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语文要素以解长篇课文教学之困
——以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学为例

2021-12-08 03:25黄文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标题英雄要素

黄文华

(长泰区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363900)

统编版语文新教材引入不少长篇课文,不少教师为之所困。研究发现:长篇课文篇幅长,教学时间却很有限,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长篇课文时常常出现拖堂现象,教学也缺乏完整性,有的教师一堂课东奔西跑、奋力教学,却仍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1]究其原因,是一线教师把握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编排特点不够确切,教学目标不明。温儒敏教授指出,“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其课程内容目标线索明晰,各个年级单元教学要点明了,教学安排梯度分明。以人文主题为暗线,双线并进,突显以语文要素为单元的统领。这种相对独立的大单元设计与原来的单元教学最大的差异在于:内容只是划分单元的依据之一。统编教材的大单元设计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教学单位,也可以说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指向核心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从教材点明的语文要素入手展开教学,用好“语文要素”这把钥匙,就能巧解长篇课文之困,真正让“好教利学”在课堂中落地。本文以《小英雄雨来》教学为例,试析如何运用语文要素巧解长篇课文之困。

一、厘清新旧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的变化,把握教学目标

时代在不断进步,教材编排也跟着与时俱进,教学目标也跟着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的“指挥棒”,教师要把握好“指挥棒”的方向。

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初就已被选入了中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其多次在人教版的语文旧教材出现过,但不同版本、不同时代的教材要求与教学目标不同。在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该文较早是以略读课文的身份出现在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其训练重点是快速默读,简要概述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是:1.学生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义;2.学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内容,简要概述课文的大意;3.积累景色描写的好词佳句;4.了解雨来掩护革命干部英勇抗日的英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后来该文仍旧是以略读课文的身份出现,但调整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其训练重点改为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教学目标是:1.认识8 个生字;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3.给课文的每一部分拟小标题;4.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含义。

现在部编版新教材中《小英雄雨来》是以精读课文的身份放在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首课。这单元是以“儿童成长”为主题,以“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单元语文要素。聚焦单元语文要素把握长课文《小英雄雨来》这一篇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其具体教学目标:1.认识“晋、絮”等13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晋、炕”等15 个字,会写“芦花、发愣”等13 个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3.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4.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2]

综观之,新旧教材的编排把原本五年级的课文《小英雄雨来》放到四年级下册来上,其教学目标也产生变化。不难发现,在统编教材中《小英雄雨来》教学目标更体现了语文要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要厘清变化,把握好“语文要素”以解长篇课文教学之困。

二、分清主次,突出语文要素的训练重点

统编教材重视语文核心素养,其课程内容目标线索明晰,各个年级单元教学要点明了,教学层次分明。所以针对语文要素的训练应有所侧重地训练,而不是主次不分。怎样突出重点,进行综合训练?第一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第二要反映语文训练的阶段性。在低年级教学中主要侧重训练词、句和朗读。在中高年级主要重视指导段、篇的训练,着重进行默读、复述,把握主要内容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把握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在不同学段年级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三年级(上)第六单元:利用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大意把握主要内容;三年级(下)第四单元是:利用关键语句归纳一段话的意思把握主要内容;四年级(上)第四单元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是:关注主要人物事件,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是: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是: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3]由此可见: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重点是“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是“长文章”。[3]

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众多,但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掌握列小标题的方法,这就是本单元教师应把握的教学重点。那么作为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是落实“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训练场。其重点是学习多种方法拟小标题,引导学生串联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课文。

三、以语文要素为纲,精致教学

(一)抓题眼,巧质疑

《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很长,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针对课题质疑可以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来自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雨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不理解想问的吗?

生:什么是“英雄”?文中的英雄指谁?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小英雄雨来有什么英雄事迹?

