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培养困境及改善路径

2021-12-09 01:28吴伟胡雨婷
艺术评鉴 2021年21期
关键词:音乐素质困境

吴伟 胡雨婷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小学全科教师方面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均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是解决乡村小学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是“乡村振兴”中“教育振兴”的重要基础,不过,在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不适用、学生压力大等问题逐步凸显。本文拟从小学全科师范生应具备的音乐素质、培养困境及如何改善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改善路径,以期能为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培养贡献些许力量。

关键词:小学全科教师  音乐素质  困境  路径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1-0101-03

小学全科教师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好教师”,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已成为解决乡村小学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十余年,国家十分重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问题,把乡村教育纳入到“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中。国务院、教育部、中央编办等部委相继推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9号)、《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等系列文件,明确指出“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等要求。专家学者们也持续发力,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理论研究。总体而言,这十余年小学全科教师方面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均有大幅度发展。研究显示,“小学全科教师”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不少具体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关注的“音乐素质”培养方面,也遭遇发展困境。

一、从“课程标准”中解析小学全科教师需具备的音乐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课程目标,指出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对小学音乐教学分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从《标准》来看,小学生需达到对音准、节奏感、音色、音乐情绪情感灵敏的听辨能力,准确的音乐体验与音乐理解能力,区别认识、听辨音乐基本要素、表现形式等一般音乐能力等。从这些要求,不难解析出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总体而论,这些音乐素质一方面体现在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体现在音乐教学技能方面。音乐知识、技能具体包含:准确认知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以及音乐风格与流派等音乐知识;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等音乐技能;音响与音乐的探索、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等音乐创造力。音乐教学技能方面包含:注重听觉体验、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寓于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关注不同领域教学内容的联系与整合、建立平等的师生交流和互动关系;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与体验音乐等。

二、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培养困境

(一)招生筛选不契合,学生培养压力大

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但是从生源筛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从目前的招考情况来看,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的招生考试和其他普通专业的招生考试基本没有区别,招生条件主要依据考试分数高低为参照标准。这种招生方式在绝大多数专业的生源选拔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针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略显得不够细致。我们知道,在音乐专业的招考过程中,音乐技能的专业考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是文化分数超过划定分数线后,以专业考试成绩高低来录取。这样招考方式的好处是能确保生源具備音乐学习的基本素质。音乐素质是小学全科教师的核心素质之一,但是在招考过程中却无法确定生源是否具备音乐学习的基本素质。

目前,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的教学实践中,总会碰到一些同学音乐天赋不高的情况(诸如五音不全等)。在培养过程中,无论是培养单位,还是音乐天赋不高的学生均面临巨大的压力。对培养单位来说,教师培养没有小事情,如果无法使小学全科师范生具备音乐基本知识、技能及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必定无法实现,学生毕业后很难从事小学全科教师的行业。当然,在目前毕业考核并不是很严格的情况下,学生极大可能会顺利毕业,甚至走向小学全科教师的岗位,这样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更严重。对同学们来说,报考前如果不能准确认识自己,如果不是凭借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情怀选择了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如果遇到极难客服的天赋障碍,其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压力巨大!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在招生环节设计一种比较契合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特点的生源筛选方式,在源头上保障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科学性、可行性、高质(量)性。

(二)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教学效果不显著

当前小学全科师范生教学和职业能力存在一定的错位,一方面本科层次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方式大多采用分科教学的方式,即每门科目分别从各专业中挑选专门教师对全科师范生进行单独的专业授课;而另一方面小学全科教师的职业能力以“综合性”为主要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提倡将科目进行科学的整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建立全面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目前,小学全科师范生分学科的授课培养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各学科知识、技能,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至少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第一,分科教学的模式和专门培养小学音乐教师(也包括语文等其他学科)的培养模式在本质上似乎区别不大。第二,前文解析《标准》要求中的音乐素质,是针对所有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必须具备的音乐素质。专门的小学音乐教师培养有四年的时间来设计课程、分配教学时间,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如何保证在授课时间大幅度缩短的情况下,使小学全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达到《标准》要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目前,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培养过程中,其“音乐素质”培养模块的教学方式和专门培养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无显著创新,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深入研究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的学习需求,创新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课程体系不完善,职业能力保障不足

目前,高校针对小学全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培养主要开设了《音乐通识课》《钢琴基础》《声乐基础》《小学音乐教学论》等必修及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时间大多为一个学期,由任课教师采用班级授课制对各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环节则主要以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及格”视为掌握该项技能。这样的课程安排看似可以节省教学资源、高效快速培养人才,但面对小学全科师范生大多对于音乐零基础的学生情况,仅仅一个学期的学习就达到《标准》析出的音乐素养,实在有些困难。以声乐教学为例,每个学生的音域、音色都有差别,在教学时间短、人数多的情况下,教师教授的歌曲有限,无法对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到的声乐演唱技能、教学方法等内容就更加局限。而这些将来的小学全科教师很可能由于自身音乐专业技能掌握不够,在未来的音乐教学中很难引导学生较好的感受音乐魅力。

