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

2021-12-09 16:23宋卓芳孟利清
陶瓷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紫陶建水坯体

宋卓芳,孟利清

(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

0 前言

建水,古称临安,滇南历史名城,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陶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建水紫陶始源于清代道光年间,基于明代粗陶之上。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誉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美称。建水紫陶外观朴实庄重,触感光滑无痕,材质细腻如脂,装饰手法独树旗帜,生产工艺极为复杂,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赞誉。紫陶制品除了传统的茶具,储蓄瓶,花瓶,日用陶器之外,结合云南当地饮食文化和民族特色,以汽锅,烟斗为代表的紫陶制品闻名遐迩。

紫陶的生产加工工艺复杂,流程细致入微,对工匠们的技艺有较高要求,从整体上看,建水紫陶的加工工艺大致分为泥料制备、拉坯成型、湿坯装饰、刻坯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这六个步骤。

1 泥料制备·取之自然

俗话说的好,一件产品的优劣评判标准之一就是它的取材,得益于建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碗窑村,这里的彩泥颜色丰富,多达七种,质地细腻,呈胶泥状。泥料处理的工序复杂,包括选泥、筛泥、泡泥、搅浆、醒泥、熟泥、揉泥这七个流程。泥料的选取标准十分严格,只有色泽纯正,质地细腻无杂的才得以选用,同时,彩泥的色彩配比由所生产的产品的大小、色泽来决定,泥料选取完后要进行风干,以便于后期研磨筛泥。在筛泥时,需将细粉状的泥料运用不同型号的筛子进行人工筛粉,直到其呈现细腻如尘的泥灰状,之后将筛好的泥粉根据相应的配比要求放入陶缸中进行浸泡及多次搅浆,在密封状态下自然凝结成生泥,再将其放置在石膏缸中进行再次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这便是醒泥的过程,此时泥料变得细如脂,润如玉。此外为了呈现不同的触感,泥料的目数也是很有考究的,一般情况下目数越大,成品的粗糙度越低,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建水陶生产作坊泥料目数会选择在220目左右,一些质地优良的紫陶制品其泥料目数甚至高达250目。最后是熟泥和揉泥这两道工序,这两道工序十分考验工匠们的技艺,熟泥时,需将醒好的泥料进行踩踏搅拌至均匀,用泥刀切断泥料所呈现的横截面的光滑度来衡量“熟泥”工序的完成度,当切面呈反光镜面,“熟泥”工序完毕。“揉泥”是泥料成型最为关键的一步,工匠们通过手工揉搓将泥料中的气泡排出,同时还要将泥料的湿度控制在24 - 25 %,以防其在烧制过程中产生气泡,形体出现变形或开裂现象[1],泥料的制备工序到此画上一个句号。

2 拉坯造型·匠人技艺的考量

拉坯在整个制陶过程中占据重要一环,决定制品的整体外观造型,同时也是最考验制陶艺人的功底。首先将熟泥放在轮车上,借助其转速用双手进行初次拉坯,晾制片刻后,用细线和尺子进行修坯调形,使其表面光滑平整,之后在表面喷水再进行二次拉坯调形,使陶坯基本成型,在拉坯时,因建水陶泥的特性还需考虑其收缩比例,一般紫陶的收缩率在23%左右。有时为了让成品呈现爆裂纹效果,匠人们会用电气焊对坯体进行气烧。接下来由修坯艺人用刮刀等工具进行多次调形填补,使其表面更加光滑,最后把其放在轮车上再进行拉坯修型,使陶坯接近完美。拉坯是一项考验技术的工序,同时也是一项考验匠人们耐心的工序。一名合格的拉坯师傅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拉坯经验,在碗窑村,能够娴熟操纵并掌握此道工序的匠人们少之又少,那些富有经验的拉坯大师们都有自己的拉坯技巧,他们对各种器型的弧度,厚度及形体衡量都有自己的诀窍。随着技术的进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现如今大部分紫陶生产厂家已经采用电动拉坯机来进行拉坯工序,这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3 湿坯造型·丰富多样的装饰

工匠们还需对拉坯成型后的陶器进行表面处理和修饰,造型装饰也是陶器艺术的最好体现。在陶坯表面进行绘制图案时对坯体的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工匠们需将陶坯放置于阴凉处进行烘干片刻,之后再由绘画师进行图案绘制,在绘制时要对坯体外形进行适量喷水,便于绘制图案。紫陶的装饰纹案多样,在明末清初,文人造物兴盛,深受文人文化的影响,烧陶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形成了以中国传统书画进行装饰和创造的标椎,这是建水陶装饰的独特风格,同时也使得紫陶艺术创作长期独树一帜,始终追求陶器装饰要表现传统绘画效果,并以古代文人的审美标准作为创作的绝对价值取向[2],形成了建水紫陶文人性装饰特点。传统紫陶的纹饰主题多以山水花鸟,梅兰竹菊,人物画像,诗词为主,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紫陶的装饰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纹饰与当地民族服饰、建筑风格及其宗教信仰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刻坯填泥·紫陶的灵魂