通过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释疑巧妙地引入本课的学习重点。

(二)拟标题,读故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篇幅长,有很多小故事组成,把握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是把握整篇内容的基础。因此学会列小标题是本课的重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拟小标题还是第一次,很有挑战性,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

1.先默读这部分摘录文中语句作为小标题,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小标题;2.再让学生交流方法:雨来(谁)在干什么或雨来(谁)怎么样;3.小组合作拟小标题,要求言简意赅;4.评议:小标题要精炼,同一人物可省略,只写出事件。如,水性好、上夜校、护大叔、斗鬼子、枪声响、没有死;5.结合《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交流之前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经验和方法。

(三)迁移法,学概括

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学习方法,降低概括主要内容的难度。首先,回顾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串联事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其次,引导学生回顾《小英雄雨来》的六个小标题,把这些小标题串联成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由易而难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析语句,品形象

仔细阅读第三至第六部分用直线画出文章中反复出现的雨来的语言,划出三处“没看见”,思考:雨来说“没看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什么?雨来机智勇敢地面对敌人的训斥与盘问;雨来沉着冷静地面对敌人的哄骗与利诱;雨来坚强不屈地面对敌人的威胁与毒打。紧接着让学生讨论雨来为什么这样做?师引导学生:“答案就在雨来上夜校这部分里的重复的句子里。”然后让学生找出三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来读一读。这句话在上夜校时出现两次,女老师领着学生念这句话,孩子们跟着念这句话。雨来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第三次出现在雨来遭到鬼子的毒打,血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通过品读重点语句让学生感悟雨来的爱国情怀和不怕牺牲、无所畏惧的少年英雄形象。

(五)悟景语,品妙处

指导理解《小英雄雨来》课文中三处描写还乡河景色的语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景色描写的好处。如第一部分对还乡河景色的描写,是为故事作铺垫。“河里长着很多芦苇……芦苇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表现了芦花村的风景优美,还为雨来练就高超的游泳本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五、六部分景色描写“太阳已经落下去……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的飞着。”学生不容易体会此处的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还乡河静静的……在草窝里叫着”。以动衬静,渲染了河岸上沉重、肃穆的气氛感受人们对雨来的惋惜和不舍。

(六)重运用,提素养

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课外延伸到阅读整本书使学生学以致用,把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内化运用,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只有让学生少写多读,才能使学生有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大量的作业只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使学生失去自我发展的空间,磨灭了学生的灵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学习了《小英雄雨来》后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读原著,了解那段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英雄故事。如“军事演习”“埋地雷”“半夜参军”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课内学的“用列小标题把握自己喜欢的章节的主要内容”这一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除了阅读《小英雄雨来》这本小说外,教师还可推荐学生阅读《小兵张嘎》《闪闪红星》等革命英雄少年故事的课外书,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以语文要素为基,评价学习效果

学习语文要素从来都不是孤立地始于一个单元,止于这个单元,而是循序渐进的,在课堂教学中学方法,在单元阅读学习中巩固方法,在平时的阅读中运用方法,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具备应有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初心和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应以语文要素为基本,同时落实其他(识字记词、积累佳句、朗读)基础目标。如何以语文要素为基本,展开评价?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利用课后习题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如《小英雄雨来》这课可以利用课后习题“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评价学生对该课“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的掌握情况。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列的小标题概括出本文的大意就应给予表扬肯定。

其次,可以利用单元中的略读课文来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掌握情况。如学生学完《小英雄雨来》后可以布置学生预习《我们家的男子汉》和《芦花鞋》并运用已学方法给课文换一换小标题,利用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学生对该单元的语文要素的掌握、运用情况,而且还帮助了学生内化单元语文要素。当然,对于以语文要素为基的评价方法应以鼓励为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总之,长篇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绕不过去的坎。针对不同题材、不同特点的“长文”,教师可以运用单元语文要素来确定教学的目标,突出训练重点,安排教学环节使长篇课文更为“好教利学”。

猜你喜欢
小标题英雄要素
英雄犬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也谈做人的要素
中学生如何自主写好作文的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