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石楠害虫桑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2021-12-07 11:34李新招
现代园艺 2021年24期
关键词:排粪石楠羽化

李新招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林业局,福建龙岩 427000)

随着红叶石楠的逐步推广,该树种的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陈林、付冬根等[3-4]报道江苏、江西等地红叶石楠主要病害包括叶斑病、灰霉病、炭疽病,主要虫害包括蚜虫、红蜘蛛、刺蛾、介壳虫、天牛、吉丁虫。福建省红叶石楠害虫发生也越来越普遍,蛀干害虫造成了红叶石楠大量死亡,是红叶石楠的主要害虫。林曦碧[5]调查并报道了福建省红叶石楠害虫6 目20 科36 种,其中蛀干害虫有桑天牛星天牛及3 种白蚁。

自2016 年起,连续5 年观察该虫的为害,初步明确了该虫为害红叶石楠的生物学特性,并据此提出防治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野外观察方法

外业观察基地设在永定区合溪乡绿为绿化苗木基地、大溪乡绿化苗圃。根据苗圃地形土壤等状况,设置有代表性的样地。每周观察1~2 次,详细观察样地中红叶石楠枝干的受害情况,观察记录并统计成虫取食、产卵、刻槽、排泄孔的位置与数量,以及羽化孔的位置。

1.2 室内饲养

从苗圃中截取出现羽化孔雏形的茎干,两端用湿棉花保湿,观察成虫羽化出孔习性。成虫羽化后进行雌雄配对,置于养虫笼中,分别以带叶的构树枝条和红叶石楠枝条进行对照喂养,并在笼中放置已做保湿处理的粗径5~45 mm、长40cm 的红叶石楠枝条数根,供天牛成虫栖息、产卵。记录成虫出孔时间,取食植物种类和数量,交配时间,刻槽产卵的时间、部位、数量等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活史

该虫2 年1 代,以幼虫在蛀道中越冬。越冬幼虫于3 月初开始取食并排出粪屑,4 月上旬化蛹(出现羽化孔雏形)。5 月中旬成虫出孔,6 月初-7 月初成虫盛发。5月底-6 月初开始产卵,产卵期延续至7 月下旬。6 月上中旬始见幼虫为害,至10 月初即越冬,翌年3 月上旬开始活动、为害,至10 月初再次越冬,幼虫历期22~23 个月。详细生活史(见表1)。

表1 桑天牛生活史表(福建龙岩)

注:越冬幼虫(-);幼虫-;蛹△;成虫+;卵●

2.2 生活习性

2.2.1 成虫。桑天牛多夜间咬穿树皮,爬出羽化孔。林间成虫大约在5 月中旬出现,雄虫出现时间比雌虫早约21d。成虫白天在构树枝上取食或静伏。也有少量成虫取食红叶石楠枝条,但取食量很少,基本不造成为害。成虫具有假死性,稍微触碰栖息枝条即假死坠地。雌虫出孔5~7 d 后开始交配,交配多发生于夜间,每雌交配次数1~8 次,平均4.25 次。雌虫于交配翌日夜间20:00 以后开始在红叶石楠枝条上刻槽产卵。林间观察该虫喜在阳光充足、地势较低且土壤湿润的稀疏幼林中刻槽产卵。雌虫产卵时对枝条的粗细要求较一致,林间统计结果显示,10~15mm 粗枝条占76.59%,5~10mm 枝条占6.38%,15mm 以上枝条占17.02%。产卵前先于枝条上刻槽,深至木质部,然后在槽底产1 粒卵。刻槽、产卵一般在1h 内完成。有的产完1~2 粒卵后,常在产卵处休息,而后再飞向其他枝条继续产卵。每头雌成虫每晚产卵3~4 粒。据室内饲养观察统计,每雌虫产卵量18~172 粒,平均88.4 粒。

2.2.2 卵。室内饲养的卵孵化率较低,仅32.35%。孵化的卵历期为6~12d,平均10.3d。

2.2.3 幼虫。桑天牛幼虫孵化后开始取食枝条木质部,沿着枝干向下蛀食,从侧枝蛀入的幼虫,则先向主干钻蛀,然后向树干基部钻蛀取食为害。幼虫每取食一段即咬出一个排粪孔,排出混杂木屑的粪便。桑天牛幼虫排粪孔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孔与孔之间距离逐渐增加。幼虫多于夜间取食排粪,夜间排粪量约占全天排粪量的75%,推测幼虫主要于夜间取食。老熟幼虫化蛹前沿蛀道向上爬行,爬过1~3 个排泄孔(从下往上数)后,在蛀道中咬出一个蛹室,并在蛹室上方约10cm 的蛀道向外咬出羽化孔雏形(不咬破树皮)。羽化孔雏形外观易辨认,特征为树皮向外稍凸起,常有断裂,有树汁液流出,雨后该处颜色变深,尤为明显。林间可以将羽化孔雏形出现时间,作为判断老熟幼虫化蛹时间的依据。

