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物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1-12-10 01:37余展旺官昭瑛罗国生
职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

余展旺 官昭瑛 罗国生

摘 要:本文分析了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教育及研究现状,并以深圳技师学院应用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基于岗位工作需求,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详细介绍了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方法,对于指导课程改革和推动专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应用生物技术    专业一体化    课程体系

课  题:本文系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2018年度研究课题:应用生物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077)成果。

生物技术产业是21世纪创新最活跃、影响最深远的新兴产业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对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 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教育及研究现状

生物技术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从政策、环境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来推动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2000年以来,我国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生物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许多从事医药、农业、能源等生产的企业,开始从事生物技术生产,使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生物产品的生产、检验检测、研发辅助、质量管理等领域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目前,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细化,细分为食品生物技术、药品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化工生物技术和生物产品检验检疫等专业,在本科学校,设有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专业。而在技师学院(技工学校)中极少有学校开设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目前尚无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

深圳作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有着较强的产业化能力和研发实力,在基因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名列全国前茅。深圳技师学院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专业。该专业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生物技术发展人才需求,从2001年开办,经过20年快速发展,成为广东省技工院校特色专业,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喜爱。

应用生物技术专业作为技工院校的新兴复合型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面向生物技术、生物制药、食品企业及质量检测机构等就业,适应生物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生物安全及风险评估等职业岗位群工作,胜任生物产品(食品药品等)的生产、微生物检测、生理生化检测、基因检测、生物技术研发等工作任务的技能人才。

本专业涵盖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学等基础学科,涉及分子细胞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分析等先进技术。随着生物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应用生物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被提上日程。构建应用生物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有利于教学管理,便于学科建设与改革探索,提高人才的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应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课程体系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因此,课程体系必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进行构建。技工院校的应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课程设置应以技术应用为目的、能力培养为目标,表现为项目式的课程体系结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当前经过检验、切实有效的培养模式,因此围绕工学结合,从职业岗位出发,倒推出课程体系是较为合理的思路。

(一)高端企业引领,分析职业能力

深圳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构建了以“高端引领、深度合作”为主要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五个引进”,引进高端企业的技术标准作为学院的教学标准;引进高端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学院的教学项目、实训项目;引进高端企业的技术骨干、专家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客座讲师;引进高端企业的培训体系、认证体系作为学院的人才培养标准;引进高端企业的先进文化促进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学院通过与生物技术类高端企业(如华大基因、国药致君、深圳计量检测院、深圳海关食检中心等)开展深度合作,成立专业顾问委员会指导制订、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建设。

第一,校企双方通过充分市场调研,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找准专业岗位群,理清岗位工作内容,提炼职业典型工作任务。

第二,经反复论证,确定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有生物产品的生产与研发辅助岗位,包括微生物菌种或细胞培养、分离纯化、药物制剂或新药研发等;检验检测岗位包括食品检验、药品检验、农产品检验、基因检测、动植物及其相关产品检验检疫等;其他生物产品相关工作主要包括销售员、采购员、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岗位群。毕业生初始岗位主要有生化检验员、药物检验员、食品检验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化学检验员等。经过3至5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可担任技术主管、实验室主管、检验分析主管、质量部主管等。

第三,分析学生职业岗位和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并把职业岗位领域的工作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需求,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需求设置课程,确定教学要求。

(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

1. 建立校企联合课程开发教学团队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建立校企联合课程开发教学团队进行学习任务描述,确定各门专业课程标准,编写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教材和工作手册。

2. 制定系统的专业课程标准

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将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使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过程互相渗透,并在反复论证、修改后形成系统的专业课程标准。例如微生物检定技术课程,其典型工作任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标准以及微生物检验人员在药品、食品等相关企业所从事相关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检查项目包括需氧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规定控制菌检查)要求确定的。然后再对其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劳动组织方式及使用的工具、材料、设备等。在课程设计中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选取代表性工作任务(如需氧菌总数计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口服制剂中间产品控制菌检查等)为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化教学设计,构建新的课程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药品质量检查工作流程,根据任务引领项目活动,教学组织过程由接收任务、查阅依据、制订计划、实施操作、结果报告、考核评价等步骤组成。

应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和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学校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经过课程改革后,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全部转换为一体化项目课程。

