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分析

2021-12-07 12:52王翰林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交通系统

王翰林

(山东省菏泽市交通运输局,山东 菏泽 274000)

0 引言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我国交通行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通过对信息系统的特征以及各类技术进行相应分析,按照当前交通行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应用效果,不断结合不同的系统建设工作经验,加强实施路线的有效规划,更好地满足我国交通行业的实际需求。所以,当前在信息系统建设时,必须要应用更加合理、全面、科学的交通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在应用过程中,避免存在单位协同性不高、功能重复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的问题,实现我国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信息系统概述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我国交通行业信息系统的更新,目前信息系统的特征如下几点。

1.1 稳定性

首先,信息系统与传统的交通行业管理模式相比更加稳定,对于相关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处理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很多交通工具,如果在长时间的运营下,会出现系统不稳定的情况,为了减小故障发生的时间和频率,必须通过系统的评定故障以保证其稳定性。在实际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将系统投入综合应用,更好地将系统建设的各个过程加强管理,通过验证每个子系统是否稳定来核定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充分验证,加强不同环节的管控才能提升全系统的稳定,而信息系统能够增强整个系统的稳定效果[1]。

1.2 扩容性

在信息系统建成后,交通运输工具不断投入使用,而随着当前人们对交通行业的要求不断提升,需要进一步满足不断增加的客流量,所以也要按照企业发展形势与技术要求进行系统功能的调整。而信息系统的扩容性较好,即使发生变化,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数据更改来达到系统的扩容,避免二次开发造成经济成本的增加及给工作人员带来工作压力,能够节约时间,更好地满足新功能的上线,从而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降低扩容成本,达到当前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

1.3 安全性

近年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使我国交通行业也发生了一定的革新,能够将原本各自独立的系统打通,更好地按照当前大数据的实际要求,提供全新的数据传输平台。所以,这对网络信息的安全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系统需要更加完善、系统的防火墙能够抵御不同的外来侵袭,从而降低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好地将信息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系统运行周期[2]。

1.4 易维护性

与其他系统相比,信息系统出现问题使维护的成本和人力需求增加。系统维护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多重支持,对于一些系统在找到问题环节就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信息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预警,并且对整个系统的流程变动和内容变更更加简易方便,无须进行大量的代码开发,只依照系统平台中所提示的问题进行相应处理,就能够保证特定软件和硬件的正常运行,是保护系统稳定的重要手段。

1.5 易操作性

很多人认为信息系统难度较大,不易操作,所以很多企业在引进时都会有较多顾虑,但是与其他系统相比,信息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也更加容易操作。通过系统平台就能有效地鉴定当前系统是否建设成功,同时也能提高其可信度,不断把握其当前的生命周期运行情况,通过良好的人机交互手段来达到不同特性之间的相互融合,提高运行效果[3]。

2 我国当前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单位协同性不高

在当前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系统的广泛应用。首先,很多交通行业系统工程在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之间并没有加强协同,很多信息和沟通不到位,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系统不稳定情况。所以,只有有效地加强单位之间的沟通,才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当前很多新建项目,缺乏不同开发商之间的沟通,专业和经验的差异容易出现建设偏差,这样在后续进行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会使系统效果降低。

2.2 功能重复性高

由于信息系统建设要结合交通行业的整体情况,从上游到下游各个建设链都需要完整的把控,才能保障系统的畅通,然而当前由于缺乏基本的联系和沟通,就会出现系统功能重复建设,很难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一旦出现重复建设,相关数据就会有偏差,并且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整个信息系统的稳定。同时,在系统建设中,如果存在信息掌握不全,就容易出现信息孤岛和数据不同源的情况,这样无法得到可用的信息,也无法真正地对相关数据全面把控,一旦出现差异,就会影响后续的数据处理,也会给决策层的相关管理数据造成一定混乱影响[4]。

2.3 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

在信息系统建设时,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超前意识才能更好地营造运行的技术环境,所以在系统建设时需要完善的机房建设、配电以及网络,但是很多交通行业不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前期建设时也没有足够的超前意识,并没有预留相关充足的资金和地点以及相关设备的引进,这样都会给后续的扩容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缺乏系统规划是当前我国交通行业发展的最大阻碍,系统建设需要长远规划,对当前以及10~15年之间进行总体把控,只有先加强规划框架的设定才能在系统投入运营后进行综合使用,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系统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难以达到有效的应用效果。

3 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与技术应用

3.1 管理系统

想要将信息化应用起来,离不开基础数据资源的建设工作,这是将信息化支撑起来的必要条件。在信息系统建设时,需要加强管理系统的优化,将不同的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广义的信息技术包含内容较多,而当前交通行业信息系统规范需要加强通信技术、软件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融合,在应用过程中,也要将狭义的信息技术和广义的信息系统有效连接,通过对不同的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融入交通行业信息系统中,才能更好地促进行业的发展。想要将管理业务的有效协同工作做到位,需要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基础进行,但是在现实中,想要做好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物理和技术方面的整合是必须的,但是更应该做好对信息资源整体架构体系的整合工作,同样在管理内容以及方式上也要进行整合工作,在整合过程中采取统筹规划的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很大的范围内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及有效的利用[5]。

