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谈理实一体化教学

2021-12-04 02:46潘引波
福建轻纺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实小组长评价

潘引波

(集美工业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2)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概述

理实一体化教学广泛应用于职业学校专业课,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呈现,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实践中并非所有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都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组织等诸多因素均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一个因素没有处理好,那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便会打折扣,课堂教学质量也随之下滑。

2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因素

2.1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师资

由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内容包含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2部分,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将理论和实操的内容衔接自如并有效融合,学生在教学中才能认可和信服教师的专业能力,学生也就愿意跟随和配合教师的指导。如果由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授课,教师之间的分工合作尤为重要,教学能力较高的教师应该主导教学策略和过程,实习教师则需积极辅助以保障教学策略的实施。

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够明确,自控力弱,在教学中其注意力很容易和教师失去联系,教师应提高教育心理学理论研修和应用,在教学各环节多想些办法以激发、维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2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容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容通常由一系列具体的教学任务组成,受学科体系思维的影响教学内容制定者比较注重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感受,作为知识技能载体的学习任务普遍缺乏趣味和成就体验,学生虽然能够动手操作但仍旧会感到课堂缺乏吸引力,其学习专注度不易保持进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实用性、趣味性、具备一定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则更容易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和价值感,因此,设计出抓得住学生的心的教学任务是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关键,并且,学习任务的难度要基本符合中等生的能力水平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阶梯性。

2.3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环境

当前大多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是将设备设施和教室的简单组合,基本满足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比较缺乏一些企业工作环境的教学功能。理实一体化课堂还需营造比较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学习现场的格局布置、设备设施、人员角色、岗位任务、工作表单、文化宣传应充分吸收企业工作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能指导学生扮演企业工作岗位角色、了解企业工作任务,按企业工作程序在各工位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学生在模拟的企业工作环境中能充分感受到职业氛围和专业特色,其眼界变得更开阔。

2.4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资源

学生在实践学习时需保持工作过程的连续性直到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尤其是职业技能学习,若长时间中断会导致学习兴趣急速下降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受到教学资源总量限制,在现实中时常存在学生扎堆等候使用某些设备设施,这就需要合理配置和充分调度教学资源,协调好资源供给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在设备设施短缺的情况下,最多3位学生轮流使用设备设施的做法才不至于等待时间过长,才能勉强维持最低的学习强度。若某个课程的设备设施等资源难以同时满足一个班级学生的使用需求,可设置2~3个课程模块,由不同教师授课,将学生分流到不同课程,然后再同时轮换,这样资源利用率和教学效率都得到提高。

2.5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组织

一般情况下实践学习环节的操作要求和细节比较多,学生经常需要个别指导,若无分流教学教师往往一人面对几十位学生,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耐心、精心地辅导。再者,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力良莠不齐,教师用传统班级授课方式难以控制教学质量。

多数教师会采用小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师集中讲课时可小组探讨问题,分散教学时学习能力强的组长辅导组员学习,替代一部分教师个别辅导的工作,这样能够及时回应学生的提问,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但是,这种方法比较依赖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在创造条件的情况下由本专业高年级学生当小组长辅助授课教师,此法更有利于小组教学顺利开展和秩序维持。

2.6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学习评价

及时准确地给予学习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还可强化其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评价中教师应当多发现闪光点并鼓励学生,对于非原则性问题应友善地帮助和建议。理论环节的学习结果测验一般有标准答案,借助计算机或手机的在线平台软件将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进行比对判定及数据统计就可实现即时评价。不同的是,实践环节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评判有许多专业性的要求,目前除部分计算机软件教学类课程外其他实践课程难以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快速准确地评价。教师可制定较易执行的评价标准并提供相应的工具及表单,在实践学习环节教师优先评价小组长的学习情况同时教给小组长如何评价其他同学,再由小组长分担大量评价工作,教师从整体上指导并监控评价操作过程。

3 总结与展望

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动力普遍较弱,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能否顺利开展和维持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学生的体验越好在课堂上表现得越有活力和热情。因此,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各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感、获得感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希望从事职业教育的同仁在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需求。

猜你喜欢
理实小组长评价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新路径的探讨与实施
分餐小组长
农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困惑及探讨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计算机网络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