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氪金网络游戏监管问题研究

2021-12-07 15:41穆宇江
客联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充值账号监管

穆宇江

摘 要:2021年8月3日,央媒《经济参考报》怒批网络游戏为新时代的“精神鸦片”,近年来,黑猫投诉平台涉及“未成年游戏消费”相关案件屡见不鲜,未成年人氪金网络游戏监管面临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游戏企业未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系统;政府监管法律法规、监管权限、监管政策存在不足;家长未能以身作则,未能尽到监护孩子的责任。走出上述监管困境的对策,即以游戏企业为主导,革新监管技术,完善未成年氪金保护体系;以政府为抓手,完善立法体系建设,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健全动态性未成年游戏消费监管机制;以监护人为主体,妥善保管交易信息,树立良好榜样,通过深度绑定形成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保护体系。

关键词:未成年氪金游戏;未成年游戏监管

一、引言

近年来,未成年人游戏氪金现象屡见不鲜,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腾讯未成年”“未成年充值”关键词,共搜集28000多条,大多涉及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投诉案件涉诉金额从400元到15000元不等(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10月29日)。虽然近期政府加大对未成年游戏监管力度,今年8月3日央媒发文《警惕“精神鸦片”网络游戏危害,及早合理规范》称网络游戏为新时代的“精神鸦片”,当前未成年游戏氪金现象普遍。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堪称史上最严游戏监管政策,但却引发了租号、买号、帮助扫码跳过人脸识别等灰色产业泛滥,增加了未成年变相网络游戏氪金的成本和风险。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游戏氪金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要探索的问题。

二、未成年人游戏氪金监管现实困境

(一)游戏企业未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系统

根据2019年10月25日《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未成年人在游戏中充值根据年龄段进行了严格限制,单次充值金额和每月累计充值金额都被明文规定。但一些游戏公司仍有意降低未成年充值门槛。首先,应用商城中的多数游戏,如果未成年人使用家长的手机账号登录游戏,系统就会默认是家长本人登录,充值也就不受限制。其次,据2020年伽马数据,必须进行身份认证的游戏企业仅占64%,其余游戏可以使用游客登录并充值。最后,笔者亲自测试了如何投诉王者荣耀游戏中未成年玩家用家长账号进行充值的行为(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10月29日,共计拨打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客服专线40次电话,均繁忙未接通或循环响铃但无人接听)。笔者在游戏内选择人工投诉后,人工并没有解答,而是推荐让关注“腾讯成长守护”公众号。笔者关注后,发现该平台可以将微信绑定为家长账号,并且让孩子扫码加入到成长守护队伍中,这样便可以监测孩子玩游戏时的充值记录,并且可以设置消费限额。但现实中,真正沉迷游戏、氪金游戏的孩子,有多少会自愿加入家庭队伍,受到家长监管呢?这显然不能很好解决未成年氪金问题,甚至增加家长和孩子冲突的几率。此外,人工还推荐拨打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客服专线进行咨询,笔者拨通电话后,需要听一长段语音提示,之后输入QQ号后,继续听一段语音提示,选择未成年游戏人工服务后,语音提示需要较长等待,但连续等待两次后,语音便提示可以通过公众号询问,并自动挂断电话。笔者反复多次拨打,均被自动挂断且后来出现循环响铃但无人接听情况。可见多数游戏企业虽按照政策执行,设置各项限制未成年消费的平台,但实际并不能有效防止未成年氪金现象。

(二)政府监管法律法规、监管权限、监管政策存在不足

首先,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目前,监管未成年氪金的法律依据主要是2019年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要严格按照区分未成年年龄段来限制一定金额的游戏充值。但就法律法规体系整体而言,仍缺乏专门的法规。其次,监管权限不明确。多数未成年游戏充值案件中,报案者打110电话不予受理,拨打12315举报处理周期较长,咨询法律援助告知只能走司法程序,多数家长遇到此类情况不知道找哪个监管部门合适。最后,监管政策不完善。今年8月30日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该项政策实施存在一定缺陷,第一,在新的监管政策下,未成年沉迷游戏、氪金游戏的需求不会迅速下降,因此催生出灰色产业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这从另一方面增加了未成年游戏充值的风险,未成年租号、买号会花费金钱,而且会遇到商家称能破解防沉迷的诈骗的风险,甚至有些未成年为租号、买号的账号里充值,最后被商家更改密码后受骗。第二,该政策主要指向手机游戏如王者荣耀、吃鸡等,但对于电脑端的网络游戏监管相对较松,网游灰色产业相对于手机更容易出现,这会增加未成年在网络游戏氪金的几率,也会增加未成年在Steam等国外游戏平台购买网络游戏、单机游戏的概率。第三,政策执行的政策对象是所有未成年人吗?还是应该重点针对玩游戏上瘾、氪金玩家制定相应政策呢?这样统一限制游戏时间,其实是让真正守规矩的已未成年账号认证的孩子只能在规定时间内玩游戏,若规定时间有事情,则一周不能玩游戏。总之,监管政策虽严厉但并不完善,未能从根源出发解决未成年沉迷游戏、氪金游戏。

