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2021-12-07 15:41孔思雨张博孙善辉
客联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健康辅导心理

孔思雨 张博 孙善辉

摘 要:儿童的成长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的话题,良好的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内容,每个班集体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现象,如凝聚力、舆论、群体规范、人际关系、群体氛围、模仿与暗示、合作与竞争等,这些看似普通的现象将处于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形成状况不容忽视。因此,班主任在加强班级良好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健康;小学生;心理;辅导;孩子

1.小学生心理辅导现状

1.1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新的变现,首先,小学生的生理发育程度越来越快,而心理健康发育成熟越来越慢,居民家庭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使小学生有了比较不错的物质基础,但目前独生子女的增多、与此同时家长们的维权意识加强,使家长宠爱学生、学校的管理程度弱化。二是社会发展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使小学生对网络成瘾产生依赖,形成孤僻人格,同时小学生与家庭、同学的关系变得冷漠,社会经济条件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加大,使许多儿童产生轻微的自卑感。第三,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致使小学生个人团队合作能力产生下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独生子女从小就一人享受优质的物质、丰富的情感资源,所以导致占有欲比其他人更强,而不喜欢分享,更不爱与别人共同做某些事情,对团队合作的理解能力不足[1]。

1.2小学生心理辅导方式

我国小学生心理咨询方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家庭心理咨询、校园心理咨询和社会专业心理咨询。家庭心理辅导主要是父母通过与孩子们交谈的方式,帮助小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和疑惑,通过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活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2]。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心理课堂的方式进行疏导,通过线下讲解为学生简述心理问题缓解方法,通过做心理测试问卷知道学生们的普遍的心理特点,还经过各种心理剧更加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社会专业心理健康咨询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理疾病。在我们国家,父母很少带他们的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为父母寻求社会专业咨询服务的帮助。

1.3小学生心理辅导意义

小学生虽然与社会接触的情况少,所接受的社会压力小,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的偶然产生的心理问题对其之后的成长影响不可估计,良好的心理辅导意义极为重要[4]。首先,有利于清除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生的自我缓解、解决能力低,思想较为狭隘,一旦遇到挫折和心理问题,往往会致使其走向极端,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可以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并在小学阶段生成完美的人格心理,培养其较强的处理问题能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为其后天健康有效的成长打好基础[3]。小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正确的引导可以实现他们巨大的人生价值,通过心理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责任感,提高学习效率。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2.1.1 团队合作能力差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是团队合作能力差,从表面看团队合作是一种外在表现,其具体表现来看实为参与班级活动的次数较少,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的频率少,他们比较喜欢独处,也就是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的性格孤僻型。每个班集体都有一种潜在的团体规则,这种团体规则是班集体的行为准则,心理健康的学生都会经过班集体这个平台来加强自己对其他人全方面的了解,从而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通常在一个班集体的学生会具有集体荣誉感,他们为了共同目标而做最大的努力,互相帮助,在一些典型的集体活动中展现出协作意识。

2.1.2 生活自立能力差

自立能力差是我国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幼儿园的学生不自己系鞋带,也不自己上厕所小学阶段不能记清楚作业,不会做家务,甚至学校的大扫除都需要父母来进行帮忙;初中生不能洗衣服等等。上述现象仅仅是一些皮毛,小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中的一份子,在他们的发育过程中,他们也具有最基本的生理现象,而如上厕所、吃饭、穿衣等的基本现象,我国小学生基本都存在缺失现象,进而严重地削弱了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因为缺乏独立意识,所以这些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便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使其丧失自信心,导致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

2.1.3 学习主动意识差

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表面上与心理健康教育无关,但从师生对话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学生缺乏基本需求的了悟真我。缺少学习主动意识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以各种理由拒绝上学,有的学生可能将做作业作为一种负担,家长必须满足其提出的要求才肯做作业。

2.2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校园问题

2.2.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陈旧,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及时了解。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教学兴趣成正比。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配套的课堂教材,或者设定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是根据老师的理解和教学经验来安排的,未能跟随当前社会的发展、学生心理发展需求来及时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游戏活动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6]。传统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校因为课堂教学种种原因的限制,课堂活动和心理体验流于形式,未能较好地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个性品质教育内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目的。

2.2.2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边缘化。

这一现象的出现给许多心理健康教师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导致一些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掌握专业核心理论和技能,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及人生境界都需要达到一定高度,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具有说服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在教师的教学生涯和个人生活中不断地反思、学习和成长[7]。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难以达到这一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自我成长有待提高。

2.3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家庭问题

小学生缺乏自我完善的基本需求,造成其学习主动意识差,根据需求心理学进行划分,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缺少理想,而且容易受到各种辅导班的冲击。大部分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鼓励,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以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小学生却认为当前的家庭生活富裕,自己没有担心以后生活的必要,还有一些认为可以依靠父母完成很多事。还有的家长由于攀比的心理,为学生报了众多的辅导班,小学生在校学习本就比较疲乏,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放松,却又要应付各种辅导班,久而久之致使其对学习的厌恶,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得更加乏力。

3.正确辅导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这是一个行为变化和心理体验的过程而且可以通过正确且合适的方式提高学生正向的情感体验,以及激发兴趣的力量[5]。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的实践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体验。

3.1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辅导的对象是一个团体,以团体动力学理论知识为支撑,采用一定的集体辅导活动,通过参与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来达到一定的目标,帮助成员实现健康心理的成长。自我知识和情感是团体辅导在学生群体中的主要功能。团体辅导后可以帮助学生在自我效能、人际沟通等方面健康成长。研究表明,带有积极情绪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促进学生的兴趣体验,提高学生的私我意识和道德素质。这种团体心理咨询更有助于学生建构全新的行为认知模式,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3.2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人格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人格健全的建立有着极大的帮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健全人格的形成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潜移默化当中慢慢形成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要想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就必须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在心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通过自身的积极力量,在与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合理地将积极的人格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使学生有家的感觉,从而获得爱的需要。此外,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用生活中的一些积极事件,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好。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父母随意的“以身作则”通常是孩子们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应以身作则,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教育子女,相互尊重和理解,鼓励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子女积极的心理素质。

3.3改善家庭教育,加强家校沟通

小学生独立意识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得到尊重的基本需要被消除,必须得到社会尊重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因此要打破独立意识障碍,必须推动小学生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改善儿童纪律,加强学校家庭之间的沟通,创造一个小学生尊重自身需要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创新作业方式,打破抄袭和计算作业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差异性命题,鼓励学生通过问题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小学生问题解决观念的检验,重视中学生问题解决方法和效果的检验。二是创新家庭分工,将小学生视为平等的家庭成员;。第三个创新是对学生的评估。对优秀学生的评估应考虑到他们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将家务和家庭作业作为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定期向子女传递有关其家庭表现的信息。

3.4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心理环境

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上课、社交、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等。因此,营造一个和谐、整洁、美育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种推动阶级集体建设的无形力量。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产生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同时,班主任还应注意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注意和消除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

4.结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视角,它既能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帮助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困惑或心理疾病,又能培养他们的积极素质,提高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创造幸福的能力等。它的发展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探索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实施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求[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2).

[2]俞国良,谢天.大心理健康教育观:背景、内涵和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9,(1).

[3]雷伍明.学校心理辅导的意义和作用[J].社会心理科学,2005(3):34-46.

[4]李靖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2-14.

[5]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80-182.

[6]吴淑莹,沈贵鹏.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及其提升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2).

[7]李海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1).

猜你喜欢
健康辅导心理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