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2-10 05:53魏小金周江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围术腹股沟外科

黄 雯 魏小金 周江华 黄 媛

(抚州市妇幼保健院—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腹股沟疝是一种多发于中年男性且具有较高发病率的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轻度坠胀、疼痛等症状,严重者或可出现嵌顿或绞窄进而导致其它脏器功能受损。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相关报道显示[1],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但无法根治,甚至不当的保守治疗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因而该方式针对2岁以下幼儿为主,而成人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虽然手术治疗可根治腹股沟疝,但需配以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才可使治疗及康复效果达到最佳。黄媛媛[2]的研究指出,将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应用于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本研究亦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本院收治腹股沟疝患者中,比较其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探究其实际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56例。ERAS组中性别:男38例,女18例;年龄:22-76岁,平均(51.7±8.9)岁;腹股沟疝类型:腹股沟斜疝50例,腹股沟直疝6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21-75岁,平均(52.1±9.0)岁;腹股沟疝类型:腹股沟斜疝51例,腹股沟直疝5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腹股沟疝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年龄20-79岁;(2)原发可复性疝;(3)经体格检查、腹股沟超声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4)未服用抗凝药物;(5)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嵌顿疝、难复性疝或绞窄疝;(2)经手术操作改变腹股沟区解剖结构;(3)伴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4)对生育具有特殊要求者。

2 研究方法:对照组具体内容为:常规术前谈话、术前每天温盐水灌肠、术前禁食禁水、常规插管、围术期补液、腹腔引流、尿道引流、术后止痛、术后营养指导、术后活动指导等常规康复护理内容。ERAS组成立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小组,成员包括1名普外科手术医生、1名麻醉医师、2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经参考相关文献内容、小组内讨论及咨询有关专家等方式最终确定以围术期时间为维度,围术期康复护理项目为框架的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具体见表1。

表1 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

3 数据调查:(1)在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早晨采用NRS疼痛量表分别测量患者术后疼痛情况。(2)在患者出院前采用GQOLI-74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4 观察指标:记录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术后恢复进食时间(h)、术后首次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NRS数字疼痛评分法[3],用数字计量评测疼痛的幅度或强度。数字范围0-10。由患者选择1个数字来代表其自身感受的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剧烈疼痛。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4]。共4个维度,20个因素,包括:物质生活状态(条目F1-F10)、躯体功能(条目F11-F30)、心理功能(条目F31-F50)、社会功能(F51-F70)。各维度得分相加为量表总分,得分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6 结果

6.1 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护理后调查结果显示,ERAS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n,%)

6.2 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术后第1天及第3天调查结果显示,ERAS组患者疼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4。

表3 2组患者第1天疼痛情况比较(n,%)

表4 2组患者第3天疼痛情况比较(n,%)

6.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讨 论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而腹股沟疝是外科较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多发于中年男性患者,且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1,尤其在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上呈上升趋势[5]。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也由传统的开放式手术逐渐转变为腹腔镜微创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型手术方式虽然提升了患者的手术效果,但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模式往往制约了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使患者的康复效果难以达到最佳。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ERAS理念应用于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对其恢复效果、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情况。

有文献指出[6],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在术后常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症状,在疼痛等应激反应下导致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依从性降低,从而影响其术后康复效果,延长康复时间,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以上多方面影响因素均与围术期的护理有关。张培玲[7]的研究指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是具有循证依据的优质护理手段,也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微创外科理念,该模式对减轻患者身心应激反应,推进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均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干预措施,是基于患者核心的护理优化和整合,是基于手术及麻醉方式的预后改善。相关资料显示,该新型围术期护理手段21世纪初被首次应用于妇科手术当中,经过临床实践的不断改善及优化,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当中,而其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8]。本研究方法以围术期时间为维度,围术期康复护理项目为框架制定合理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对术前的常规饮食指导、肠道准备、放置尿管进行改善优化,在术中选择最佳的麻醉方案,及对常规补液、引流等护理内容均进行调整,同时在术后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问题及恢复进程进行针对性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后调查结果显示,ERAS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及第3天调查结果显示,ERAS组患者疼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说明了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缓解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围术腹股沟外科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腹股沟疝有哪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