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

2021-12-03 13:40
临床误诊误治 2021年3期
关键词:病史消化性胃镜

1 流行病学特点

消化性溃疡通常是指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胃肠道部位,包括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和含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为全球性常见病和多发病。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而胃溃疡则多见于中老年;前者发病高峰年龄一般比后者早10年。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的发病率比值为3∶1。无论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好发于男性。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致病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化学治疗药物、双膦酸盐和西罗莫司等药物的患者可发生消化性溃疡,一般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胃肠道毒性,轻者可引起恶心和消化不良症状,重者可导致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吸烟者患溃疡病及其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有该病家族史,提示消化性溃疡可能有遗传易感性;胃排空障碍导致的十二指肠-胃反流可能造成胃黏膜损伤。另外,应激反应、长期精神紧张和进食无规律等都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常见诱因。尽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属于消化性溃疡,但胃溃疡在发病机制上以黏膜屏障功能降低为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则以高胃酸分泌为主。

多年来,消化性溃疡的病理生理机制一直被认为是损害因素与保护因素失衡所致,目前临床仍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单一致病模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胃酸分泌增多、胃泌素分泌异常、黏膜屏障削弱、胃排空异常和黏膜血流减少。

3 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性质包括钝痛、灼痛、胀痛、剧痛和饥饿样不适,可能与胃酸刺激溃疡壁的神经末梢有关;发作时可有剑突下局限性压痛,缓解后无明显体征。

4 诊断标准

通常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部疼痛是拟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史,胃镜可以确诊;不能接受胃镜检查者,X线钡餐发现龛影可以诊断溃疡,但难以区分其良性或恶性。①病史:溃疡病典型病史、疼痛节律性和周期性及其缓解特点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依据,但相当一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病史不典型,甚至有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无症状,所以病史虽然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依据,但最后确诊还需要行胃镜或钡餐检查。②胃镜检查:胃镜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最佳方法,准确性优于X线检查。对怀疑消化性溃疡患者原则上首选胃镜检查,但对于不适合做胃镜检查者(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及不能合作者)则多采用X线钡餐检查。③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是常用的一种诊断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当前多采用钡剂和空气双重对比造影技术,若在检查适应证方面与胃镜检查相结合或互补,乃是当前消化性溃疡诊断最理想手段。

5 治疗原则

临床上对于消化性溃疡一般给予去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等治疗。通常给予抑酸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方式,同时科学规律的生活方式建立能够改善症状、防止复发。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但当患者有手术适应证时可考虑手术。本病有效药物治疗可使溃疡愈合率达到95%,青壮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病死率接近于零;老年患者主要死于消化性溃疡严重并发症,尤其是消化道大出血和急性穿孔,病死率<1%。

(摘自“中国误诊大数据分析” 责任编辑:刘云川 孔瑞娟)

猜你喜欢
病史消化性胃镜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有些隐私也要说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