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果忍冬苗木培育与经济林营造的探讨

2021-12-07 11:34李莹李景峰
现代园艺 2021年24期
关键词:蓝靛经济林幼苗

李莹,李景峰

(1 汪清县林业局大兴苗圃,吉林汪清 133200;2 汪清县林业局南沟林场,吉林汪清 133200)

对蓝靛果忍冬进行测定后发现,其含有16 种氨基酸,其中,有9 种是人体营养所必须的氨基酸,无论是加工还是生食,都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我国蓝靛果忍冬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长白山一带及内蒙古、青海等西北地区。在蓝靛果忍冬苗木培育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培育工作,从而提高蓝靛果忍冬产量和品质。

1 蓝靛果忍冬营养价值

1.1 营养成分

蓝靛果忍冬含有多元醇、有机酸、氨基酸、微量元素、黄酮类等成分,其中,VB1、VB2、VPP 微量元素含量非常丰富,尤其是VPP 含量是其他水果的近百倍。

1.2 天然色素

蓝靛果忍冬是忍冬果实的一种,拥有蓝黑色的浆果,因此,含有丰富的天然紫红色素,属于黄酮花色甙类化合物,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的良好资源[1]。在蓝靛果忍冬色素测定中发现,红色素主要成分是花青色-3-葡萄糖,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花青定-3-芸香糖、花青定-3-龙胆二糖等成分。这些物质化学性质不稳定,分离提纯难度大,并且容易受到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因而一般优先选用色素提纯法,如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

1.3 药用价值

蓝靛果忍冬果实、花、叶、枝、皮均可作药用,例如,其枝条浸液后可用于制作利尿剂;新鲜的果实、果汁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叶片浸液后,可用于治疗咽喉痛。蓝靛果忍冬药用价值主要源于其总多酚含量和总抗氧化活性高,研究发现,蓝靛果忍冬中的花青素含量高达1.4mg/100g、酚酸含量为160mg/100g、黄酮类含量为140mg/100g。与此同时,主要化合物有原花青素含量为700 mg/100g、儿茶素含量为650mg/100g、芦丁含量为100mg/100g、槲皮素及异槲皮素含量为300mg/100g,这些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具有抗菌、抗癌、抗炎的功效。

2 蓝靛果忍冬苗木培育技术

2.1 选地

种植蓝靛果忍冬选地时,选择地的坡度要低于15°,以沟塘、溪流边的土地为宜[2],郁闭度在0.6 的林下土壤且潮湿、平坦地也可,确保腐殖土层大于25cm,以小气候湿冷、土壤水分多且温度较低的草甸泥块为最佳种植地。选好栽植地后需整理地面,秋季深耕土层25~30cm,翌年春季旋耕碎土时做好施肥、杀虫工作。

2.2 采种

在果实颗粒大、口感好的健壮母树上采种,有利于保障蓝靛果忍冬品质和产量。将选取好的浆果揉碎后,使用清水反复清洗浆果,有效分离种子和果肉。当果种分离后,淘洗并祛除果肉,然后得到蓝靛果忍冬的种子,并将种子置放于阴凉干燥的位置储藏,等到种植时取出即可。

2.3 催芽

为了确保蓝靛果忍冬种植后能快速良好地生长,必须对种子进行催芽[3]。通常情况下,提前半个月取出蓝靛果忍冬种子,放于布袋中用冷水浸泡2d,随后取出并装入河沙,种子、河沙比例为1∶2。种沙湿度保持在60%,温度保持在15~20℃,当蓝靛果忍冬种子裂口达到1/3后,即可播种。

2.4 定植

在春季或秋季定植蓝靛果忍冬为宜,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选择在早春季节,采用泥浆定植的方式。由于每个地区气候、温湿度均不同,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进行定植。通常情况下,当土壤化冻15cm 以上时就可定植,我国东北、西北地区气温相比于南方地区低,因而在每年的4 月中旬-5 月上旬定植为宜,初植密度控制在1m×1.5m,种植数量控制在400~500 株/667m2。对定植地域尽量选择杂草少、土壤深厚、疏松的地块[4],土壤较为黏重或苗木根系发达的情况下,可采用穴植法。造林最好做到随苗随栽,保持苗根湿润,避免受到风吹日晒,以促进蓝靛果忍冬健康生长。

2.5 采收、加工

蓝靛果忍冬果实成熟后容易脱落,所以,一定要注意采收时间,通常采收期可延迟1 个月,采用分期采收的方式。采收后的蓝靛果忍冬需要保持足够的新鲜和完整度,使蓝靛果忍冬具有较高的出汁率。最好在采收过程中直接加工,做到“随时采收、随时加工、随时运送”,运送时注意避免机械对蓝靛果忍冬果实造成损伤。

3 蓝靛果忍冬田间管理技术

3.1 整形修剪

在蓝靛果忍冬生长阶段,为了确保蓝靛果忍冬生长拥有足够的空间,应及时修剪多余的萌条、重叠枝、过密枝,使蓝靛果忍冬能充分接受光照和养分供应[5]。对新定植的苗木,距地面10cm 的位置进行修剪,促使幼苗基部萌发新枝,提高幼苗成活率。通常选择在秋季落叶后或第2 年萌芽前1 个月修剪,留有5~7 条生长健壮的枝条即可。如出现病枝或弱枝,需及时梳理,保留生长健壮的萌枝,提高其更新结果能力。

