理工信等资源,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方案“医工交叉融合”特色凸显,攻关项目吸引学校研究团队加入。目前该院正围绕研发攻关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临床诊疗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等职责任务开展创建工作。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遵循多学科联合协作原则,优势资源整合,鼓励跨科室、跨专业的多学科集成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区域内骨科疾病的个体化、全病程综合诊疗,引领区域内骨科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及骨科学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管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神经医学学科群、骨科与手外科学科群、感染医学学科群3大学科群为主,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专科,带动和提升整体的综合实力。未来,该院将致力于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建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样板,医院整体成为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湖南省肿瘤医院于2020年10月启动了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前医院已整合院内科室资源,筹建了11个常见癌种诊疗中心及5个平台中心,开展了“全程专病专治”管理模式。未来,将逐步建立以头颈肿瘤、肿瘤整形、妇科肿瘤等优势学科“领跑”全国,带动部分学科“并跑”的模式,形成癌种特色治疗和医院品牌影响力相结合的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

对旨在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医疗机构而言,科学规划、积极布局无疑是上上之策,这项工作不仅是促进本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亦是改变区域医疗格局的关键之举。

猜你喜欢
医学中心医疗中心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军事飞行人员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航空医学鉴定的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在华医疗绿色通道开通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