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防控护理管理策略

2021-12-07 02:01郭秀伟郭云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监护室医务人员科室

郭秀伟,郭云

(1平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250400;2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 济南2500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传染性极强[1],国家已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进行管理[2]。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3]收治的患儿因疾病的特殊性,往往免疫力低下,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COVID-19,更易引起聚集性爆发及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流行,因此早期预防尤为重要。为避免疫情在NICU内部流行,科室制定了科学细致的护理防控措施,为NICU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1 疫情下新生儿感染防控的必要性

截止2021年7月17日,全球COVID-19确诊病例超1亿8865万,累计死亡病例4 067 517例。虽然我国疫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但是防控工作依然不能松懈。据悉,2020年2月2日,国家卫健委在《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儿童和孕产妇是COVID-19的易感人群,新生儿更是高风险人群[4]。一旦感染极易形成聚集性流行,因此我们更需要做好健全的防控策略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而且随着全球疫情数据不断刷新,病例增幅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快,因此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制度,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毫不松懈。

2 建立健全防控机制和严格执行防控制度

2.1 防控机制 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新生儿NCP疫情防控小组,下设消毒隔离组、病区管理组、临床护理组、培训考核组、科室文化与健康宣教组,组长竞争上岗,全员参与,防控小组核心成员包括护士长、感控医师、感控护士及各小组组长,全面负责科室防控工作,各小组对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等机构下发的诊疗方案及消毒隔离措施,对科室内部各项工作进行核查,提出整改意见。

2.2 防控制度 严格执行疫情防探视及陪护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卫健委下发的第八版的疫情防控制度。为确保家属对患儿病情的知情权,将周一、周五的家属探视,改为同一时间进行电话沟通,暂停家庭参与式护理及袋鼠式护理。如有特殊需求必须进行陪护,每一名患儿仅限一名家属陪护。陪护前详细调查家属流行病学史,填写《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调查告知书》。

3 细化优化流程

3.1 流程改造 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相关的流程,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措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预案》,重新修订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出/入院流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外出检查/会诊流程》等。

3.2 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 建立外来人员调查及登记表,对所有出入监护室的外来人员登记管理,登记内容包括日期时间、来科原因、体温、停留时间等;医务人员及物业后勤人员需登记姓名及科室,家属需要登记患儿的床号、姓名、住院号及是否填写疫情调查表,做到人员可追溯。

3.3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 对离开本市的医务人员进行行踪调查,主要排查有无疫源地接触史,若有则居家隔离14天,无异常方可返岗;每日所有值班人员(包括物业人员)上下班各测量体温一次并登记,休班人员每日在家测量体温一次,通过医院企业微信平台每日进行健康自报;非本科室医务人员及后勤物业人员进入监护室,要求戴口罩、穿鞋套、测体温,如进入监护室病区,应穿隔离衣;外出陪检及会诊医生,均戴口罩、穿隔离衣、穿鞋套。工作人员就餐由餐厅统一配送,分餐制就餐,集中休息时须佩戴口罩。

3.4 加强对家属的管理 家属为患儿办理出入院手续或陪同患儿外出检查时,详细调查流行病学史,同时仅限一名家属进入监护室缓冲区,进入前测体温、戴口罩、穿鞋套,并填写《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调查告知书》。对于患儿家属所在区域隔离或有确诊病例时,延缓患儿出院日期并及时电话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待家属解除隔离后再为患儿办理出院手续。

3.5 设置隔离病区 疑似病例单间隔离,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5],对近14天之内新入住的新生儿、父母及其他主要照顾者如:月嫂、奶奶、姥姥等的流行病史进行电话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在14天内有无疫源地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14天之内有无与NCP感染者有接触史;14天之内有无接触过来自疫源地,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凡是符合上述任一条件者,立即对患儿进行单间隔离,对于确诊及疑似感染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也进行单间隔离。固定N2层级及以上护理人员管理,固定患儿诊疗用品,医务人员接触患儿时按照三级防护着装,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护目镜、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和鞋套[5]。

