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韭菜使用农药登记现状及提升防治水平的对策

2021-12-09 01:01黄魁建韩章琴
世界农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韭菜作物农药

马 帅,黄魁建 ,韩章琴

(1.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北京100125;2.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北京100020;3.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北京100125)

韭菜(Allium tuberosumRottl.ex spr.)是我国常见的蔬菜,具有食用性和药用性,深受大众喜爱。韭菜主要有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2种生产方式,一年四季均有供应。韭菜种植效益也很好,在我国的栽培区域极广,东至东南沿海各省市,西至西藏、新疆各偏远地区,南至云南、海南等地,北至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随处可见到韭菜栽培,常年栽培面积占蔬菜田总面积的5%~6%,韭菜是所有蔬菜中分布最广的种类[1]。

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明确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使用农药时,应当遵守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制度,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或者说明书使用农药。”韭菜是特色小宗作物,列入了农业农村部2019年下发的《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名录》。目前,国际上对小宗作物没有统一定义,一般认为因农药使用量有限,农药生产企业不愿主动开展农药登记的作物属于小宗作物范畴。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和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调研汇总,韭菜在我国种植面积常年约40万hm2(600万亩),相对集中的产区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辽宁、安徽及甘肃等省份。其中,河北、河南和山东是最大的种植区,有几十个种植规模超过666.67 hm2(1万亩)的韭菜生产基地,许多产品已出口国际市场。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个“小宗作物”已是个中等规模的栽培作物。加之韭菜作为一次种植,年内能多次采摘的作物,容易因用药时间不当等而导致农残超标等问题,因此值得对韭菜用药登记现状及防治水平提升和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做梳理。

1 我国韭菜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和防治情况

韭菜的病虫害主要有韭菜灰霉病、韭蛆(迟眼蕈蚊),其他常见病虫害有疫病、枯萎病、锈病、白粉病、黄叶病、生理黄叶和干尖、白绢病、茎枯病、软腐病、病毒病、死株、菌核病、炭疽病以及蛴螬、蜗牛、蓟马、潜叶蝇等。如不采取积极有效技术措施,及时防治,这些病虫害常导致韭菜缺苗断垅,株体瘦弱,叶薄色淡,品质变差,严重影响韭菜品质和产量提高,大幅降低其商品价值[2]。以下分别介绍几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1.1 灰霉病发生和防治

韭菜灰霉病在冬季扣棚期间,尤其是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Walker)侵染引起。防治方式有⑴ 化学防治,化学药剂主要有腐霉利烟剂或粉剂以及嘧霉胺悬浮剂;⑵ 生物防治,防治药剂有武夷菌素、多抗霉素、木霉菌等;⑶ 物理防治,紫外线阻断膜;⑷ 健康栽培,抗病品种、轮作倒茬、科学浇水、增温保温、配方施肥等。

1.2 韭蛆发生和防治

韭蛆即迟眼蕈蚊的幼虫,是韭菜的重要虫害。防治方法有⑴ 化学防治,化学药剂主要有吡虫啉、毒死蜱、氯氰菊酯、辛硫磷等;⑵ 生物防治,采用药剂有除虫菊素、苦参碱、印楝素等;⑶ 健康栽培,收割后覆膜、黏虫板、糖醋液,覆沙、水肥管理等[3]。

1.3 蛴螬、蜗牛和蓟马等发生和防治

蛴螬是各种金龟子幼虫的统称,有30余种。其防治方法可采用杀虫剂、产生氨气的肥料,或健康栽培等。

1.4 杂草发生和防治

在韭菜种植中,杂草在雨季易形成草荒。防治韭菜杂草,一般在播种前,喷施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灭杀,在播后苗前,用二甲戊灵封闭[4]。

韭菜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病虫害较多。为害

1.5 疫病、枯萎病、锈病、白粉病、黄叶病、白绢病、茎枯病、软腐病等发生和防治

这些病害的防治采用杀菌剂,或健康栽培等措施。

1.6 病毒病发生和防治

危害韭菜的病毒有萎缩病毒等,主要以磷酸二氢钾和诱抗剂等进行防治。

总的来看,防治韭菜病虫草害除了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外,药剂防治仍然是主要防治措施。

2 我国批准登记或推荐的韭菜用农药

近年来,韭菜产区多采取常年连作的栽培模式,导致病虫害特别是韭菜灰霉病、韭蛆为害逐年加重。这些病虫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来防治,在个别地区出现了大量或过量使用农药,甚至是违规使用禁用农药的现象,导致韭菜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前几年“在韭菜中检出禁用的有机磷农药”事件、腐霉利残留超标上市问题、镉超标等,甚至部分地区一度出现“谈韭色变”,引发了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对韭菜质量安全状况尤其是农药残留问题的关注。日前,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在全国联合实施为期3年的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其中11种农产品涉及韭菜。韭菜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除了镉超标与土壤、农用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有关,其余多为农药残留。对韭菜农药登记情况和用药情况进行梳理,有利于发现和评估问题,做有的放矢化解。

