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2021-12-08 03:25李越强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班规体验式家乡

李越强

(惠安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泉州 362100)

人生价值观是不同人的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简而言之,人生价值观是人们认识世界与人生活动所持有的看法。其中,人生观指的是人们对人生中所遇到的问题持有的认知;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对万事万物价值所持有的态度;新时代背景下,广大社会愈加重视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遵纪守法的社会好公民,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顺从学生发展规律,结合其认知结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化知识理解、产生情感共鸣以及生成价值意义的新型教学方法。相比于知识的获得和事物的认知,体验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彰显与拓展。因此,科学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并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以“生活”入教学,助力学生课程学习

理论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指导实际生活。因此,在小学阶段要想有效实施体验式教学,需要以“生活”入教学,让学生感知身边的道德与法治元素,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与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逐渐提升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第10课《家人的爱》时,父母长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爱着自己的子女,但很多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家长的爱,甚至认为父母疼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的。因此,本文尝试通过体验式教学,挖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家长的所作所为是对自己无私的爱。首先,请学生们回忆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初步感受父母的辛劳;其次,邀请两位学生上台感受父母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比如,学生每说一件父母在家庭中所做的事情,教师就往两位同学手中各自放上一本书籍,直至手中的书籍越来越多,体验父母生活“压力”的同学明显有些支撑不住时,教师可抓住机会使其谈谈自己对此次实验的感悟;最后,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引发班级学生反思,让其深刻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并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逐渐体会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真正价值和最终意义。[1]

二、以“多媒体”显资源,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中,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多媒体创建体验式教学情境,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源展现在学生眼前,冲击学生的视听感受,给予学生全新的教学体验,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 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发现家乡魅力,加深家乡情感体验,进而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情。首先,教师可播放《我的家乡》视频文件,以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其深刻意识到家乡独特的文化魅力;其次,教师可再次展示家乡不同地点的图片,并邀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该地点的感悟与经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家乡的情感[2];最后,让其在课后查询家乡相关资料,又或者是以“家乡”为主题,运用文字或者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眼中美丽的家乡。总之,利用多媒体可以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轻松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逐步树立爱家乡、爱祖国的正确价值观,从而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以“角色”促体验,树立正确人生价值

小学生喜欢模仿电视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所以在小学道德和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小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分角色扮演不同的人物,体验不同人物的人生历程,领悟不同人物的人生价值观,让小学生在人物角色的扮演过程中学习道德和法治的基本知识,感受生命的价值,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禁做什么,进一步理解道德和法治的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教学效率[3]。

例如,通过对《我们的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时学习,课堂目标是让学生多方面地熟悉学校,加强学生是学校主人翁的意识,培养学生尊师敬友的好品质,学会热爱学校,亲自创造美好校园[4]。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学校的不同人物去体验学校生活,了解不同岗位职责,根据岗位职责给学校建设提出建议。比如,学生可以选择教师的角色,模仿自己喜欢的教师上课时的教学形象,或通过扮演体验,了解教师平时繁重的工作量,理解教师的辛苦;或可以扮演校长,提出如何建设美好学校的建议;或扮演校园保安,给学生普及校园安全知识保证自身安全等。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扮演活动,既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巩固道德与法治知识,保障教学质量;也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教师的辛苦,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5]。

四、以“合作”促交流,提升学生团队协作

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单人学习的活动展开,小学生的个人能力有限,思维受限,容易进入学习的“死角”[6]。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性格、年龄等方面进行分组,旨在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合作中探讨学习更多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提升体验式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 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时,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去了解班规内容,试着自己制定班规,进而自觉遵守所定班规班纪[7]。通过订班规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分组讨论班规内容,说一说其作用,一个同学提出一点,其他同学协助说出班规的作用,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分析讨论同组学生的意见,取长补短,完善本组制订的班规内容,通力合作完善班规内容。学校处处有规则,规范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学校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双向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生活”入教学,助力学生课程学习;以“多媒体”显资源,深化学生知识理解;以“角色”促体验,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进而提升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班规体验式家乡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如何进行班规的制订和实施
班规要科学合理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夏天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