作为紫陶特有工序的“刻坯填泥”,是建水紫陶的“灵魂”所在之处,也是紫陶区别于其它陶器的关键所在。“刻坯填泥”又称“阴刻阳填”,是紫陶独特的装饰手法,即在陶坯成形后,用雕刀刻划梅竹等花卉或残碑断简,填入白泥或彩泥,不上釉,烧制后用石料磨光,俗称“烂帖”或“残帖”[3]。“残帖”这项技艺的创始人是清代著名匠人王定一,他功底深厚,刀法精准,是建水紫陶近代发展历程中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建水地区有“三王”之首的美誉,其弟子向逢春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装饰形式,并且紫陶产品外观上进行了革新,运用多种颜色的泥料在坯体上进行刻填装饰,建水紫陶的“刻填”技艺逐渐变得完善,成熟起来。匠人们在进行刻填时,通常使用自制的刻刀,刀口一般为长约1.5厘米的斜状刃口,随后沿着坯体上墨迹两侧的边缘进行垂直刻制,在进行刻制时,一定要掌控好刻坯的深度,深度在1 - 2毫米为好,填泥时,泥料最好多填一些,便于后期打磨,填泥工序完成后,在阴凉处进行晾晒,之后用砂纸进行打磨,因为填泥处与陶坯湿度不同,所以不用担心打磨后多余的彩泥粘坯现象发生。“阴刻阳填”的过程不是一次即成的,手工艺者需要进行多次刻填,紫陶的“精髓”才得以展现出来,紫陶的美才得以体现出来。

5 高温烧制·新旧结合

在进行高温烧制之前,工匠们还需要对紫陶坯进行再次修坯,使陶坯整体表面变得更加平滑。修坯前,为保证制品的成品率,必须认真检查坯体是否有气泡(气泡的存在会使陶瓷成品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如果有,要拿刻刀将其挑破再进行填泥抹平,修坯时,陶坯同样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同时还要遵循“易薄不易厚”的原则,修坯后,便进行高温烧制的工序。紫陶的传统烧制方法是龙窑烧制,龙窑又称柴窑,龙窑通常顺坡而建,体积庞大,坡度大概为15 - 25度,在窑体的侧面有火眼,便于观察紫陶的烧制情况。从烧制方式来看,烧制一次龙窑大致需要15 - 25吨柴火,温度通常控制在1200 - 2500 ℃之间,时长大约为30小时[1],龙窑烧制产量高,一次可烧制3万- 20万件左右的制品,但是由于温度不好把控,次品率极高,不利于量产,目前这种烧制紫陶的方法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气窑和电窑。这类烧制方法可控性极强,体积小,成品率高,温度一般控制在1100 - 1200 ℃,烧制时长在7到12小时左右。从坯体成分来看,一般情况下,白泥耐烧,其温度大致控制在1200 ℃;红泥相对来说不耐烧,其温度大致控制在1160 ℃左右。建水陶在烧制过程一般要经过还原烧和氧化烧两个阶段,经过烧制后,紫陶通常呈紫黑色或深青色,但是由于还原度难以精准把控等因素,有时经过打磨后会呈现一些纹路,这就是所谓的“窑变”,有时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变化”造就了很多绝世佳品。

6 无釉磨光·“华丽外衣”的重现

“无釉磨光”这道工序也是建水紫陶特有的工序,也是紫陶制作过程中最耗时的工序之一。传统的建水紫陶打磨流程分为去火皮,去丝和抛光三部分。“火皮”即经过高温烧制的紫陶表面存留下来的粗糙、质地坚硬、并附有金属光泽的物质,当地人称其为火皮。工匠们先用质地较为粗糙的砂石沾水磨去火皮,此时器物经过去火皮后表面会留下划痕,接下来需要用较为细腻的油石沾水将器物表面的划痕擦去,此过程就是“去丝”去丝后的表面呈现出哑光的质感。若想得到高光无痕的效果,还需使用建水当地特有的白色鹅卵石沾水进行反复打磨。抛光则是更为细致的一道工序, 传统工艺是用磨成不同弧度的鹅卵石, 经过手工一点一点地打磨, 方能呈现出最终的华丽外表[4]。建水产的白色鹅卵石表面光滑,材质极其细腻,十分适合打磨。经过“去火皮”、“去丝”、“抛光”后的建水紫陶再经过浸泡后呈现出了它那表面光滑,质感细腻,色彩沉稳的“靓丽外衣”。

7 结语

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具有传统少数民族韵味的文化,堪称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在如今这个多元文化相融合的信息时代,我们不仅要继续继承紫陶艺术的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要积极融入其他优秀文化的精髓,结合新兴技术,提升紫陶的艺术品质,使这项传统工艺在新时代下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让更多大众认识紫陶,了解紫陶的制作流程,欣赏其独特的魅力,让紫陶文化获得大众认可,让紫陶文化得以流传,让紫陶文化继续散发其光彩!

猜你喜欢
紫陶建水坯体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建水陶艺新观察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建水孔子文化节 尽显儒家君子风范
刍议建水紫陶的艺术审美与鉴赏方式
小谈建水陶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建水西庄紫陶小镇:文旅出新意 紫陶兴故里
物以史记 史以物存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