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影响:助力还是阻力?

2021-12-04 14:33江玲玲夏茂森
关键词:效应多元化大学生

江玲玲 夏茂森

(1.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多样化发展,高校大学生招生与就业规模也日益扩大。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1],创应届毕业生规模新高。再加上以前未就业和海外留学归来的毕业生人数,待就业的队伍将十分庞大,就业竞争的压力也将空前增大。如何应对和解决一直备受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日益成为政府和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且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新经济时代产业转型发展,各类人才需求不断更新,更是给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新要求。在沿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网络仍在不断发挥作用的今天,针对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社会支持网络如何发挥其具体作用和影响:是助力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还是阻碍该问题的解决?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基本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行业竞争也不断加剧,同时受到可持续发展和世界整体经济发展形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总体而言,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规模日益增大,但就业现实与大学生的心理预期之间反差很大

我国大学生就业规模逐年提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应届毕业生2011年为660万人,2017年增加到795万人,短短6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135万人;同时增长势头还在持续,2018年达到了820万人[2],2019年则是834万人,毕业生人数逐年提升且屡创新高[1]。因此,受未就业的累积效应影响,再加上逐年从海外归来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然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就业供需双方的心理预期却反差很大。一方面,就用人单位而言,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至少可以从表面上实现更大比例的“优中选优”,“不愁找不到人”的现实成为“可以等”的理由,进而对就业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期的影响也在提高。与2000年左右的自主择业预期相比,无论是学生家长、亲朋故旧,还是学生自身,他们往往不会满足于就业仅仅是解决一个能够维持温饱和住行问题的工作了,而会在就业预期中融入是否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子女的教育环境和更高的生活品质等要求;再加上攀比心理、生活质量要求刚性增长,使得“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越来越多,给解决大学生就业增加了更加复杂的因素。企业一方希望招到更好、更合适的人才,实行优胜劣汰;而大学毕业生一方在基本生活有保障(如父母的支持等)的情况下,期望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双方在互动博弈中彼此的“矜持”,往往导致难以达成用工合同。

(二)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发展为就业结构带来新变化

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基本逻辑在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了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政策红利等低成本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依赖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要素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下进一步激发要素活力和创新驱动日益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形势下,产业转型发展的巨大助推动力日益显现。产业转型发展与结构变动,使得与之相应的就业结构也随之而变,能切实感觉到的是很多传统就业岗位悄然而逝,而很多崭新的就业岗位应时而生。从高校专业设置来看,很多传统专业逐渐被取消,亦有很多新专业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专业逐步开设并日渐“繁荣”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在农业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方面,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极大地促进了城乡新兴农业、生态产业以及相关的基础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新发展,相关的就业岗位大幅增加,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新兴农业不断融入都市生活,以及在城镇化持续推进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等,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契机。此外,在传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创新驱动战略不断落实,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就业结构的重要变化。总体而言,正由传统的单一技术人才需求逐步向复合型高素质创新人才需求转变,对人才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的综合性要求不断提升。同时,网络平台、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新的职业和就业形式也大量涌现,将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这些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二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随着国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的明确提出,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校人才的支持。随着新兴技术群体迸发、新一轮产业深度演变的关键时期的到来,由此推动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创意和生物新经济等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新专业和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升,同时也为当前大学生的多元化就业带来了诸多新机遇。

三是在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方面,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过去较为普遍的依赖家族性资源的拓展性创业,正逐步向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的知识型、生活微创型和创意创业发展方向转变。自由自雇职业或自主创业机会进一步增多,尤其是自雇式网络平台职业将会进一步迅速发展,再加上自主创业或自由职业者在薪酬空间拓展方面相对较为理想,由此将会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尤其是在网络平台的利用与开发、信息计算、电子商务和软件开发等领域,都将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其中,为大学生创业就业带来诸多新机遇。

(三)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特征日益明显

大学生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转型联动下的就业结构发生转变,亦使大学生就业多元化特征不断凸显。新经济对从业者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个体能力的成长亦需要匹配、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传统就业观念和就业模式难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就业压力,创新发展逐渐成为个体素质提高、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由此推动多元化就业适时而生。总体而言,新形势下多元化就业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就业结构多元化特征进一步凸显。从就业区域看,虽然“北上广深”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依然吸引着众多大学生的目光,但亦有很多大学生热切希望到二、三线城市工作,熟悉的环境、较为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另外,随着中西部地区的不断开发,精准扶贫政策的贯彻实施,很多偏远地区和城市也不断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通过良好的政策扶持和鼓励,吸引了大批返乡大学生和外来就业者,进一步推动了就业区域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从行业角度看,一直以来,制造业始终在就业行业结构中一枝独秀,但随着产业转型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兴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就业一枝独秀的局面风光不再。此外,传统上热衷于国有经济体或政府等“铁饭碗”部门的就业格局亦可能被打破。黄兢对47所高校2015届毕业生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其所占比例为48.14%[3]。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2018年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签约民营企业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就业人数[4]。