(三)家长未能以身作则,未能尽到监护孩子的责任

现实中,多数未成年氪金初始,是拿着家长手机要求家长帮充值购买,许多家长由于溺爱孩子,妥协而充值一次两次,但这無形中激起了许多孩子对游戏大额充值的念头。据《2020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未成年氪金超60%是由于家长监护信息未妥善保管。孩子们通过偷偷看家长输入密码,家长无意中透露支付密码,造成孩子背着家长氪金游戏。此外,还有一些家长事业忙,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老人们对孩子溺爱导致大额氪金案件屡见不鲜。近日“我奶常山赵子龙”新闻引发热议,事件大概率是老人对孩子溺爱,把身份证给了孩子注册账号玩游戏。老人对晚辈的溺爱,极易导致孩子绑定老年人银行卡进行游戏充值,一些老年人由于不会使用网上银行、微信等,等到拿着银行卡去银行取养老金时,才能发现孩子大额充值游戏。

三、未成年人游戏氪金监管对策研究

(一)以游戏企业为主导,革新监管技术,完善未成年氪金监管体系

首先,针对未成年利用第三方平台、游客体验模式、家长账号等绕过实名制认证监管进行游戏氪金,游戏企业应革新监管技术,通过升级技术手段,在登录、支付时候反复人脸验证,尤其对于疑似未成年用户实行游戏中途不定时人脸识别。其次,针对家长通过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联系游戏客服难,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游戏企业应积极主动贯彻落实政府政策,帮助家长微信账号同孩子游戏账号深度绑定,帮助家长合理设置孩子游戏时间、充值金额,以及大额充值后的客服及时反馈家长账号等平台保护服务。最后,企业仅简单地设置未成年监护平台并不代表落实政策,还应该持续跟踪、动态监管,注重评估监护平台的使用情况、实际效果、客户反馈。以“腾讯成长守护”平台为例,应改变家长邀请孩子加入家庭监管的模式,应该更加人性化,明白多数未成年氪金、沉迷游戏的家庭情况,给予家长更方便的监护权力,实行家长通过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即可将家长与孩子账号深度绑定,甚至对于一些叛逆的孩子,家长可以申请不公开秘密監管服务,游戏端帮忙将所有相关信息关联绑定、重点监护,出现相关信息账户均默认为未成年登录,这样即便孩子强迫家长帮忙登录、充值,系统也无法接受,从而孩子也不会埋怨家长,有效解决多数家庭孩子氪金的困扰。

(二)以政府为抓手,完善立法体系建设,建立未成年游戏氪金监管机制

首先,政府应完善未成年氪金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游戏产业的发展、未成年氪金案件的最新问题而及时出台相关文件;立法机关也应制定未成年氪金监管的基本法律,助力政府执行监管。其次,政府应明确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权限,让受害家庭能够以合理方式程序投诉,解决未成年氪金案件矛盾。最后,政府应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明确政策对象、政策目标,在决策时提前预防问题,在推进中通过动态化监管来跟进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对于未成年游戏问题,过于严厉、高度强制的一刀切并不能从根源处解决未成年游戏和氪金的问题,而且容易将问题转移到电脑游戏、国外游戏平台、单机游戏、租号、买号、强迫使用家长账号充值等灰色地带。一方面,政府应明确重点监管的政策对象为沉迷游戏的未成年、游戏氪金的未成年,对于适度游戏放松的未成年并不应该纳入其中。政策目标也应是让未成年适度健康快乐游戏,避免未成年沉迷游戏、游戏氪金,所以政策针对群体应逐级划分,引导更多的未成年合理游戏,帮助更多的未成年戒掉网瘾和氪金。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完备的未成年氪金监管机制,对违规的游戏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通过技术升级、人员专业培训而高效实时智能监管。

(三)以监护人为主体,形成未成年人游戏氪金保护体系

综合未成年人心理专家和学者意见,解决未成年氪金游戏问题“宜疏不宜堵”。首先,家长应摆脱“手机依赖症”的负面影响,建立起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同学校一起正确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和合理的消费理念。其次,家长应学习应用游戏企业的成长守护平台,尽可能将孩子账号和家长监护账号深度绑定,同孩子沟通合理设置时间限制、费用限制等。同时,家长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妥协,不能因为溺爱孩子而偶尔大金额充值,而且要保护好支付密码,定时查看孩子账户游戏充值信息。最后,家长应和家中老人说明游戏氪金问题,提前让老人了解未成年氪金危害,达成共识,共同坚守原则,防止孩子游戏氪金。

四、结语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游戏行业的发展,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兴互联网体验将会出现,未成年氪金游戏监管问题肯定还会层出不穷。因此,未成年氪金网络游戏监管绝非一个一刀切的政策、一个技术系统升级就可以解决。这是一个复杂的监管系统,需要游戏企业为主导、政府为抓手、监护人为主体、学校为辅助,多元主体共同监管;更重要的是学校和家长要疏堵结合,让孩子拥有广泛兴趣爱好和丰富的课余生活,一起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学会如何安排时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和培养良好健康的游戏习惯,让孩子从根源上主动走出网络世界,从思想源头上拒绝氪金游戏,在适度游戏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袁媛.我国电子游戏产业监管与《游戏适龄提示草案》浅析[J].出版广角,2020(04):37-40.

[2]邹帆.网络游戏政府监管问题研究[J].人民论坛,2019(23):124-125.

[3]李爱年,秦赞谨.网络游戏直播监管困境的法律出路[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05):38-46.

猜你喜欢
充值账号监管
玩游戏没账号租一个就行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OPPO手机上线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一元充值的陷阱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
长春开通公交IC卡充值平
给骗子汇款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