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浅谈

2021-12-06 10:10杨春江
现代园艺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种苗林木苗木

杨春江

(云南省玉溪市林木种苗工作站,云南玉溪 6531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视。现阶段,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林木种苗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林木种苗的选择、管理、培育已成为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修复保护的重中之重。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林木生产效益,提升林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十分迫切和重要。

1 林木种苗管理措施

1.1 选种

选种工作是培育林木种苗的首要环节,要加大对种苗采集和种苗存储的重视程度,作好种子产量测定和实际种植环境调研,以因地制宜原则,遵循林业部门制定的其他相关规定,确保调运的种子符合本地林业生产和种植的要求,确保采集与种植二者的种源区域具有合理性和一致性。利用多元化采种工具,确保在林木采种基地或母树的优质选种,保证种苗具有“遗传品质”优势,利用人工操作和机器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严格筛选,留下无破损、无虫害、颗粒饱满的优质种子,提升林木种苗的成活率和成材率。为了保证种苗的质量和种植的可持续性,要分批定量存储种子,干藏水分含量低的林木种子,湿藏水分含量高的林木种子。

1.2 土壤选择

选种后的育苗环节,要结合当地气候、降水、温度、光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特别在土壤选择方面,应该保证幼苗生长环境的土壤质量,育苗前严格测评土壤酸碱度和所含微量元素,土壤营养含量不足,应及时施肥补给营养,从而保证幼苗有更好的生长环境。之后进行土壤翻新,严控翻整宽度,精准把握翻整幅度,让土壤保持最佳松弛度,同时,还要结合人工作业与机械化作业,及时清理土壤中的石块、板石、杂草等,提高幼苗生长环境和成活率。

1.3 根系培养

种子催芽后的培育环节,对种苗进行播种和移植,在幼苗生长阶段,应该重视对种苗的根系培养和养分补给。根系培养主要原则为刺激林木种苗的根系生长,保证根系能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生长,而且还能够保证生长质量,因此可以进行以下操作[1]:①修剪苗木的主根和侧根,改善茎根比,避免苗木因生长旺盛引起“重苗”和“粗茎”现象,提升苗木质量。②对种苗进行地下切根,防止苗种根系垂直化生长,严格把控苗木的生长高度,还要修剪苗根,可根据具体操作的精准度要求选择修剪工具,地下切根可选择剪刀,在进行修剪苗根和侧根时可以选择刀片。养分补给可以选择氮、磷、钾复合肥作底肥,根据具体生长情况调节相应施加比例,尤其在种子发芽后,短时间内施加氮肥,以检测数据为施量基础,严格把控施肥种类和施肥数量,尽量选择晴朗天气施肥,充足的光照可以让苗木有效吸收养分,提高苗木培育质量,提高种苗经济效益,也能有效提升林业工程建设质量。

1.4 病虫害防治

要想让林木种苗始终保持生长效率和生长质量,就必须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在种子播种前,涂抹吡虫啉,通过“药剂包衣”的形式,提升苗木抵御病虫的能力;在播种过程中,应该利用喷洒方式进行封闭式杀虫作业,其中要注意播撒的全面性和均匀性;苗木生长初期,可利用烯唑醇防治褐斑病,利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苗木飞虱和蚜虫;在苗木生长期,可以利用高效氯氰菊酯混合液或者氧化乐果防治螟虫,也可结合药剂法和生物法,利用生物天敌抑制病虫害扩散,避免影响环境,提高苗木培育的生态效益。苗木出圃时,还要检疫林木种苗,各个部门和种植技术人员必须加大对检疫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苗木调运工作的安全性,避免引入带有侵染性病害的苗木。

2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除了对林木种苗进行日常管理,要想提高林木种苗的质量和生产效益,还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育苗生产技术,并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有效与市场衔接,对林木种苗进行产业化管理。

2.1 育苗生产技术

2.1.1 播种育苗。播种育苗属于传统育苗方式之一,具有应用范围广、林农接受度高、认可度高的特点,主要应用方法为:在播种前期,通过温水浸泡进行催芽处理,也可以利用保水剂、植物激素或者生根粉等生物药剂进行浸种处理。其次,利用层积法增加种子活力,主要应用对象是生理休眠的种子,在进行层积处理后,减小种粒之间的不同生理差异性,提高种子初期生长量,促进其发芽率。

2.1.2 生物育种。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种苗培育技术也越来越趋于科技化,生物育种技术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且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如杂交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可以保证林木种苗的基因优良,促进培育技术的迅猛发展。

2.1.3 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是当前较为普遍使用的育苗方式,利用营养钵进行育苗,技术主要包含营养土、钵壁和基质配比这几个部分。通过此类方式培育苗木,具有育苗期短、不易损伤根系、出圃率高、成活率高、节约种子、苗木失水较少等优势。在育苗容器选择上,要综合考虑苗木种类和造林绿化的主要位置,并且在保证容器内部有机质的同时,还应该持续添加肥料,保证苗木正常生长所需养分,及时观测苗木的含水量,严格控制好水分,确保苗木正常生长和苗木调运安全。

2.1.4 无土栽培技术。除了传统技术的培育方式,无土栽培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不需要土壤可实现苗木的正常生长,从技术的角度满足苗木生长所需,通过腐叶和草炭,经过培育形成区域植株,不受土壤约束,但必须保证苗木根系能够充分接触到营养液,从而提升苗木成活率。如今,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林业发展正向现代化迈进,无土栽培技术也逐渐应用在林木种苗生产中。

2.1.5 无性繁殖技术。无性繁殖技术指利用种苗的根部、茎部、干部和枝叶进行培育,最终实现种苗生根发芽。无性繁殖技术主要包括压条育苗、嫁接育苗、埋条育苗、插根育苗、硬枝扦插育苗、嫩枝扦插育苗和留根育苗等多种方式,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提高树种遗传性和优势,从而提升林木繁殖系数,调节其阶段性发育规律,是苗木的生长迅速和高效繁殖的特点。如今,无性繁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经济林、用材林、商品林等多个树种苗木的培育上。

2.2 信息化、产业化管理

林木种苗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林木种苗作为基础产业,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进程中,经过长期的生产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偏低,难以提高林木种苗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乡村绿化美化行动的开展,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满足林业生态造林的基础上,向城乡绿化苗木、彩色树种和多品种、多规格方向发展;向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把林木种苗作为林业重要产业来抓,为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数量充足、品种对路的优质苗木,从而保证林木种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发展的趋势。因此,做好林木种苗管理工作,要针对以往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从注重数量价格方面向质量效益方面转变。

一是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不断调整林木种苗生产结构,丰富林木种苗培育种类,使林木种苗的生产能够满足林业生态建设及绿化市场的需求,实现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市场化。二是建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信息交流平台,让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通过平台更好地了解和接受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工作效率;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结合时代特点和先进技术,建立市场供求管理体系,紧密结合种苗培育与市场需求,实现产业化生产管理,确保林木种苗的质量和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林木种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重视其种苗培育,在林木种苗管理方面,要科学选种、选地、培养,也要科学防治病虫害,还要提高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结合播种育苗、生物育种、容器育苗、无土栽培技术和无性繁殖技术,并进行信息化管理,调整生产结构,推动产业化升级,促进林木种苗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种苗林木苗木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苗木供求信息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