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先学,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更高效

2021-12-12 10:05樊健美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自学探究过程

樊健美

摘  要: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突破传统单向式、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指导自主自学、引导自主参与、鼓励自主尝试、开展自主探索的策略,能够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更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先学

对于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是其必备能力之一,是其应对未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能力,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关注的一大培养目标。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探索,使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遵循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既能够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所谓自主学习,实际上就是展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外显现象,既能够使学生展开主动的学习,也有助于激活其探索意识,这样才能够在探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就此展开分析,最终顺利解决。当前的社会在持续高速发展,针对人才以及人才储备的要求日渐增多,需要全面发展、具备多样能力。所以,对学生而言,自主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会对其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起到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自主学力的培养极为关键,教师不仅要架构自主学习课堂,还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其在自主探究的引领下顺利地掌握数学知识,夯实稳固的数学根基,促进全面发展。

一、指导自主自学,奠定学习基础

1.设计自主自学环节

在当前的课堂结构中,自学是课堂中的关键环节,自学的效果是能否上好这堂课的关键基石所在,教师首先应当提高学生自学的目的性以及实效性,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有步骤、有计划的自主学习。首先需要教师提出紧扣知识点的问题设计,既是为了突出重点,也是为了明确自主学习方向。

例如,在教学“比的化简”时,可以提供以下指导:①在教材中,是如何对比哪杯水更甜的?②在化简比的过程中,涉及哪些基础知识?③你认为怎样的程度可以称之为最简整数比?提出问题之后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教师可以实时观察学生的自学过程,切记不要讲话、不要打断学生思路。通过自学,学生能够对新知建立初步感知,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能够实现带疑听课,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才能保持同步一致的目标,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自学过程中的盲目性。

2.指明自主自学方向

通过先学,学生能够对知识拥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如何利用所学有效解决问题、如何对知识展开更深层面的挖掘等等,这些仍需要后教,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启发,还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方法。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一般都会直接呈现三种测量结果,然后告知以正方形为单位最为合适。可见传统教学模式的流程在于直接告知结果,而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先学后教模式下,所强调的就是学生的核心主位以及能力地培养,先准备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要求学生在组内摆一摆,借助实践操作深化学生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降低了学习和理解难度。最后对三种情况进行对比,以此展开讨论:应该选择哪种图形做单位?为什么这种图形最合适?首先在小组内展开探讨,然后在班级内汇报。整堂课都保持了积极高昂的学习气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信被激发,探究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锻炼了数学表达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

二、引导自主参与,激发学习情感

1.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第一现场,也是主要的学习阵地,因此有必要对课堂内容进行设计,使其更好地激活学生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产生主动的探索能力,能够以不同的维度了解数学知识,自主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例如,在教学“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时,可以向学生呈现土豆、尺子以及量杯等器材,然后设计提问:借助这些工具是否可以算出某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样就为学生设置了悬念,之前虽然学生已经接触过体积的计算,但是大都计算的是规则物体,而不规则物体显然不满足计算条件。所以,先组织组内探讨,放飞想象,而后经过多次实践,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换观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既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也能够更好地勾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在整堂课中都保持高昂的情绪。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丰富解题思路、探寻解题办法拥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脑力活动,展开了有效的自主学习。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认知、情感、技能以及态度等诸多方面,都应当实现和谐统一的发展。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可知,想要实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真正参与,首先应当关注的是教学方法的情感化,也就是说,教师应当想尽一切方法激活学生的主动学习情感,这样在置于学习情境中时,才能够拥有足够的内在动力支持,才真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判断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常常会有学生出现两种不同的判断结果。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开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平台,也为了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中掌握数学知识、获取丰富的经验,可以邀请两名学生走上讲台,以正反两方展开辩论,通过辩论的方式明晰正确的观点,了解其中不够严谨的道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落实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也遵循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多维度情感交流,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2.推进自主学习过程

想要使书本中的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就需要依托于自学在二者之间搭建桥梁,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自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自学空间和平台,同时还要明确自学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准确把握新知的生成点,或者也可以提供与其相关的旧知停靠点,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有目的的展开自学。

例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可以建立在除数是整数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回顾旧知,以此完成例题自学。在小数除法中,关键点就是小数除数如何转化为整数,且不会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在教材中,为学生呈现了两种方法:其一是进行单位换算,完成计算之后还需要再次换算单位;其二基于商不變的性质,对除数进行扩大,这样就能转化为整数,此时被除数也需要做出同倍数的扩大。当学生对此建立初步理解之后,可以组织交流并辅以相应的练习尝试,经过练习以及对比,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更为便捷。显然在经历自学、尝试以及对计算方法的优化之后,学生可以在自学的基础上顺利掌握新知。

三、引导自主实践,拓展自主自学空间

1.创设自主实践机会

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利用现有条件或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展示自我的机会,既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够促进多维的交流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那么,教师应该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呢?首先教师需要完成角色的转变,不再是主导者、讲解者,而是引领者、辅助者;其次,是对教学方式的转变,不再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占据主导的应当是学生学习。

例如,在讲解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首先为学生呈现立方体模型,使学生可以建立亲密接触,感知立体图形的不同的面,然后谈一谈个人体会。学生们发现,之前所熟悉的面在经过组合之后变成了立体图形,深化了对图形的认知。此时便可设计自主探究任务:能否将观察到的面、体画到纸上?绘画是学生喜欢的形式,这种特殊形式的绘画活动也引发了学生的注意,纷纷尝试。绘画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之前的观察也得到了驗证。在经历了由面到体的过渡之后,学生的空间思维得以顺利建立,其自主性也在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总之,小学生普遍好动、外向,大都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究欲,在面对自主性活动时,常常保持较高的热情,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仅限于单纯的讲解及对知识的诵读,需要结合多元的手段对内容进行拓展,增强趣味性,特别是自主实践探究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2.经过自主实践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暴露出具有倾向性的疑难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学生已经了解的,不再组织教学;其二,学生暂不了解的,可以由其自主或者建立合作自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仅限于点拨、启发。凡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不会特别安排合作;凡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完成的解题,教师不会代劳。教师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时空自主思考、实践、创造和演绎,作为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提出例题、给出答案,而应当和学生共同探寻数学规律,这样学生才能够了解数学知识,触及知识本质,才能够学会描述、深刻感悟。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我首先出示10道计算题(商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当学生计算到第3题时就会停下来,会展开主动的思考和分析,会探寻其间潜藏的规律,是否可以通过简便运算找到答案。基于大量实例观察以及分析、比对,很多学生都能够从中找到有效的路径,能够探寻合理的解题策略,能够以此提升学习能力,而这必将使其受益终身。

总之,在未来的社会中,针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不管是从素质教育,还是终身学习、创新教育的视角展开分析,在当前的数学改革进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仅要实现自主学习,还要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架构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易诗泳.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5(07):44-45.

[2]刘海琴.浅议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建构[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49-150.

[3]吴广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3(08):47-48.

猜你喜欢
自学探究过程
设问引导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