LE Bao-thanh等[8]以虫粪粪粒宽度区分桑天牛幼虫虫龄,测得1 龄幼虫粪粒宽度为0.3461mm,2 龄0.5387mm,3 龄1.2543mm,4 龄1.4141mm,5 龄1.7012mm,6龄2.0147mm。据林间观察测定,此法可应用于判断为害红叶石楠的桑天牛幼虫的虫龄。

2.2.4 蛹。据林间观察统计,从出现羽化孔雏形到成虫羽化飞出,雏形出现到变成羽化孔的时间间隔为33.6 d。羽化孔圆形,直径约1cm。

3 防治方法

3.1 林业技术措施

3.2 物理机械防治

以60Co-γ 射线40Gy 辐照处理出圃苗木,可有效降低桑天牛卵的孵化率[11]。以铁丝刺杀幼虫。桑天牛幼虫活动期较长,一般6-10 月沿主干向下钻蛀。在此期间,林木主干有若干个排泄孔口,并且这些排泄孔口外有新排出的木屑与幼虫粪便混合物,据此容易识别受害林木和受害部位。可用细铁丝插入最下方的排泄孔口,反复捅刺,击杀幼虫,也可利用天牛钩杀器插入蛀道内钩杀幼虫[12]。越冬幼虫在3 月之后还会钻蛀取食1 个月,但此时幼虫并不在蛀道下方,在最下方的排泄孔捅刺,无法击杀幼虫。

以铁丝刺杀蛹或未出孔成虫。4-6 月,苗木主干上出现羽化孔雏形时,可将铁丝向下捅入,刺杀羽化孔雏形下方约10cm 处的蛹或已羽化但未出羽化孔的成虫。

3.3 化学防治

喷施噻虫胺可降低桑天牛卵的孵化率[13]。受桑天牛为害较重的苗圃,可于6 月下旬喷施噻虫胺,也可分别于6 月中旬和7 月上旬各喷施1 次,杀卵效果更好。

防治桑天牛幼虫,可选氯胺磷、磷化铝和氰戊菊酯等化学药剂[6-7,14-15]。30%氯胺磷5 倍液注干,磷化铝杀虫毒签插入虫孔,20%氰戊菊酯500 倍液药膏1mL 塞入虫孔(蛀孔或排泄孔均可),均可有效击杀幼虫。为保证防治效果,施药后应以泥团封住所有虫孔。幼虫为害期较长,防治幼虫的施药时间可选在6 月下旬-9 月下旬。

许平等[16]通过喷施20%灭幼脲Ⅰ号悬浮剂配制成500 mg/kg 的水悬液,有效降低桑天牛下一代的发生率。唐进根等[17]喷施25 mg/L 噻虫啉较好地防治了桑天牛的成虫和幼虫。6 月初-7 月初是桑天牛成虫的盛发期,可于此期间施药防治成虫。

3.4 生物防治

陈德兰[18]应用绿僵菌Ma1291-2、Ma1775 菌株有效控制桑天牛幼虫,防治效果达80%以上。6-9 月均可施用绿僵菌防治天牛幼虫,具体用法是以1.5×107孢子/mL 孢悬液注射进虫孔内。

3.5 植物检疫

未发生桑天牛为害的地区,在调运苗木进行城市绿化时,应严格检疫可能携带桑天牛幼虫的苗木。对可能携带有天牛幼虫的木材需进行封闭式磷化铝熏蒸,处理合格后,方可调运[12]。对可能被桑天牛成虫产卵的苗木,可用60Co-γ 射线40 Gy 辐照处理[11]。

猜你喜欢
排粪石楠羽化
悼留民兄
琵琶扣
石楠国画作品选登
不同海拔高度松褐天牛羽化规律观察初报
使用EN控制排粪在肛周脓肿术后负压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美好时光里,石楠犹自开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石楠:用苦难诠释苦难
苹果树天牛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