3.2 病害防治

蓝靛果忍冬常见的病害有:幼苗立枯病、叶枯病、白粉病等,针对这些病害,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3.2.1 幼苗立枯病。导致幼苗大面积倒伏或枯死,会严重影响蓝靛果忍冬幼苗成活率,可使用液代森铵水溶液800~1000 倍液进行防治[6]。

3.2.2 叶枯病。病斑由小到大呈不规则的红褐色,每年的7-10 月均可发生,尤其是在高温多湿且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感染叶枯病几率高。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进行防治,每隔10d 喷洒1 次,连续喷洒3~4 次。

3.2.3 白粉病。早期症状为叶片上形成一层白色粉末质霉层,后期叶片出现黑色小颗粒。白粉病会和寄主争夺水分、养分,从而影响蓝靛果忍冬的光合作用,使蓝靛果忍冬产量大幅度下降。可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连续喷洒2 次,每次间隔10~15d。

3.3 虫害防治

蓝靛果忍冬常见的虫害有:蚜虫、黑刺粉虱、毛虫等,不同的虫害采取的防治方法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应的防治措施。

3.3.1 蚜虫。其会严重吸食蓝靛果忍冬的叶片、茎秆等部位,使植株逐渐死亡。可选用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 倍液,每隔1 周喷洒1次,连续喷洒2~3 次。

3.3.2 黑刺粉虱。其会吸食蓝靛果忍冬叶片背面汁液,致使果树营养不良,出现果实发黄、提前脱落的情况。更严重的是,黑刺粉虱的排泄物会污染枝、叶、果实,从而影响蓝靛果忍冬产量和品质。可选用40%乐果或50%马拉硫磷,每隔10d 喷洒1 次,连续喷洒2~3 次。

3.3.3 毛虫。其会啃食蓝靛果忍冬的叶子和嫩茎,可喷洒10%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 倍液或BT 乳剂1000倍液,每隔1 周喷洒1~2 次。

4 蓝靛果忍冬经济林营造

4.1 整地

营造蓝靛果忍冬经济林时,通常选择湿润、肥沃、不积水的地段,良好的排水系统,既可以保证蓝靛果忍冬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能避免水分过多而影响蓝靛果忍冬生长。经济林的营造对蓝靛果忍冬密度有一定要求,如果是农户种植,初始种植密度保持在1m×1.5m;如果是经济林种植,初始种植密度保持在1m×2m。秋季挖穴整地,树穴直径50cm、深40cm 为宜,挖穴时,必须将熟土层和底部生土层分开放置,回填土时须在穴底部施加一层厚10cm 的粪土混合物,将人畜粪与土按照2∶1比例拌匀后填入树穴上部[7]。树穴上部表土层一般不需要施加任何肥料,保持树穴土面和地面齐平。

4.2 栽植方法

栽植蓝靛果忍冬时,开挖的树穴、深度、直径视苗木需要而定,将幼苗直立放入树穴正中央位置,保证幼苗须根充分伸展,覆土一半后将幼苗稍微上提,保证幼苗根部留有足够的间隙舒展,随后覆盖另一半土层。踩实土壤后,覆盖一层细碎的表土,防止穴内水分蒸发,埋土深度超过苗木原有土痕2~3cm 即可。

4.3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需要对蓝靛果忍冬田间进行养护管理,包括除杂草、施肥、整形修剪、防冻等,有利于提高蓝靛果忍冬产量和质量。

4.3.1 除草。及时疏松土壤,清除杂草,防止其争夺吸收土壤养分,使蓝靛果忍冬可以获得更多营养物质,还能改善土壤通透性[8]。

4.3.2 施肥。调查种植区域土壤肥力情况,从而决定施肥量、追肥量,既不能使土壤肥力过量,又不能使土壤肥力不足。施肥时通常是在树枝外缘垂直的地面挖坑施肥,如果施用农家肥,可在秋季结合土壤深翻进行,如果是速效肥,应在每年7 月底前施入。

4.3.3 整形修剪。及时剪除徒长枝、枯死枝,使植株结构更加合理,调整不同年龄结果枝比例,改善株丛光照条件和通风条件,以实现经济林营造效益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在蓝靛果忍冬结果前,树冠整形修剪尤为重要。

4.4.4 防冻。蓝靛果忍冬抗寒性强,休眠状态下树体能耐受极低气温,因此,0℃以上的温度都能满足蓝靛果忍冬的生长需求。但在经济林营造中,为了更好地提高蓝靛果忍冬产量和品质,做好防冻措施非常有必要。(1)翻耕土壤,防止土壤在寒冷季节出现冻土情况,从而影响到蓝靛果忍冬生长。(2)涂抹防冻液,显著提高蓝靛果忍冬抗低温、抗冻能力的同时,还能预防早晚霜的袭击,更好地避免蓝靛果忍冬遭受冻害。

5 结语

蓝靛果忍冬因为具有其独特的风味和极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积极开展蓝靛果忍冬种植和培育工作,既能提高广大果农收入,又能营造经济林,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蓝靛经济林幼苗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蓝靛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希望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山菊花
蓝靛金箔,历久弥珍(中国画)
蓝靛种植增收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