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办学治校理念

2021-12-07 14:59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闽江治校福州

陈 冬

(闽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121)

从1990年6月到1996年4月,习近平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对教育工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他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勇探改革路子,对闽江职业大学的发展方向、根本任务、发展目标、办学定位等方面给予了重要指导,办出了极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办学治校理念,思想内容深刻,教育观点鲜明,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办学治校理念

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很关心教育事业[1]。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亲自谋划学校发展,带领闽江职业大学师生勇探改革路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新路子[2]。他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重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1990年9月22日,他在闽江职业大学迎新暨军民共建大会上就办学方向提出了要求,“教书育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紧紧把握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主导思想,多形式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活跃学生的课外活动,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3]。 1993年10月5日,习近平在与闽江职业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4]。 可见,习近平尤其重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调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把闽江职业大学成功办好,并取得长远发展。从习近平的讲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保证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局势面前,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效防范各种错误思潮在校园中传播开来,确保高校和谐稳定。

(二)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991年10月28日,在闽江职业大学毓英楼落成庆典上,习近平指出,“要从反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和福州经济建设的需要,继续秉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5]。 1993年10月5日,习近平与闽江职业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4]。1996年4月3日,习近平与师生座谈时再次指出,“培养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的人格、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能为社会有所贡献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6]。习近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肯定了教育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所在。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形势以及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三)改进德育工作,强化学校内部管理

1994年10月28日,在闽江职业大学建校十周年庆典上,习近平在讲话中总结了闽江职业大学十年办学的成功经验[7]。一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二要不断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网络,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优化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三要努力铸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四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疏导落实工作。习近平总结了闽江职业大学成功办学的经验,强调应做到“重在建章立制,贵在疏导落实”。建章立制是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的首要前提,疏导落实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环节。在建章立制方面,习近平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实施国家工资和校内津贴双轨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疏导落实方面,习近平强调疏导落实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法,只有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才能不断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只有强化落实责任,才能保证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993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与闽江职业大学广大师生座谈时强调,“教育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和综合改革相结合”[8]。 1993年10月5日,习近平与闽江职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在谈到闽江职业大学今后的改革发展方向时,他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应把闽大办成一个社会效益好,‘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大学”[4]。在习近平的带领下,闽江职业大学从抓内涵建设着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他强调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1996年4月3日,习近平与闽江职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关键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符不符合社会的需要”;“职业大学要走的路子就是要办成适应市场的需要、人才的需要和福州经济建设需要的学校”;“课程设置要考虑好,社会需求缺什么,就补什么”[6]。在闽江职业大学建校十周年庆典上,习近平谈到了闽江职业大学成功办学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立足福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对市场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学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均为社会所急需,能普遍受到社会各行业的欢迎[7]。可见,一直以来,习近平重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围绕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学科专业,专业设置关系到闽江职业大学的办学理念、特色以及资源效益,更关系到闽江职业大学今后发展的需要。

(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199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闽江职业大学迎新暨军民共建大会上强调,“要注重强化技能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把每位学生造就成为多功能应用型人才”[2]。在习近平看来,闽江职业大学的办学要取得突出的成就,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必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切实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自身所学与服务民众相结合,不断施展才干、实现抱负。1993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与闽江职业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要讲求实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有实践的能力和勇气,在实践中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可见,习近平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强调要深入社会,在社会中不断学习锻炼;注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强调要不断完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提升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在他的带领下,闽江职业大学建立了多个社会实践基地,不定期选送学生去实践基地锻炼培养,长期以来形成了“多次实习重点实践”的好学风。

(六)关爱教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习近平关爱教师,对教师寄予了厚望,每年带头看望慰问教师,及时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困难。1991年2月13日,他来到河南新村18座教工宿舍楼与20多位教师一起度过了一个温馨、难忘的除夕夜,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尊师重教的形象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1年9月9日下午,在看望、慰问教师代表的过程中,习近平指出,“人民教师很辛苦,教师的住房要按照房改的精神与要求,给予一定的倾斜、统筹,逐步加以改善”[9]。在闽江职业大学建校十周年庆典上,他总结了成功办学的经验包括“建立了一支专职教师为主,兼职和聘用为辅的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7]。1996年4月3日,习近平在与闽江职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再次强调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师资队伍稳定与建设也很重要。读什么书,这是教改;什么人来教,这是师资修养与素质。”[6]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评估考核管理,不仅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量化考核,而且应从德、能、绩、责等方面全方位加强教师考核工作。

二、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办学治校理念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办学治校理念,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明确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改革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关键。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对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实践探索的成果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传承弘扬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办学治校理念,有助于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提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办学”的教育发展方向,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他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做了理论铺垫;他不失时机深入开展高等教育改革,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实践探索,为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对教育的实践探索,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教育要在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习近平带领闽江职业大学师生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勇探改革路子,办出特色办出水平。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江学院考察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10]。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循习近平提出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的办学定位,继续深入推进“按发展需要培养人”的战略。同时,应敏锐地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勇气,主动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凝炼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在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展现更大作为。

(三)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始终注重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996年4月3日,习近平在与闽江职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对闽江职业大学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从实际出发,讲求办学质量和效益,办出地方职业大学特色,培养更多更好的适用人才”[6]。传承弘扬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办学治校理念,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激励的竞争中谋求学校的长足发展;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凝聚学校发展能量,凝炼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自觉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意识,把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既教书又育人,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纪律严明、有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且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办学治校理念

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办学治校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当前,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应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办学治校理念,努力实现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内涵建设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办学定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是办学的最基本要求。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遵循习近平提出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强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二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建设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应用型理念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三要坚持育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办学原则,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通过提高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四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更加注重教师的道德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11]。

(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突出办学特色

如何挖掘提炼并总结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学校领导层的科学决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凸显其办学特色。一要积极稳步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深化教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和实行国家工资和校内津贴双轨制;二要积极跟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洪流,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把深化创新创业改革作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三要按照“一手抓规范和质量、一手抓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按发展需要培养人”的战略,走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之路;四要突出优势学科,重视特色强校。学科设置无需求全,要紧密联系实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安排学科设置,突出特色优势,培养社会紧缺的不同种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不断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五要扎实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

(三)汇聚发展力量,服务地方建设

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要切切实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服务生产。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竞争优势。”[2]要始终牢记习近平在福州办学治校的成功经验,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教学相长,不断增强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努力、更高的标准,以更醇正的教风、更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凝聚学校和谐发展的正能量,努力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同时,要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努力打造服务地方发展的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的制定出谋划策,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的职能,努力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地方本科院校只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市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才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才能在汹涌澎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内涵建设。

四、结语

实践是理论之源。福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探索地、实践地和孕育地。1990年至1996年,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对教育工作进行了艰辛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回答了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成果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也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他在福州工作期间提出的办学治校理念。

猜你喜欢
闽江治校福州
闽江雨情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未来学校的管理理念
寻味福州
对中小学依法治校的再思考
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失控船舶重载拖带进港探讨
以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