3.6 重视消毒隔离 预防院内感染对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中对物表等消毒隔离要求[6],由护士长、院感护士及消毒隔离组组长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逐一严格排查,对不符合要求方面进行整改,科室制定了疫情特殊时期消毒隔离规范,具体措施:(1)仪器及暖箱:暖箱终末消毒使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一遍后,使用清水再次擦拭,暖箱储水槽采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浸泡30 min,后使用清水擦拭,使用中暖箱每天两次用消毒湿巾擦拭外表面,清水擦拭内表面;仪器终末消毒使用75%酒精擦拭,使用中的仪器每天两次用消毒湿巾擦拭表面。(2)设备及物表消毒:使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监护室内吊塔等其他表面,后清水擦拭一遍,每天两次,其中地面使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每天4次;接触外来人员较多的物体表面,如外门把手等处使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置,每日2次[7]。(3)空气消毒:监护病房、治疗室、配奶间每日通风2次,每次30 min,每天空气消毒机消毒4次,每次60 min,持续新风系统换气,其余房间如患儿洗澡间、医护休息室、办公室区域等每日紫外线消毒30 min。(4)疑似患儿所用物品处理:使用的诊疗器械、终末处理均采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处理,其中患儿的被服及衣物使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常规送洗。患儿产生的医疗垃圾置双层医疗垃圾袋,分层包扎,在封口处注明,单独交接。(5)出院患儿:当日出院患儿衣服包被提前30 min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处理,接送患儿出入院辐射台使用后酒精擦拭消毒,出入院房间每接送一个患儿紫外线消毒30 min后方可继续使用。

4 全方位培训考核

4.1 全员培训考核 由培训考核组组长专职负责,重点学习医院、护理部下发的诊疗规范及防护指南,收集筛选和孕产妇及新生儿感染防护相关的文献资料及线上直播,通过科室内部微信工作群不定时发送学习资讯,根据在线直播时间及时提醒医务人员参与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利用在线培训系统组建网上COVID-19相关考核题库,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为更直观形象展示正确穿戴防护用品,科室文化建设组拍摄小视频供医务人员学习。通过这些培训考核,使医务人员正确认识COVID-19,能够科学防护,降低恐慌及焦虑情绪。

4.2 心理护理 蒲佳等[8]研究显示,43.2%的临床护士在COVID-19期间自测处于中高度被感染风险,同时临床医务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医院心理护理小组针对此种情况,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服务,服务形式主要以微信团体减压、联络员心理防护知识推送以及心理援助热线服务为主,同时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科室鼓励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团体减压课程,推选出科室内部心理援助联络员,定时将心理防护知识推送到科室工作群,聘请医院心理专职护士为孕妇、哺乳期护士等及有需求护理人员开展网上一对一心理辅导。通过对情绪调节和释放,保证特殊时期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为临床护理工作服务[9]。

5 结语

为探索完善COVID-19下新生儿科的感控流程,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及管理提供指导与参考。我院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省市COVID-19防控指南及专家建议,制定我院新生儿科的COVID-19防控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对于院内感染高发的NICU,在疫情特殊时期,如没有科学合理的疫情防控策略,一旦导致COVID-19的流行传播,将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但是截止到目前,我院新生儿科无一例患儿发生COVID-19感染,疫情期间无患者交叉感染COVID-19,无医护及外勤人员感染COVID-19。证明我院新生儿科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科室从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加强人员管理及培训考核等方面实施了科学详细的护理防控策略并得到了有效实施。

因此,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制度,对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的优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对人员培训,重视医务人员的心理护理,这些措施有利于控制院内感染,杜绝COVID-19在NICU内部的爆发流行。以上是总结的在疫情期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疫情防控策略,自疫情发生以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无一例感染病例发生,因此,疫情期间的的防控策略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监护室医务人员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