(三)由技术链路搭建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是体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色的最重要部分,专业课程的确定和实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以学院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高中起点预备技师班)为例,学生的职业岗位群分为三个方向:生产与研发辅助岗位、检验检测岗位、其他岗位。通过对每个岗位群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逐个分析得出各自的专业能力要求,汇总形成专业能力体系,再设计实训项目支撑能力培养。每门课程实训项目分为单一基础项目和综合项目,项目任务的编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逐个完成与生产相关联项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和满足感。

应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编排按照不同的专业技能体系形成相应的技术链路系列课程,由易到难整体综合考虑。

例如微生物检验类的技术链路课程是从基础的微生物分离和鉴别,到中级的微生物检定技术,再到高级的药品生物测定、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生化分子类技术链路课程是从生物化学、分子细胞生物技术,再到遗传技术、生物信息分析等高阶课程;药剂类技术链路课程则是从医药学基础、药物制剂技术,再到药品检验、仪器分析等高阶课程。在三个技术链路课程基础上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如食品加工技术、日化品制作技术、中药调剂等课程。

每个技术链路课程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共同构成专业实践体系,结合学生的能力成长规律,合理布局到前三年的专业学习中,第四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

由于各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有所不同,各院校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有所取舍和侧重,开设相应专业拓展课程。

三、实践成果及思考

学院从2010年开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显著,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发生了根本转变。

(一)编制课程标准和教材

学院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制定了6门主干课一体化课程标准,正式编写出版了《微生物分离和鉴别》《微生物检定技术》 《液体制剂工艺》 《容量分析》等项目课程改革教材,编写了《生物制品工艺》 《生化检测》等一体化课程讲义及相关课程的工作页、课件、微课等。

(二 )建设专业实训室

引进行业企业标准,分期建设12间再现企业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高水平生物制药一体化实训室。其设计与企业生产场所要求相符,专业实训室布局更加合理、使用更加高效,实现了学生培养模式与企业岗位所需人才的完全对接。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开展实训教学,让学生参与完整的工作过程,采用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操作,以强化学生职业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學形式,实现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利用学校云平台、智慧职教、蓝墨云班课等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在课前将教案、课件、微课等学习资料上传到这些教学平台供学生预习,课中利用视频、微课、图片等方式导入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课后学生上传实训报告和完成测验,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式学习。学院多个年级进行了一体化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升,企业对学院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四)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学院积极引导、鼓励、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技能俱乐部、每年的技能节比赛、校外各类技能大赛和创客比赛。自2016年开始,应用生物技术专业组建的学生创客团队参加各类大赛,屡获大奖。2017年首次出征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即获本科组金奖,2017年、2018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基因应用创意大赛(G-ideas)”分别获二等奖、优秀奖。2019年参加第十一届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二等奖。

学院注重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技术技能以及团队合作、职场文化等启发式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引导学生将技能素质与职业素质更好地结合起来。

(五)校企合作得到深化

学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引入企业标准、企业项目、企业兼职教师授课等,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发展最新的信息和技术,促使教学改革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满足校企深度合作的需要。例如,2017年起学院与华大基因学院开展华大BGI测序实验工程师认证项目,由华大基因学院负责课程内容设计,选派企业专业技术骨干来校为毕业班学生开展实习前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考核合格的学员获得华大基因实验工程师专业认证。华大基因学院的基因测序教学项目拓展了学院人才培养的宽度,提升了毕业生职业竞争力,得到师生、家长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四、小结

技工院校在构建与开发课程体系过程中,必须结合生物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例如基因检测、生物信息技术),紧紧抓住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素质与能力要求这个核心,综合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等具体情况,不断进行改进与调整。这样构建的课程体系才具有生命力,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技工院校还要保证专业教学计划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加强专业选修课的针对性。

针对不同的专业就业方向,设置不同类型的专业选修课程,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优势与劣势,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专业发展目标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设计,避免学生盲目选课。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一体化教学,运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及一体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实施“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对于全方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推动专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雷俊峰, 宋朝, 雷红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襄阳职业技术教育,2020(19).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庞广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J].广西教育,2018(8).

[4]彭莺,罗国生, 余展等.生物制药类专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9(48).

(作者单位:深圳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思政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整合的理念构建卫生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