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2021-12-10 05:53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前缘椎体水泥

汪 鑫 温 伟

(新余市袁河医院骨科,江西 新余 336500)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特别是椎体骨折的患病率较高,且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临床患病人数逐年递增,该疾病对于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其危害性居于心血管疾病之后,患病后给老年人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影响和负担,因此近年来该疾病也广受社会关注。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以往多通过保守治疗方案,然而并发症率较高,总体来看效果并不满意[1]。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以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的常用微创术式,在缓解疼痛和促进椎体高度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关于2种术式的应用价值尚未完全明确。鉴于此,现对比分析在老年OVCF患者治疗中行PVP或PKP手术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应用安全性。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抽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本院76例老年OVCF患者,依据术式方案分组,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60-86岁,均值为(70.6±0.5)岁;单一椎体骨折患者34例,多节段椎体骨折患者4例,骨折病程3-13天,均值为(6.2±1.3)天。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61-86岁,均值为(70.5±0.7)岁;单一椎体骨折患者33例,多节段椎体骨折患者5例,骨折病程3-12天,均值为(6.3±1.1)天。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2 方法:对照组行PVP手术治疗,术前行X线片检查明确骨折部位,术中患者躺于操作床,保持俯卧体位。于C臂X线辅助下明确伤椎节段,应用2%普鲁卡因对于骨折椎体椎弓根点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透视辅助下明确进针点进行穿刺进针,到达椎体体前约1/3处停止。选择5ml注射器由患者穿刺针处进行刺入椎体,并于伤椎椎根弓处注入适量骨水泥,于透视下观察骨水泥浸润并达到伤椎后缘即可停止继续推注,待骨水泥充分硬化后即可插入针芯并拔掉穿刺针。观察组行PKP手术治疗,术前通过X线片明确骨折具体部位,术中为俯卧体,位于C臂X线的辅助下明确伤椎阶段,再以2%普鲁卡因在患者椎体椎弓根处实施局部浸润麻醉,通过运用经皮骨水泥注射包、球囊扩张压力泵和球囊扩张器等进行操作。穿刺针内腔置入导引针,并于导引针的辅助下置入工作套管,在C臂X线的辅助下使球囊抵达椎体前缘1/3处,进行加压扩张,使压力达到150-250Psi,并于透视辅助下观察椎体高度理想后即可停止进行加压,之后缓缓取出球囊,骨水泥进行分次注射,并于术后维持卧床休息12小时,待骨水泥充分硬化后即可插入内芯,并拔掉穿刺针。

3 评价标准:(1)统计2组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用时等常规手术指标;(2)2组患者手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中间高度、后缘高度以及局部后凸角的改善情况。(3)利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4小时、手术后3个月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和对比。(4)统计2组术后骨水泥渗漏、慢性疼痛以及邻近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常规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用时多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常规手术指标对比

5.2 2组手术前后影像学数据对比:2组患者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中间高度、后缘高度以及局部后凸角比较中,P>0.05,术后3个月2组的椎体后缘高度、局部后凸角比较中,P>0.05,而观察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中间高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手术前后影像学数据对比

5.3 2组VAS疼痛评分对比:术前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为(6.52±0.95)分,对照组为(6.50±0.96)分,P>0.05;术后24小时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为(3.01±0.82)分,对照组为(3.13±0.59)分,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为(1.95±0.18)分,对照组为(2.01±0.20)分,P>0.05。

5.4 2组术后并发症率对比:观察组骨水泥渗漏1例,慢性疼痛1例,术后并发症率5.26%(2/38);对照组:骨水泥渗漏1例,慢性疼痛2例,术后并发症率7.89%(3/38)。2组术后并发症率对比,P>0.05。

讨 论

OVCF在广大老年人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现阶段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式较多,如佩戴支具、药物镇痛以及卧床休息等,除此以,外传统手术以及微创手术也是患者治疗中的常用方案[2-4]。近年来非手术疗法的应用受到限制,传统外科手术的应用中能够帮助解除疼痛并取得较优疗效,然而缺点在于创伤性较大,手术失败风险较高[5-7]。近年来微创技术快速发展,PVP以及PKP的应用为OVCF患者的微创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并且此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率更低,有利于降低手术操作创伤并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也是现阶段对OVCF患者治疗的优选术式[8]。但是关于PVP和PKP手术的应用价值尚未完全明确,并且存在一定争议性,本次研究中对2组患者分别应用PVP和PKP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疼痛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在随访中疼痛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2种手术的应用均可有效缓解OVCF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手术疗效。然而,2组患者在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手术用时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对比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提示,与PKP手术相比,PVP手术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在降低手术风险方面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然而观察组患者应用PKP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以及中间高度的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这表明,PVP手术更有利于促进椎体高度的改善和恢复。2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率对比中并无明显差异,表明此2种手术的应用安全性均较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OVCF患者治疗中行PVP或PKP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且安全性良好,然而PVP手术时间相对较短,而PKP手术能够迅速恢复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并改善其脊柱后凸角。

猜你喜欢
前缘椎体水泥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水泥检测要点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民用飞机翼面前缘的抗鸟撞结构设计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