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桥

2021-12-03 08:39狄万香
江苏教育 2021年58期
关键词:建桥泸定桥大桥

狄万香

一、教育背景

2021年,恰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历史的高度文化凝聚,是中国精神在革命年代的主要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立足当代、走向未来的永恒精神力量和永久精神财富。而如今的学生对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建党历程知之甚少,更别提对革命精神的领悟和传承了,而且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对于未来也缺少思考和规划。此次班会旨在联系党史,引导学生充分感悟革命先辈舍生取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并自觉继承,以求在新时代不断开拓进取。本次班会方案设计以“厉害了,我的桥”为主题,活动分为三个部分:走进泸定桥,初步感受长征精神;走进南京长江大桥,传承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走进港珠澳大桥,发扬开拓进取的长征精神。三个部分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以图片激发学生知史爱国的兴趣,以视频升华学生知史爱国的情感,以小组合作和抒发感受将知史爱国的种子深深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二、教育目标

认知方面: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背景和经过,知晓建造南京长江大桥的不容易,能看到港珠澳大桥背后的中国实力。

情感方面:感悟革命者舍生取义的精神和建桥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行为方面:从自身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三、教育对象

五年级学生。

四、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推选小组负责人,协调小组活动;制作PPT。

学生方面:自行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说给父母听;学生代表分享“我与大桥”的故事。

五、实施过程

(一)泸定桥——长征路上的“拦路虎”

1.教师出示泸定桥图片,讲述相关内容:有一座桥,由13根铁链和木板搭建而成,这就是位置及其重要的泸定桥,红军战士在这里“飞夺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关键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想要一举歼灭红军的企图。现在就让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近这座桥。

2.教师结合长征路线图,阐述背景并播放视频: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5月,红军来到大渡河边,由于时间紧迫,毛泽东下令红军必须火速夺取泸定桥。此时,红军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精疲力竭,身上的衣服也染上了炮火的黑色印记,但是泸定桥非夺不可且迫在眉睫。面对如此情形,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进攻开始了,对面的敌人弹药充足,早已做好准备,似乎就等着红军战士们自投罗网,这边的战士们毫不畏惧,顺着铁链,冒着枪林弹雨,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就是凭着这股舍生取义的精神,他们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路上的关键性胜利。

3.学生根据视频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答案预设:这些红军战士实在是太勇敢了。他们团结一心,有的人掩护,有的人搭木板才过了桥,这种团结一致的精神令我感动。

4.教师继续介绍长征中的其他精彩瞬间:精彩的故事不止一个,英勇的红军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正是凭借着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才有了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长征路上的飞夺泸定桥为载体,激发学生对革命史的兴趣,引导他们体会红军战士们舍生取义的精神,形成对长征精神的初步理解。

(二)南京长江大桥——自力更生的“争气桥”

1.教师出示南京长江大桥图片,结合图片展开介绍:你们了解这座桥吗?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有“争气桥”之称。

2.教师出示建桥时的图片:那时新中国刚刚建立,技术落后,物资短缺,困难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访一位建桥的英雄(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简介:在南京长江大桥建造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其中有一位叫梅旸春的工程师。梅旸春毕业于清华大学,因成绩优秀被派遣去美国深造。从1928年留美学成回国,到1959年收到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南京长江大桥总工程师任命书”,梅旸春整整等待了31年。据梅旸春的儿子说,梅旸春盼这个任命书盼得太久了。在收到周总理的任命书之后,梅旸春把全部心血都倾注于南京长江大桥上。不管身患多么严重的疾病,他都强撑着,坚持在施工一线。梅旸春的同事朱海涛老人也含泪叹道:“梅总是累死的,他为了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62年,梅旸春病逝于南京长江大桥工地。这是一座耗尽梅旸春生命的大桥。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终于通车。时间会镌刻下梅旸春的名字,像一部诗篇、一段传奇。

3.教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答案预设:梅旸春真是太了不起了!环境那么艰苦,这些建桥人都没有放弃,这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长征精神的传承。

4.教师: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对于南京人来说意义非凡。那么生活在大桥边的我们又对大桥了解多少呢?小组合作探究并汇报。

5.学生代表分享“我与大桥”的故事。

提示:这个学生虽然6岁才来南京,但是在老家时就经常听爷爷奶奶提起南京长江大桥,对这座大桥有着特殊的印象。2018年,恰逢南京长江大桥重修通车,于是她走大桥、画大桥、颂大桥,用各种方式诉说她与大桥间的不解之缘。

6.教师总结:大桥是一座“争气桥”,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在面对苦难时艰苦奋斗的民族之魂,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鼓舞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所熟知的南京长江大桥为载体,将看似枯燥无聊的党史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感知建桥的不易,感知在党的带领下新中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面貌,体会中国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港珠澳大桥——开拓进取的“新骄傲”

1.出示港珠澳大桥图片并讲述故事:时间定格在2018年,港珠澳大桥通车。要想成功建桥,关键要铺设稳固的海底隧道。从1910年美国建成世界第一条沉管隧道以来,100多年时间里,全世界只建成不到200条,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更是一片空白。于是工程师林鸣就带领团队外出学习,可是对方却只让在三四百米以外的海上驻足眺望。唯有自主研发才能攻克难关!从那天起,他们将自己关在几间临时工房里,一年多时间召开了300多次会议,开展了无数次的模拟实验,废寝忘食,终于,研究报告出来了。然而有专家却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们的反对:“没有经验,你们有什么资格来创造一个新的结构?”面对质疑,林鸣和他的团队又开始了200多个日夜的试验研究,经过2年的坚持,国内外专家得出共同结论:中国人的方法是一个科学的方法,这是一种全新而又可靠的技术手段。变“力所不能及”为“力所能及”,林鸣做到了,一举实现了我国外海沉管安装技术从零到领先的跨越,建桥的工作也有序地进行。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也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复兴桥,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2.学生自由谈感受。

3.教师出示新中国发展的数据图,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现实。

4.教师提问:同学们是祖国的未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去践行和传承长征精神呢?

学生答案预设:努力学习;强身健体;不抛弃不放弃;等等。

5.教师总结:是的,我们要学习丰富的知识,锻炼健康的体魄,培养坚强的意志,勇敢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今天我们从中国桥看中国精神,真是“厉害了,我的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得不赞叹一句“厉害了,中国共产党”。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强大的中国!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港珠澳大桥为线索,带领学生感受中国科技的发达和中国人民的智慧,以此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勇担新时代的强国重担。

猜你喜欢
建桥泸定桥大桥
沪定桥: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农业废弃物的好氧堆肥研究进展
虫儿飞
“飞夺泸定桥”是虚构的吗
相关论
下雨天,读书天
数鸭子
泸定桥(外二首)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飞夺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