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概述及误诊现状

2021-12-03 19:04
临床误诊误治 2021年2期
关键词:误诊率宫颈性生活

1 疾病概述

在我国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威胁女性生命的第二大肿瘤。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食品安全性的降低等,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年轻化,25~35岁年龄段出现高发态势。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宫颈癌的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过早、性生活活跃、多次妊娠等有关,而发病年轻化可能与初次性生活过早、早期多次妊娠后流产有关。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许多不发达地区接受教育程度低,不熟知宫颈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早期筛查的可能性极低,导致部分宫颈癌一经确诊即为中晚期,错失了手术治疗机会,显著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筛查宫颈癌成为临床面临的一大重任。

宫颈癌的发病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密切相关,其中高级别的CIN为宫颈癌前病变,因此临床早期筛查CIN非常重要。及时有效治疗高级别CIN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措施,筛查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检测、阴道镜检查以及宫颈活检,其中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通过早期筛查可以明显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2 诊断方法

早期宫颈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经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发现,但确诊需行组织学检查。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可出现阴道出血,以接触性出血为主,常发生于性生活或妇科检查时,妇科检查常可发现明显的病灶,可直接在病灶处取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某些患者则以阴道排液为主,多数为白色或呈血性、水样或米甘样,有腥臭味。晚期患者当肿瘤累及周围组织时则可出现输尿管刺激征、便秘等症状,甚至某些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

3 误诊文献综述

3.1文献来源及误诊率 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并经遴选纳入误诊疾病数据库的宫颈癌文献共38篇,其中涉及误诊率文献6篇,未涉及误诊率文献32篇;总误诊病例529例,其中涉及误诊率的文献中病例总数520例,误诊233例,误诊率为44.81%;未涉及误诊率的文献中误诊296例;延误诊断时间最短14 d,最长1.15年。

3.2误诊范围及确诊手段 本次纳入的529例宫颈癌共误诊为21种疾病,居前3位的是宫颈炎、宫颈糜烂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本次纳入的529例宫颈癌误诊病例中,经细胞学诊断确诊142例(26.84%),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193例(36.48%),经内镜下活检确诊99例(18.71),经病理学诊断(不明确具体方法)确诊95例(17.96%)。

4 误诊后果及诊治分析

按照误诊数据库对误诊后果的分级评价标准,本次纳入的宫颈癌误诊病例误诊后果均为Ⅱ级。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常将宫颈癌误诊为宫颈炎、宫颈糜烂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由于宫颈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及白带增多、异常为主,患者早期就诊时接诊医生常按照妇科炎症治疗,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大部分患者仍会再次或多次就诊,随着疾病的发展,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现宫颈病变,随之行宫颈癌早期筛查或宫颈活检,即可发现宫颈癌变并及时手术,这样可使得某些早期诊断错误的疾病得到修正并治疗;而误诊为宫颈息肉等疾病患者,接诊医生一般会将切除的息肉样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可以明确宫颈癌诊断;而误诊为盆腔肿物、卵巢肿瘤等患者,在手术探查时可发现宫颈癌变。

猜你喜欢
误诊率宫颈性生活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性爱和谐有秘诀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60例临床观察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宫颈糜烂真的不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