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单元要素 落实“浅文深教”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为例

2021-12-08 03:25杜剑钦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田忌赛马孙膑文本

杜剑钦

(古田县第二小学,福建 宁德 352200)

“浅文”即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学生凭借已有认知经验就能阅读的文章。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不少这样的浅文章。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田忌赛马》就是一篇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毫无障碍的课文。教学中,教师时常有这样的困惑:如此通俗易懂的一篇文章,教师究竟要教什么?其实,教材中选用的每一篇文本都包含着编者的良苦用心,都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遇到这样的“浅文”,就要为人师者用心钻研,深度挖掘,找出文本蕴含的价值,探寻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通过“浅文深教”,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统编版教材双线组元,在“单元导语”中直接体现了人文主题与阅读要素,即单元要素,而单元要素正是本单元教学目标的直接体现。这样的编排旨在让教师操作起来能紧扣单元要素,落实教学目标。统编版五下第六单元导语页写道:“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与明天。”阅读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将本单元要素归结为一个词,那就是“思维”,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如何紧扣单元要素,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落实“浅文深教”?本文以《田忌赛马》为例,探析“浅文深教”的教学策略。

一、走进文本,基于问题剖析角色思维

何为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的想一想。[1]思维贯穿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人类文明才会不断发展,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一定要通过深度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因为深度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等。《田忌赛马》这个故事内容学生极易理解,教师应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点,即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思维,本着“思维的提升与发展”这一核心素养,紧扣“思维训练点”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借助文章内容具体把握人物的思维过程,初步感受人物思维的缜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立足文本、深入文本,透过文本的浅层表达,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层互动”。[2]

统编教材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都是单元语文要素的落脚点,准确把握课后习题的设计意图,教学就不会偏离方向。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紧紧围绕课后第二题展开教学:先连一连,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再说一说,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第一个问题,读完课文,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正确完成。第二个问题就是本课的核心问题了,就要揣摩孙膑的思维过程。此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学生找到“马脚力相差不多,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三局两胜”等重要信息后,教师提供思维的梳理支架,让学生以孙膑的角色连起来说说孙膑的思维过程(课件出示):“田大将军,这几场比赛中,我看到了___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于是,我决定这样安排_________。因为_________。”当教师将这一问题抛给学生时,他们纷纷扮演起孙膑来,同桌互换角色进行讨论,设身处地梳理了孙膑的思维过程,懂得从马本身的特点与比赛规则去分析研究、权衡取舍,过了把“孙膑”瘾。而教师提供的思维支架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与文本核心问题,它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很好的梳理作用。这样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的阅读从与文本对话的初始体验转化为与文本人物对话的深度体验,这是“浅文深教”的第一步。

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又抛出问题:孙膑获胜仅仅是因为马自身的实力和赛制的原因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得到激发,再次走进文本,研读文本,他们从“非常赏识”“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等语句中读出了还有人为因素助力这次赛马的获胜。正是因为田忌对孙膑十足的信任,孙膑才能大胆放手去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孙膑的计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这一环节学生剖析了人物特点,既对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训练了思维的缜密性,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感。

在剖文明理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故事中,仅仅是田忌赢了赛马吗?学生稍加讨论后,就回答出:孙膑赢了,他谋得了军师职位,满腹才华有了用武之地;齐威王赢了,得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稳固社稷江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预设也止步于此,此时,一个学生大声回答:“齐国的百姓都赢了,有了孙膑这样的军师,齐国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话音一落,其他学生情不自禁鼓起掌来,他的这个思维,教师始料未及,也被深深地震撼了。课堂阅读只有与深入思考相结合,才能互相促进,相得益彰。[3]精彩的课堂生成将气氛推向高潮,将学习推向深度,将思维引向高处。

以上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这三个问题先后有序,环环相扣,构成了一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链。正是这种有梯度的问题设计,学生才愿意通过持续思考来探索和研究,才会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4]通过这样的“浅文深教”,把静止的语言文字读活,把通俗的文本材料读深,把浅显的道理读透,学生的思维才会跟着层层深入,得到逐步提升。

