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 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

2021-12-05 07:32邝楚平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预算编制国有企业

邝楚平

(爱飞客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90)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化管理工作,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引导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稳定进行,对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为了实现自身长效发展,除了要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之外,还要结合企业经营发展需求,制定详细的预算管理计划,加强各环节有效监管,规范各级人员工作行为,帮助企业制定详细的发展决策,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应该把战略目标作为重点,对企业总体目标细化处理,根据各个阶段工作情况加强监管,对各指标量化分析,之后进行全面控制。在具体操作中,每个部门都要对自己的职责有深入了解,相互配合,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让国有企业迎合市场环境变化,结合时代发展情况,通过数据整合和风险分析,调整发展战略,从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完成,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科学分配,避免资源大量消耗,将预算管理中全员参与性、全方位等优势充分发挥,强化各级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

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实现对企业经营过程的全面性管理。但是,在部分国有企业中,部分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了解不深入,认识不到位。首先,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中,管理人员比较关注业务,如果年度预算目标下发后,普遍认为预算完成,不具备较强的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效果不尽人意。其次,基层部门人员将全面预算管理看作为一项财务管理活动,认为应该交由财务部门落实,在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敷衍了事,或者一味地按照上级领导要求执行,即便在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也没有及时处理,导致预算管理实效性下降。

(二)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编制预算管理方案时,没有从企业战略发展角度出发,而是结合当前所处市场环境,秉持由上至下的原则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到最后部门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不符的现象,凸显短期行为,没有注重企业长效发展,从而给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直接影响。并且,在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容易受到上级部门财务预算指标的影响,比较强调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如收入、成本管理、利润等考核指标,故意缩减销售、经营等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只是被当作一个绩效考核的方式,即便阶段性经营指标的实现是构建在预算及战略基础上,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说,严重阻碍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不利于国有企业更好发展。

(三)预算编制不科学

结合当前国有企业预算编制情况来说,存在的问题具体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少预算管理体系支持,导致预算编制工作开展缺少依据。其次,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在内部成立专业的预算管理部门或者预算管理团队,缺乏预算组织基础,导致预算编制过于形式化,无法保证预算编制效果。再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少专业人才,部分国有企业预算编制工作一般交由财务部门负责,由于财务管理并非预算管理,财务人员掌握的预算管理知识比较片面,职业判断能力不足,影响预算编制结果。最后,国有企业在预算编制时,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由财务部门对预算信息进行采集和整合,但是因为缺少其他部门的配合,导致财务部门获取的数据比较片面,缺乏完整性,再加上预算编制方式不科学,严重影响预算编制效果,不利于有效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

(四)预算执行不到位

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时,普遍出现注重编制忽略执行的状况,部分企业把预算管理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落实,但是没有为财务部门提供相应的权责,财务部门在执行预算管理活动时容易受到上级部门的干预,容易出现超预算现象,或者在支付以后调整预算,预算执行过程缺少有效监管。此外,预算结果分析比较片面,对预算执行差异了解不到位,预算监管过于形式化。预算考核不彻底,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预算考核结果没有和员工绩效工资相结合,不能激发员工工作潜力,打消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常见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对于国有企业核心管理层级来说,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发挥着引导者的作用,为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需要强化各级人员思想意识,尤其是核心管理层对预算管理工作的了解,由上至下在企业内部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各级人员思想教育,明确各个部门工作职责,保证做到全员参与。与此同时,国有企业需要加强预算管理考核,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年度确定预算管理目标,并将目标细化处理,分配到各个部门中,由专业人员负责落实,保证预算管理目标顺利完成。

(二)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结合

战略目标可以引导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科学预算目标便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应该从战略目标入手,构建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并结合国有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综合分析和预测,在对企业当前市场环境有一定认识以后,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对企业今后发展形势综合分析,确定年度经营目标,并将预算管理目标细化处理,由各个职责部门从战略角度出发,将全面预算管理融入其中,制定满足当前发展要求的预算指标,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快速实现。此外,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优势,根据已经完成的阶段性管理目标,确定后续发展目标,将企业各项资源科学使用,保证资金流动稳定性,让企业在风险容量内实现健康发展。

(三)科学编制预算管理方案

结合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和现有的管理模式,从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分析、预算考核等多个方面,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调整预算管理方案,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将预算目标下发到各个部门,做到分工明确。国有企业应在内部构建预算管理组织结构,成立预算管理部门,由企业董事会直接管理。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目标顺利完成,国有企业还要引进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和财务管理要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总结工作经验,吸取教训。各个部门应选择一名专业的预算管理联络员,对预算管理联络员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实现预算数据的采集和整合,在专业人员分析管理下,创建人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落实预算编制工作时,应该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对企业各项信息进行采集和整合,对企业当前所处形势进行判断,制定预算管理指标,之后选择适宜的预算编制方式,对预算结果具体分析,确定各部门工作职责,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调动各级人员工作积极性。在预算编制中,应该舍弃传统的编制方法,结合企业发展要求,将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方式应用其中,保证预算编制工作快速完成,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相符,减少偏差,给后续预算执行工作开展提供指导。

(四)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预算执行水平,应该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网络建设。首先,由于国有企业在确定年度预算方案以后,才会将其执行到位,针对一些重要事项及成本费用决算执行,需要实时追踪与监管,如投资、融资等,因为这些内容将会影响企业资金变动,因此应加强追踪和监管,如果在预算执行中存在超预算现象,应严格审批调查,找出偏差原因,调整预算管理方案。其次,国有企业应注重对全面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管,确保各个部门及下属单位都可以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及相关体系来执行预算管理工作,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刚性。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应加强预算执行监管机制建设,对预算执行情况有充分地了解,对预算方案及时调整,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修改企业组织结构,完善预算管理体系,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在一系列对策下,优化企业资源,减少经营成本,维护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来说,作为一项长期且系统化的工作,在预算管理模式作用下,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整合各项资源,实现资源科学分配,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保证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完成。国有企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不管是经营理念,还是采取的经营方式,都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进行改革调整,引进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发挥其优势,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快速完成,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基于此,国有企业应把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应用其中,在全面预算管理正确引导下,增强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预算编制国有企业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