二是就业形式多元化特征显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行业的不断拓展延伸,就业形式相较于传统而言多元化特征逐渐显现,身兼数职者有之,自主创业者有之。如在从事某一日常工作之余,担任网络写手、滴滴司机、网络主播以及开设网店、电子商务代理等,就业形式的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

二、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特征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随着大学生逐渐离开家庭而步入社会,其就业观除了受到自身能力的约束外,还受到由亲人、朋友和其他外部主体等构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影响。

关于社会网络概念,较早可追溯到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1947年提出的传统社会结构形成的“差序格局”特征[5]。国外学者也对社会网络进行了研究,如格拉诺维特提出了社会网络中的“弱关系假设”(与“强关系假设”相对)[6]6。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分层体系,同一阶层往往表现为强关系,而不同阶层往往表现为弱关系。学者们进一步将社会网络研究推进到了社会资本层面[7]。

社会支持网络作为社会网络的一种,其基本概念可追溯到卡瑟尔(Cassel)等人在1976年关于精神病学的研究[6]8。而关于社会支持网络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国内相关研究者如张友琴认为,社会支持网络是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网络化的总称[8];潘超平等人认为,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支持、实际支持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构成的多维网络体系[9];黄惠等人认为,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这两个方面,个体经由这两个网络获得情绪、物质和信息等支持和援助[10];单希政认为,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个体通过外在支持而形成抗逆力的所有支持的总称[11]。结合《当代社会科学大辞典》和张友琴的观点,社会支持网络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发挥作用,进而实现对个人的各种精神和物质支持或帮助的网络关系总称。

社会支持网络特征中通常包含有个体、群体和国家这三者的联系,由此可以划分为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8,12]。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社区组织和市场(包括职业介绍所和媒体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包括血缘亲族、朋友、同事和邻里这些较为靠近网络中心个体的外部主体。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错综复杂,多元化就业形势不断凸显的重要时期,社会支持网络作为大学生就业背后的支撑,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至关重要。简而言之,社会支持网络中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都无疑会通过合力的形式发挥着它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作用。

三、社会支持网络影响大学生多元化就业效应分析

关于社会支持网络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效应,现有研究都较为集中于精神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等[10]。诚然,大学生从美丽的“象牙塔”走入社会,物质基础的支持、精神上的引导和疏通、就业信息和相关培训学习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作用效应亦发生着新的变化,其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就业的匹配效应、介入效应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效应这3个方面。

第一,匹配效应。匹配效应是社会支持网络影响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重要基础。正如衣服之于人体,衣服合身了,穿着得体、舒服;而衣服不合体,自然就影响到穿着的感受和外在的表现了。与之相同的,一个与当前大学生多元化就业良好匹配的社会支持网络,必然会促进多元化就业,以及提升其就业质量和水平;反之,就会阻碍多元化就业。

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与大学生多元化就业之间都存在着匹配性问题。以就业的地域多元化而言,向“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扎堆”,以及纷纷涌向省会城市的就业现象依然存在,且可能会继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吴启迪认为,这种现象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地区差异的关系很大[13]。然而,为推进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发展,以及进一步推进各地区间的均衡发展,政府、高校和企业等部门纷纷呼吁和支持大学生奔赴那些中西部人才急需的区域,以及担任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扶贫专干等。与此相应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发挥着积极引导作用,而引导与实现之间就存在着匹配问题。当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中关于中西部地区的信息支持、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持与大学生多元化就业观念、就业预期相匹配时,大学生就会有意愿奔赴这些地区,有利于就业地域多元化;反之,则难以吸引到人才,不利于就业地域多元化,“扎堆”现象难以缓解。同理,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亦具有匹配性影响效应,即便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与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预期与观念等相匹配,但假如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与之不相匹配,且基于合力作用影响,当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作用力足够大时,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大学生自身的良好意愿最后也难以实现。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而反映在诸如就业行业等多元化方面亦是同理。