三、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培养的改善路径

(一)优化招生模式

小学全科师范生的招生标准不应只局限于高考分数,可采取高考成绩与综合素养相结合的方式,对生源进行一定的筛选。综合素质的筛选主要包括音乐、美术等专业性教强、对自身天赋有一定要求的项目。为了不给考生太多压力,在实施的第一阶段,可不做水平要求、仅筛选基本条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有一定艺术特长的考生进行综合素养分数量化,为培养高质量的小学全科教师提供保障。对于小学全科教师专业来说,本科四年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在較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比较难。把高考成绩作为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录取唯一标准,忽视学生的艺术素质,难免会给四年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难以避免缺乏音乐天赋的学生进入该专业学习,这将直接影响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质量。

(二)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对于定向就业的小学全科师范生而言,教学课程设置应直面就业需要。若要求小学全科师范生既能掌握多门教学技能,同时又具备较为扎实的音乐学科素养,就必须在课程内容、方法、以及结构上进行合理地改革。

其一,多样且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小学全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提升应包含音乐基础知识、音乐专业技能、音乐教学技能等三大模块。关于音乐基础知识、音乐专业技能,应包含识谱、演唱、演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音乐鉴赏等内容的学习。根据课程性质可分别采用大课教学和“一对一”教学方式,并相应增加开课时长。教师应关注到每一个人的音乐技能提升,并改善音乐专业技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音乐教学技能方面,教学应帮助学生建构跨专业教学知识框架,与综合课程的教学技能培养相结合,形成总体化培养的教学模式。如:在歌唱训练中融入古诗词的演唱,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悟经典诗句的意蕴;在音乐赏析学习中融入美术等学科知识,将音乐表达的意境用画笔绘制出来,让抽象的音乐与形象的画面得到最佳融合,形成感性思维与理性逻辑相结合的成效。通过设计学科互相渗透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既形成了相邻学科的知识强化,也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兴趣盎然。

其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结合音乐学科特点以及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学情现状,教学方式应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要注重从音乐作品中感受音乐情绪与情感,从而达到音乐鉴赏及表现的能力。因此,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是从感性思维出发上升到理性逻辑知识的学习过程。这不同于文化课的学习思维,即先理性思考后感性体验。因此,教师在进行综合课程教授的同时,应注意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转换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成果。

其三,合理的课程结构。大多数高校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方案中,其课程安排除了通识课程、基础技能课程的学习外,每一门课程都会安排一门该科目的教学法课程。就音乐素质培养而言,《声乐基础》课程与《合唱指挥》课程都涉及到声乐演唱的基本技能,《钢琴基础》课程与《即兴伴奏》课程都会涉及钢琴演奏的基本要领,课程的重叠为学生增加了过重的负担。对于小学全科师范生而言,过于细分的教学法课程,一方面学习时间需要投入更多,另一方面学生需要自己将零散的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为日后的教学工作增加了很多难度。因此,小学全科师范生的教学课程结构应在提高课程丰富性的同时,删减课程中的重合部分。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音乐技能和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环节联系紧密。在具体的音乐技能及音乐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应不断完善教学实践体系。不同于其他能力的培养,音乐技能的培养不仅要勤学苦练,还要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音乐技能的展示是一种多元化的呈现,不进行到专门的实践活动(比赛、音乐会等)中很难全面掌握。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有意识的设定音乐技能实践环节,保障同学们较好地掌握音乐技能。在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方面,除了在实践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人教学实践环节,还应积极建设见习、实习单位,设定固定的见习、实习教学活动。在实践课堂中,主要针对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共建实习单位,为小学全科师范生提供见习、实习机会,提供实战经验,使小学全科师范生面对真实的学生以及不同班级的学情,能够合理的进行综合教学,并对实践进行真实的反思与总结。

四、结语

小学是人的身心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音乐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之所以呼吁重视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目前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在此环节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通过此文能引起培养单位、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学者的注意,共同合力推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二是希望将来走上教学岗位的小学全科教师,能够更好的为乡村儿童树立正确的音乐鉴赏观念、能让大家走进音乐并爱上音乐,为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质的提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乡村和城市的音乐教学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高闰青.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DB/OL].2021-06-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周媛.全科师范生音乐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科教导引,2020(22).

[6]杨丹.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作者简介:吴伟,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小学全科教师音乐素质培养及对应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GX-113。

猜你喜欢
音乐素质困境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浅析新课背景下怎样上好初中音乐课
浅论声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重视欣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探讨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研究
舞蹈教育对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研究
神奇的设计师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