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2021-12-03 13:40
临床误诊误治 2021年3期
关键词:查体消化性胃镜

1 误诊原因分析

1.1缺乏对该病认识 消化性溃疡常见误诊原因是接诊医师缺乏对少数特殊症状和体征溃疡病的认识,诊断经验不足。通常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鉴别诊断困难,但胃镜下恶性溃疡多表现为不规则边缘,可有糜烂出血、表面凹凸不平,常经久不愈,呈进行性持续发展,药物治疗效果不佳;X线检查有特征性表现。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发作时出现上腹部疼痛症状容易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慢性胃炎、胃肠炎和胆囊炎等疾病。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与冠心病患者好发年龄段重叠,患者和首诊医生常误认为是心绞痛,相互诱导,造成误诊。腹痛症状较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易误诊为贫血和消化不良等疾病。另外,小儿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临床较少见,接诊医生警惕性不高,也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1.2未选择特异性检查 消化性溃疡诊断需注意胃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的重要性,影像学检查是该病的特异性检查项目,不可遗漏。老年患者对疼痛敏感性降低,提供病史时对疼痛部位、性质表达不清;在多种慢性病基础上,遇及各种应激刺激诱发原静态溃疡发生充血、水肿引起疼痛,继而造成短暂心血管痉挛引起心前区闷痛,易误诊为心绞痛,常只选择心电图等检查,忽视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导致误诊。

1.3诊断思维局限 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误诊是由于接诊医生诊断思维局限所致。如临床遇及腹痛患者时考虑不全面,未能抓住重点,易造成诊断错误;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常有胃黏膜萎缩,可使铁吸收减少,还可造成慢性失血,导致贫血,若接诊医师对其缺乏系统分析,仅满足于非病因诊断,易单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1.4问诊及查体不细致 问诊及查体不细致也是消化性溃疡误漏诊原因之一。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疼痛发作时心电图存在ST-T异常,接诊医生若未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过分依赖年龄因素、胸痛主诉和心电图改变,易作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2 防范误诊措施

2.1提高对消化性溃疡认识 临床上典型消化性溃疡易诊断,但部分表现不典型、体征不明显消化性溃疡患者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其认识。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通常疼痛可反射至背部,但病变部位也应有症状出现。对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而腹部无明显症状者要考虑是否为消化性溃疡。

此外,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病史叙述不确切,给病史采集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且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约占35%,故临床医师需提高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症状及并发症的认识,特别应重视较少见症状或出现其他疾病相类似症状的情况,同时警惕消化性溃疡导致的并发症表现。

2.2选择特异性检查 消化性溃疡诊断有赖于胃镜检查,但部分患者由于多种原因不愿意接受胃镜检查,这需临床医生多方调节,或者让患者选择行消化系统造影检查。随着消化系统内镜检查方法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以及胃镜检查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消化性溃疡诊断水平,状态不佳的老年患者也不再是禁忌证。另外,对于酷似恶性病变的溃疡,若条件许可需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2.3认真鉴别诊断 临床接诊疑似消化性溃疡患者时应仔细问诊及查体,并认真进行鉴别诊断。高位胃溃疡临床表现为胸痛时,诱发因素和伴发症状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常不同,前者胸痛持续时间长,多在剑突下或胸骨中下段,而放射部位少见,多与进食有关,心血管表现程度较轻,伴随的ST-T异常为非心肌缺血改变,ST段下移<0.1 mV,无弓背抬高,按胃溃疡治疗有效;后者胸痛部位靠左上,以闷痛、压榨样疼痛或紧缩感为主,多向左肩和臂等多个部位放射,疼痛时间短,胸闷、心悸、出汗、血压波动和心率增快等心血管表现较重且常见,予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心绞痛治疗有效。

(摘自“中国误诊大数据分析” 责任编辑:刘云川 孔瑞娟)

猜你喜欢
查体消化性胃镜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老年男性单膝关节炎误诊为痛风1例
审计一“查体”医院一身“病”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