2.1 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的韭菜用农药

截止2021年6月30日,我国处于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制剂产品35 470个,其中在韭菜上登记的农药制剂产品237个,占比0.67%。这些产品为10个除草剂产品,有效成分均为二甲戊灵;211个杀虫剂产品,涉及18个有效成分,包括吡虫啉、辛硫磷、虫螨腈、噻虫胺、灭蝇胺、呋虫胺、氟啶脲、氟铃脲、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金龟子绿僵菌、苦参碱、苦皮藤素、硫酰氟、球孢白僵菌、杀虫双、虱螨脲、印楝素等;16个杀菌剂产品,涉及2个有效成分:嘧霉胺、腐霉利。剂型以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为主,分别为63和55个产品,合计占比 49.8%;相对更生态环保的剂型如颗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产品分别为38、30、21、16个,合计占比44.3%。

表1 在韭菜上登记的农药产品情况

登记用于防治韭菜病虫草害的农药中,除草剂和杀菌剂分别只有1个和2个。由于品种很少,无法轮换用药,长期使用这些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问题。农民为了保障生产需要,可能加大药剂用量,这样容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登记的18个杀虫剂,涉及的农药类别包括新烟碱类、低毒有机磷类、菊酯类、吡咯类、三嗪类昆虫生长调节剂、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生物农药等,类别较多,在生产中应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农药,在保障生产需要的同时可控制抗药性的发展。不过仍有众多低毒、微毒、绿色的有效成分可登记用于韭菜种植中。

受农药登记成本高、成本回收周期长,登记产品用量相对较少和非登记农药得不到有效监管等因素的影响,众多企业在韭菜用药登记方面的积极性相对不高,虽有145个企业持有针对韭菜作物登记的农药产品,但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行业调研,少有企业针对韭菜作物用药开展了专题作物解决方案与工作等设计。

2.2 农业农村部指导的韭菜用农药

2020年5 月,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印发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标的通知》(农农(农药)〔2020〕37号),文中对韭菜用药涉及农药和使用方法做了列示(表2)。涉及的杀虫剂增加了啶虫脒,杀菌剂增加了啶酰菌胺、氟啶胺、氰霜唑、烯酰吗啉、异菌脲等,杀菌剂种类显著增加,农民选择杀菌剂的范围扩展了。

表2 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标涉及的韭菜用农药和使用方法

2.3 我国有关标准涉及的防治韭菜病虫害农药品种

截止目前,我国涉及韭菜生产方面的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有18项(表3),目前各地推荐的韭菜用农药品种包括大多数与韭菜作物的登记农药和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涉及的农药相关,但也有一些超出了这个范围,有些是属于10多年前的老标准涉及的当时合规的农药,一些已淘汰。但近10年的标准中,也出现了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烯禾啶、草甘膦、甲霜灵、代森锰锌、乙磷铝、乙霉威等除草剂和杀菌剂。

表3 韭菜生产方面的有关标准

续表3

3 结论和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韭菜的质量安全风险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方面,作为一次种植、年内多次采摘的作物,容易因用药时间等不当而导致农残超标等风险;另一方面,是农民使用未登记于韭菜的农药产品的风险。就两者分析和问题化解,下文进行评估和梳理。

3.1 提升韭菜植保防治水平的对策

众多韭菜种植标准/生产规范已对韭菜健康栽培和安全科学用药进行了明确规范。因此,当前并非是无标准可依,而是如何将标准执行到位。

从韭菜种植的安全科学用药技术看,技术要点包括韭菜病虫害防治宜坚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绿色防控和使用绿色、高效、低风险的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是韭菜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化学农药选择和使用上,一方面要坚决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在蔬菜上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化学农药;另一方面,根据田间病虫实际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围绕这2个方面,农药行业组织可考虑围绕生态环保优质农药或绿色优质农药等主题,组织科学、公正的评估,向农民推荐值得采信的产品;以及持续指导农民按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进行使用,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或推迟病虫害可能产生的抗药性,用药要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安全间隔期进行采收,确保韭菜产品安全。其中,最核心的是按安全间隔期采收要落实到位,核心是要抓好“一个环节、两个关口”。

“一个环节”是生产标准化,让标准化落地的关键是数字化,特别是作物种植流程的档案化、数字化。目前我国的数字农业发展方兴未艾,政府端、市场端,均有相当资源配置在作物生产模型、投入品管理、栽培方案落地管理和监测数字化等。针对韭菜,更应考虑从行政制度层面建立有利于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范性的数字化要求,如把全国所有种植韭菜667 m2(1亩)及以上的小农户和规模种植户,建立人-地-菜的关联,形成“全国韭菜地图(用药)”,把买药、用药、收获时间等信息全部纳入监测,进行数字化建档和信息汇总,并运用区块链等技术防止篡改,把韭菜用农药和安全间隔期的落实纳入监测管控。