第二,介入效应。大学生作为一个价值观逐渐形成且涉世未深的群体,通常易受到其背后社会支持网络的影响,甚至为其所左右,尤其是来自非正式网络的影响。

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中,如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之前就基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教学、就业引导和职业推荐等介入了大学生就业,其他的如企业实习、培训等亦是如此。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通常是相对公开的,存在固定流程和倾向性。而随着多元化就业特征的不断凸显,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往往能较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尽管现实中亦存在着诸多的滞后现象(如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滞后等),但总体而言是趋近的。因此,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效应对大学生多元化就业往往是促进的。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效应往往表现在就业建议、信息推介、辅助联系和干预决策等。其中,父母的介入效应通常最为突出。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面临就业的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在面对孩子就业的重大事务上,父母都会不遗余力地凭借其社会网络优势,深度介入就业建议、联系工作和最后决策等。现实中凭借父母亲朋的社会网络实现就业甚至已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途径。就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多元化就业而言,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必然会对多元化就业产生较大影响。当父母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体认同多元化就业且选择理性介入时,对多元化就业必然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当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非理性介入时,必然会阻碍多元化就业的实现。

第三,渗透效应。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观念、定位和决策等都存在着渗透效应。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就业的主流价值观和职业选择认知的引导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使命和要求。当前大学生就业多元化势在必行,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体通过多样化的引导、信息的发布和循循善诱的课堂讲授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将主流价值导向、职业认知等逐步融入大学生的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中,并逐渐成为他们就业择业评判的基本标准。若从群体理性角度而言,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影响通常是正向的。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体的影响通常较为复杂,受不同主体的认知、经验积累和生活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这些主体对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渗透影响通常较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影响更加深远。因为长期的紧密联系是大学生自身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体联结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渗透效应可能表现在观念认知、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决策认知等多个方面。大学生就业通常被视为“人生大事”,受中国传统思想如“男怕入错行”等观念的影响,“择业须谨慎”一直是亲朋好友等的郑重告诫,而这些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体受生活经验、习惯和生活质量刚性要求等影响。从父母来说,其对子女的职业要求平平稳稳者有之,就业区域距离自己近一些的有之,就业不要太辛苦者有之。这些价值观念的传输会对大学生择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的引导教育会在他们的生活与职业选择中逐渐显现,如受其影响放弃自身心仪的工作者有之,放弃拼搏者有之,安于现状者亦有之。不同的人生态度能够在生命的繁衍中不断进行代际传递。对此,我们可能很难评判孰是孰非。但从大学生多元化就业角度而言,其传统单一的固化思想、地域或行业的本位思想等都可能会阻碍多元化就业的实现。

总体而言,社会支持网络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对大学生多元化就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中,匹配效应、介入效应和渗透效应尤为突出。同时,这3个效应之间不是割裂的关系,而是存在着交互影响的关系。首先,匹配效应是作用基础,它影响着介入效应和渗透效应。换言之,如社会支持网络与大学生多元化就业之间不存在匹配效应,那么介入效应和渗透效应也就无从谈起。其次,介入效应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直接干预,其较匹配效应和渗透效应更加明显,也更加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多元化就业。最后,渗透效应是属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多作用于价值观念和认知层面,一旦其发生作用则相对较为持久且影响更为深远。

四、社会支持网络作用下提升新时期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对策建议

社会支持网络对新时期大学生多元化就业影响深远。那么,如何发挥社会支持网络作用,从就业观念、信息支持和理性决策等多个方面来不断提升新时期大学生多元化就业,主要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提升新时期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观念认知。借助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社会个体(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进一步认清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就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来说,加大多元化就业的信息公布和宣传力度,其宣传对象可以进一步拓展到更多的社会个体,而不是单纯针对大学生群体,充分发挥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引导作用,进而提升其匹配效应和渗透效应。对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来说,通过有效沟通和多方交流,促进网络主体理性介入,革除守旧思想认知,提升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与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一致性,进而充分发挥积极向上观念认知的渗透效应,引导和辅助大学生实现多元化就业,在提升就业质量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

第二,借助网络传递优势,搭建和完善就业信息平台。顺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需求,充分利用就业社会支持网络和互联网,充分发挥网络传递优势,及时、准确公布多元化就业岗位需求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多方融合,将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的合力作用发挥到最大。

第三,充分利用支持网络效应,进一步拓宽多元化就业渠道。现实中,大学生多元化就业往往掣肘于地域、行业和专业等因素,而这些限制的解决又通常难以一蹴而就。通过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将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尤其是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通过观念、亲情和网络连接,有助于突破地域、行业等限制,实现大学生就业多元化。随着人才的不断流动,以及新的创意思想的不断涌现,必然会催生新的多元化就业岗位和渠道,从而助力于大学生更好地多元化就业。

猜你喜欢
效应多元化大学生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死海效应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偶像效应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