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童谣 打造高效课堂

2021-12-07 04:13梁仙冰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实践小学生

梁仙冰

摘要: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而童谣十分有趣,符合小学生自由活泼的天性,能吸引小学生专注于数学课堂的学习。本文主要对数学童谣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知识;小学生;数学童谣;教学实践

引言

小学生天性活泼,渴望自由。若能在数学课堂上融入他们感兴趣的趣味教学模式,譬如数学童谣,学生才会有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整个班级才能焕发生机。在数学教学中,难于理解和不容易记忆的数学知识往往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害怕学习数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采用童谣的方法来融入数学教学,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数学童谣是教育的新途径

数学童谣是一种儿童喜欢的文学表达方式。其语言生动、节奏和谐、形式活泼、韵律有趣悦耳、清晰易记。孩子們喜欢童谣的趣味性。童谣可以作为一种教育工具来组织孩子进行数学教育。它以新颖、有趣和有效的形式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在童谣融入数学教学中,去不断创造美,发出美好的声音,并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数学童谣是一种有效传授知识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容易接受。数学童谣可以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童年,营造孩子的数学学习乐园。数学中的童谣教学也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听,喜欢唱,可以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更容易记忆,力求通过童谣的形式让数学语言更通俗易懂。

教授数学童谣可以提高学生逻辑思考的能力,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他们的记忆力,改变传统数学课堂的机械性和疲倦感,创设一个舒适、活泼、清晰、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

二、利用童谣,创设学习情境

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基本上所有的数学概念都可以相互兼容。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幼儿园时喜欢儿歌。这样,进入小学后,我们的数学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将童谣引入数学课堂,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让小学生乐于学习,使他们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技能,并能将这些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这样巧妙借助数学童谣的形式也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而且还可以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譬如,一些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对数学知识的概括总结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利用流行、简单、趣味性强的童谣来实现辅助教学。譬如,在学习了“1到10”十个数字书写方法后,可以用这样的数学童谣来教学:“1像小棒2像鸭,3像耳朵不太差;4像三角小红旗,插在地上随风刮;5像秤钩6像哨,7像镰刀墙上挂;8像葫芦9像勺,10像小球挨棒打。”这样,儿歌似的形象化教学,则会让小学生容易记忆。

譬如:“开口朝前大于号,尖嘴朝前小于号,又平又直是等号,谁大谁小我知道”,通过这样的童谣教学来引导学生去学习大于、等汙及小于号的涵义及应用。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这些有趣的数学童谣,这样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再辅以有趣的形体动作,可以让学生迅速记住,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这样,将抽象的数学课堂变得活泼起来,大大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童谣,给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学习数学的快乐之窗。学生们需要这样丰富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数学课堂更需要这样有趣的教学尝试。

三、探索童谣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中,诸多教育者多年来积极探索童谣教学模式,将教师从消极接受者和教科书实施者转变为校本教学开发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整合数学知识并组织有趣的数学童谣教学方案,以此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确定在具体的童谣创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策略。教师要深于研读数学教材,并掌握其教学规律和框架结构,编写出可用于学习的数学童谣,以此促进学生去认真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应该创设出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

基于童谣的数学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预测、验证、讨论、交流等,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学习经验,以此为基础,数学教育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亲自参与利用学生童谣来学习和强化数学知识的过程,与学生一起共同感受课堂学习的乐趣,教学两方加强互动,真正建立起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并创建一个高效效的数学课堂。

四、利用童谣,提升练习效率

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不能缺少数学练习环节,有效的数学练习可以减少课后重复做题的时间。如果在数学练习过程中融入童谣,则可以提升作业效率,在当前双减政策下,大大提升了作业质量,减少了数学作业的题海现象。

例如,四则运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重难点,尤其是正确理解运算顺序,如两级运算的算法:“25+75×38”。学生往往第一眼看到的是“25+75”。面对这样的教学困境,作者引入童谣帮助学生观察计算顺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竹板响,声震天,今天大家来听我说。不为吃来不为喝,专把四则运算来说说,混合算式是关键,咱们要把顺序建。同级运算最简单,从左到右依次算。两级运算怎么算。先乘除,再加减。有了括号咋个办?依据顺序算括号,从小到大来算算。算完一步去检验,这样计算不会乱。”

这首童谣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活泼性和新颖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训练一边练竹板一边唱这首童谣。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很感兴趣,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利用童谣,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将四则运算这种复杂的计算方式快速融入了学生的脑中,下次不会再出错。

五、数学童谣教学注意点

在组织童谣融入数学课之前,教师应该要注意:课堂中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实现什么教学目标?在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学生的未来成长,尤其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师不能将童谣当成数学课堂的点缀或者形式主义,而是要利用童谣这种丰富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结语

总之,将童谣和小学数学教学做出一定程度的有机结合,必然可以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极为显著的辅助教学功能。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尝试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学习的主导模式,如果辅以简单的童谣,一方面有助于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学习实效。

参考文献:

[1]张良朋.当“数学”遇见“童话”——对数学教学中创设“童话情境”的理性思考[J].小学教学:数学版,2020.

[2]生家琦.小学童话数学教学原理与操作要领[J].江苏教育研究,2019(2).

[3]马思颖.小学数学的童话教学情境[J].广东教育,2019(4).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实践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我是小学生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