3.2 实时系统

实时系统是掌握当前交通运行情况的重要系统,能够将实际经验和有效的工业知识结合。通过计算机软件信息加强不同状态的感知和控制,有效地对生产状态进行把控,通过操作技术加强实时系统的运营。实时系统能够实现传感技术的信息采集,有效地进行计算处理,通过加强现场机电设备的控制运转来提高效率,而当前在交通行业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技术和控制理论对系统稳定性进行掌握。同时,通过嵌入式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传感检测技术等将一些复合大的内容进行分散,有效地加强管理系统和流程管理之间的数据稳定连接,更好地对不同系统之间的系统检测和执行加强管理。

3.3 信息技术与交通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新技术融入交通信息系统中,目前大数据技术提高了交通信息系统建设的速率,能够提供更加可信全面的决策数据,给当前我国交通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5G 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通过有效地将实时系统和管理系统结合,加强交通信息技术的交叉,更好地对网络安全进行设计和部署。交通系统以及其应用技术层次之间具有较强的关系,在应用时可以应用实时系统中的互联网、工业数据以及各种软件等,实现人机接口的连接,同时在管理系统中可以应用办公平台,大数据以及办公录入来达到相应的效果[6]。

4 交通信息系统的规划模型

不同单位之间对信息系统要求不同,所需要的软件和硬件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删减。此外,在模型系统构建时,一般都将互联网络和管理网络放在最顶层,通过监控网络加强深层次的管理,对一些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在有效的框架结构下才能够实施。同时,系统中要有足够的扩容性,避免系统功能之间存在重复和信息之间联系不畅,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每个网络建设时,要根据各层的数据特征设立独立的网络,这样才能避免不同系统之间存在交叉影响系统的稳定,同时也可以对一些不必要的层次或网络进行删减,提高整个运行效率[7]。

5 交通信息系统的规划技术实施路线

5.1 系统分类

在交通信息系统规划技术实施时,首先就要进行系统分类,加强系统分类能够更好地对不同系统的功能和效果进行了解,并且根据系统的实际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加强建设,这样也能够便于后期的扩容和维护工作。在分类过程中,要按照系统规划的模型作为基础,不断加强信息系统的综合特性把控,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在交通信息系统的特性下进行系统的更改,并且在系统指定时也要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数据应用特点以及构架等确定相关的系统地位。在系统分类时要加强管理系统的制定,在管理系统中容易出现数据大、实时性弱的特点,这时候需要加强数据的精准性,以便于管理层进行决策。同时,实时系统能够达到实时监控,第一时间了解各个问题,所以在现场要对各个传感器和执行设备进行现场调度,工作人员也要按照数据进行相关决策的确认[8]。

5.2 系统数据分类

在系统数据分类时,要对各个层级建设过程中确定分类的要求,不同系统的处理数据能力不同,对数据的接收能力和对问题的应对能力都有差别,所以需要通过全面的系统数据分类,加强系统扩建能力,保证数据分类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对于同一数据能够更好地掌握系统类型,在相同的数据下,可以通过系统合并来采取相关措施,通过相同软件厂家的建设来提高数据的集成度,这样在得到数据后能够更好地为后续工作提供借鉴,也能够加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果和质量。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要结合交通行业的特点,加强数字数据、文字图形数据、视频以及音频数据的分类处理。

5.3 网络安全规划

交通行业涉及数据保密性较高,不仅涉及人员的个人信息,也涉及我国当前交通行业的发展情况,所以一定要加强网络安全,按照指南进行安全工作。在当前信息系统中一定要配备足够的网络安全人员,既要了解当前信息技术知识,也要对交通行业的发展形式以及当前行业的情况进行了解,所以网络安全要贯穿在整个系统的全周期内。当确定交通系统保护级别时,应该根据相关系统和文件指南结合系统应用情况加强管理,在公安局备案时,也要通过有效的运营确定等级,通过公安局备案来开展等级测评,在运营使用单位和主管部门选择下通过全面的等级测评,对各个安全需求进行确定。同时,也要出具测评结果通知书,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在系统安全建设时,需要全面的信息安全产品,通过不同等级的安全设施加强鉴定和组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监督和检查的全面性。

5.4 技术判定与规划

多元化的技术开展建设交通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也要加强经济维度的分析,让专业的经济分析师进行相关系统建设的资金分析,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影响整个系统建设的完善性。同时,实施单位也要加强技术能力维度的管理,通过管理系统的稳定对一些开发软件以及系统运维和美工工作进行全面管理,通过较强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进行综合管理。在网络安全方面,要通过对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议管理,加强计算机数据传输的效果,对一些病毒黑客要及时进行漏洞的填补,保证系统的优化和稳定。

6 结语

在交通信息系统规划模型构建时,需要根据信息系统的特征以及交通行业的发展规划,按照一定的趋势进行设计。近年来,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次数不断增多,交通行业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按照当前的形势能够系统地进行信息规划模型的建设,在模型建设时,可以作为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按照各个单位建设的情况,加强模型的构建。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交通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2022年信息系统与运营管理专栏征稿
WJ-700无人机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基于并行构件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小小交通劝导员
蓝羽石:沉浸在军事指挥信息系统里的创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