“两个关口”,一个是产地准出,即用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针对韭菜产品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韭菜)”全覆盖,所有生产者向市场供应食用韭菜产品,均需要出具合格证。同时,各级政府用好检测公共资源,帮助韭菜生产者出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韭菜)所需的农残检测提供公共资源支持。另一个是市场准入,要发挥好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平台,和互联网生鲜新零售平台的关口作用。前者是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占据了70%多的份额;后者是不断发展的辅助渠道,占了约10%~20%的份额;其余10%左右是订单农业方式的直联供需两端的直销。在市场准入环节,建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发起建设团体标准,为韭菜通过上述主渠道和辅助渠道的市场准入环节建立全面的“索证看证”和“抽检验证”制度。

综合运用“一个环节、两个关口”的工作能力建设,提升韭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3.2 对韭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合理认识

韭菜作为一次种植,年内多次采摘的作物,容易由于用药时间等不当而导致农残超标等问题。关于“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以及农民使用了未登记于韭菜作物的农药的韭菜产品,是否一定是“问题农产品”,引发了讨论。

《GB 15193.1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健康指导值》和《GB2763—2021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指出了健康指导值(HBGV)、最大残留限量(MRL)与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之间的安全系数一般取100;若农药的毒理学数据不完整,或者对特殊人群有作用,安全系数可适度加大 2~10倍。由于 ADI值本身具有很高的“安全系数”,进而计算出来的MRL值也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以涉及的二甲戊灵农药为例,在韭菜中允许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 mg/kg,是对应了百倍的安全系数的。而检测时一旦发现超标,可根据科学的方式进行风险评估,而不是直接界定为“毒蔬菜”,这样就可避免个别人或个别媒体不从科学出发,盲目炒作,肆意发挥,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恐慌。

关于农民在韭菜上使用了未登记于韭菜作物的农药,根据目前我国小宗作物的登记农药不足的现状,是有可能发生的。这时,也应合理评估用药风险。对生产者来说,核心是保障种植中的需要,只要能从零售店买到的农药,农民可能根据经营者关于除草、杀菌和除虫的推荐,用于韭菜作物。对食用农产品药残的风险评估,需要的评估量极大,因为已超出了登记范围,不易选择有效成分。这时参照该有效成分用于其他作物的MRL,有助于适当评估农民该行为可能导致的风险。如根据部分地区农民的除草习惯,可能选择氟吡甲禾灵除草,但该有效成分未登记于韭菜,而根据《GB2763—2021 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其登记于食荚豌豆蔬菜的最大残留限量是0.7 mg/mL。而选择登记于韭菜的二甲戊灵除草时,二甲戊灵的最大残留限量是0.2 mg/mL。从毒性看,二甲戊灵原药及制剂产品、氟吡甲禾灵原药及制剂产品登记时的毒性评估均是低毒。从用药量看,2种农药的药效都具有高效性。从安全间隔期看,根据《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氟吡甲禾灵的安全间隔期等数据信息,与二甲戊灵相比,其施药所致的风险也并非更高。合理开展科普,有助于避免民众因信息不明而过度担心风险。

3.3 对农药风险控制技术公共资源配置次序的建议

为解决我国特色小宗作物合规登记用药“无药可用”或“缺药可用”的问题,我国在政策上推进开展特色小宗作物用药试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符合条件自愿承担单位可申请登记试验(药效和残留)项目,鼓励参与联合试验、群组化(及作物范围)登记,加强试验监督管理;同时建立特色小宗作物用药产品试验资料集中申报和审评工作机制,提高评审效率。为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和使用创造良好环境。因此,农药生产企业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快如韭菜这样的特色小宗作物用农药的登记步伐,尽快将高效、低风险、绿色农药产品在韭菜上登记。也应尽可能开发绿色环保型农药制剂产品,如开展剂型优化,提高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可溶液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溶粒剂等绿色环保剂型,和减少乳油制剂中风险高的有机物选取,和减少可湿性粉剂可能的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同时,政府在进行公共资源配置上,针对中小宗作物现有农药登记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开展更多农药品种和针对更多作物的《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标》的试验和信息发布。开展上述工作时,可重点和优先把原药中等毒性、制剂中等毒性、植保使用量大、安全间隔期要求高的农药品种进行排序前置,对“一次种植、连续多次采收”作物进行排序前置,以对有限公共资源进行更有效配置,尽可能降低我国居民膳食风险。

猜你喜欢
韭菜作物农药
覆盖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专题性作物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韭菜壮阳是真的吗
绿化草坪为什么不用韭菜?
莴苣和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