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的影响

2021-12-07 02:01李静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骨折

李静

(成武县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274200)

骨折术后患者心理及生理反应较强烈,同时因骨折与手术的巨大创伤,会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过大,从而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1],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期间的主要手段,但是传统护理往往会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探究更为有效的骨折术后护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2]。罗森塔尔效应是指通过赞美、鼓励等暗示方法改变患者自身行为,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3]。本研究将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115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40.45±5.26)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40例,下肢骨折18例。观察组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16~53岁,平均年龄(41.02±5.45)岁;骨折部位:上肢骨质39例,下肢骨折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上肢或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急慢性感染者;伴有高血糖、高血压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患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术后康复指导等。观察组采用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1)成立干预小组:成立包括责任护士、护士长、康复医师和主治医师在内的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长,全体组员均接受罗森塔尔效应的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2)传递期望:采用面对面等方式,鼓励引导患者说出自己心里的烦恼及体验,积极了解患者的成长经历,以更有效的分析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选择同期康复良好的患者,分享自己的治疗及术后护理康复经过。(3)期望内化:在护理过程中,从不同方面多给予患者鼓励和赞扬,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康复的信心,有效提高其术后护理依从性。(4)信息反馈:定期向患者提问疾病知识、术后康复等相关问题,对答案不准确的患者,要耐心予以纠正解答。同时,对患者付出的努力多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其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术后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5周。

1.3 观察指标(1)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2)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情绪越严重。(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观察组干预前 57 60.59±7.23 65.23±7.05干预后 30.88±4.63 28.64±4.19对照组干预前 58 60.21±6.78 64.95±6.88干预后 42.39±5.36 39.32±5.3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58例,其中满意10例,基本满意39例,不满意9例,满意率为84.48%;观察组57例,其中满意15例,基本满意41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8.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折是外科常见疾病,患者骨折后,其生活质量将会明显下降,同时心理负担也会随之加重,导致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术前及术中治疗,更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护理依从性。而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常规护理过程中,相关护士只是机械性的按照医嘱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进行相关护理操作,护理过程缺乏主动性[4]。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医疗观念的转变,在当今及未来的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患者的生理康复,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舒适度,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尽早适应术后护理,提高疾病康复信心[5]。罗森塔尔效应是国外学者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共同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6]。将该理论应用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指通过对患者实施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效增加患者术后康复自信心,了解术后护理期间的预期目标,提高患者术后护理依从性。而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通过成立护理干预小组,以鼓励、赞美等心理暗示,以传递期望;将术后护理期待内化,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同时,通过对术后护理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考察患者术后护理了解程度,通过学习、实践及总结等过程,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不断完善护理流程[7]。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罗森塔尔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在于该护理方式通过传递期望、期望内化及信息反馈等,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考核,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提升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度。

综上所述,基于罗森塔尔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骨折患者术后的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罗森塔尔效应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罗森塔尔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斯特钢琴体系的传承与发展—论罗森塔尔与达尔贝特的钢琴演奏及教学(上)
死海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小饼干的大道理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