二、超越文本,在创造性的复述中激活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是语言的内涵,语言与思维均是重要的核心素养,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因此,尽管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课堂重要任务之一,但是语文深度学习对语言的关注不能停留在单一的积累和运用上,而应将归纳、推理、创造等高阶思维引入课堂,让语言与思维相辅相成,让“浅文深教”得到真正的落实。[5]

文章课后第一题是: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这一题旨在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了创造性复述的基础上,落实这一道题时,教师鼓励学生变幻角色与顺序复述故事,可以从观众的视角解说,也可以分别从孙膑、田忌、齐威王三人角度,以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可以按比赛顺序进行叙述,也可以倒叙设置悬念法进行叙述。这样的复述,避免千篇一律的单调形式的故事再讲述,不仅仅是对文本单纯记忆的过程,更是对文本语言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内化、存储、再提取的过程,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发散思维。这一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补充完善,通过汇报的形式呈现集体的智慧:以旁观者身份讲述的学生生动描述了比赛惊心动魄的场面以及观众跌宕起伏的内心感受;以孙膑角色讲述的学生重在有序地讲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思维过程;以田忌为角色讲述的学生表达了对孙膑绝对信任的坚定内心以及获胜后的喜悦心情;以齐威王角色讲述的学生则流露了对田忌反败为胜的困惑及对孙膑这位人才的极力赞赏。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变幻角色表达故事内容,其实也是打破常规思维方式的过程,在复述中激活思维,在思维碰撞中发散思维。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概括、想象、创造、整理、表达等思维能力得到极大发挥,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体验,课堂上精彩纷呈,语言与思维齐飞共舞,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发展了思维。

三、走出文本,在思辨中拓展思维

部编版教材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他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一般受到定势思维影响,常常难以突破常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走出故事本身,回到现实世界,才能让“思维的火花照亮今天和明天”。

(一)借助思维训练题,拓宽思维空间

在课末,教师借鉴了一道互联网上的思维训练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公共汽车。一个是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一个是医生,他曾经救过你的命,你一直想报答他;一个是你最要好的朋友。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这一题与孙膑权衡取舍如出一辙,只有舍弃才有收获。学生给出多种方案,各有各的理由,最初大部分学生都紧紧攥着汽车钥匙,不懂权衡与取舍,没有寻找到最佳方案。经过讨论辨析,学生们一致认为最妙的方案是:把车钥匙给医生,让医生送老人去医院,自己与朋友一起等公交车。这个方案报答了医生,救治了老人,又维持了友谊,真可谓一举多得。

这样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思维的魅力可以跨越时空,照亮古今,在思辨中将思维引向广阔的空间。

(二)阅读思维小故事,丰富思维世界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维自由伸展的空间。[6]我们不能止步于一篇课文的学习,要以一篇课文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走进更广阔的语文世界与更丰富的思维空间。学完本课,教师推荐阅读苏教版第八册课文《最佳路径》,思考、辨析迪士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最佳路径,感悟“给人自由、任其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学习建筑大师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样既加强了不同版本间的联系,又促进了思维这个核心素养的深入发展。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也非常重视思维教育,古代的很多寓言故事、历史故事都闪烁着思维与智慧的火花,如该单元首篇文章《自相矛盾》揭示了错误的思维,使人警醒;本册第八单元的《杨氏之子》体现了思维的机敏,令人赞叹……学完本课,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完成课后选做题——查找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相关资料,如《晏子使楚》《淝水之战》《巨鹿之战》等。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多思考,多分析,在周五的读书交流会中探讨、总结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的思维方法。在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思维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具有深刻性、创造性,真真切切地感受来自思维力量的魅力。同时,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故事,学生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传承了历史文化,激发了民族自豪感,丰富了语文知识。

总之,要做到“浅文深教”,教师应在备课中做足功夫,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秉承课程理念和教学智慧,紧扣单元要素,立足文本的同时,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文本,注重学生阅读质与量的同步提升,逐步推动阅读向深度、广度发展,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田忌赛马孙膑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田忌赛马:攻坚将士不能这样出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田忌赛马
孙膑与庞涓
田忌赛马
网络营销也玩“田忌赛马”
假痴不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