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进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探索

2021-12-12 23:17程敏文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有效途径融合

摘  要:为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并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融合各学科科技创新,结合学校劳动教育及学科教学融合实践,探索通过有效劳动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融合;创新;劳动教育;有效途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贯彻“五育并举”党的教育方针,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丰富青少年劳动实践活动、融合各学科科技创新,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就推进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有效途径,全面提升青少年动手能力,把现代教育融入劳动创造幸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本文结合近年来学校开展劳动活动与学科融合教育,做了一些简单的探索與实践,下面就如何有效开展劳动实践,做出浅探索与思考,与同行共勉。

劳动是人类生存永恒的活动,自人类产生以来便开始了原始劳动实践活动。而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生存,不断地接力、传授,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改善生活开始学习新的劳动技能及劳动思想。然而今天,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显著提高,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水平,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却让他们渐渐疏远了劳动实践活动,渐渐失去了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从手中渐渐地滑落了生存的接力棒,让一些青少年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啃老族。这些严酷的现实都不断地警醒人们,必须重新找回接力棒——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生存技能培养,落实劳动教育。而不断减少的人口,也在提醒人们需要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而早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因此, 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总书记的教导,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

有效推进劳动教育与各学科融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大劳动观,把劳动作为载体,融入各学科知识

学校要把劳动课程,当作一个载体而不是把它当作一门单独的课程。在学生具体劳动实践中,把各学科的知识融入到劳动实践活动,让劳动实践活动成为一个学习知识的载体。让学生在具象的劳动实践中,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学校要统筹各学科教师精心设计适合各校具体的劳动实践,并把各学科的知识要点融入具体劳动实践内容。而学生的养植日记,操作说明,经验交流等是最好的语文学习提高途径。通过劳动实践学习,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劳动实践学习,学习学科知识;通过劳动实践学习,理解学科知识;通过劳动实践学习,把学科知识生活化、具体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尽早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小规划发展目标。

通过劳动综合活动,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多维的评价,从而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培养社会各方所需人才。

二、化整为零,开展集中劳动实践

由于劳动实践活动有别一般的理论课程学习,不能以一课时为单位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因此,学校要根据具体劳动实践需要,把每周零星的课时化整为零,适当地集中成一个时段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因为劳动教育不仅仅只是书本课堂教育,更重要的是劳动实践活动,动手操作及技能掌握练习,因此,学校可以在保证总课时数不变的情况下,给予教师一定的课程灵活调节,具体可以由学校或教师针对劳动课具体,适当集中二至三周上一次,或者每一学期集中劳动教育一次(1周以内)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积极在现有师资基础上稳步推进劳动教育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劳动教育活动,准确地说应该包含劳动实践活动、劳动技能学习及劳动思想教育,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就包含这三方面内容。因此,劳动教育,不像课堂上文化课,固定在室内座位上,而是一项动态的活动,而且,由于现有学生自理能力差、合作能力弱,同时,由于劳动技能具有一定得专业性,需要专门的师资力量给予指导,有的甚至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为确保学生的安全与技能学习的需要,要配备更多的指导老师及导辅师。那么相关部门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配足师资需求,同时有的甚至还要配备足够的员工给予辅助。以顺利推进学生的劳动教育课实施。但是,在现有的编制规定下,一下子要满足各校的教师配备还是有相当多困难的,那么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聘请专家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培训,从而有效组织志愿者参与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给志愿者适当的服务津贴,而政府相关部门对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学校在经费上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弥补劳动教育师资短缺的缺陷。

四、不断完善劳动场所和劳动设施

真正要落实劳动教育,除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到位外,还需要配备一定量的劳动场所与劳动实践设施,同时,劳动场所和劳动设施还应根据学校、学生具体确定场所规模设施设备。但是,目前城镇中小学的教育场所、教育空间极其紧张,不可能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与空间,那么在现实情况下,要解决劳动教育场所,最有效的办法是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区学生分布情况统一规划建设相应的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满足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需要。同时,学校也可利用学校周边部分条件成熟劳动实践基地、工场、园地等开展学生劳动实践,以持续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弥补劳动实践基地的缺失。

参考文献:

[1]刘平锋,李晓菲,聂规划.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理论及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4)

[2]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导读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韩春燕.融合教育生命绽放——浅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8(18)

本论文系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2019年研究课题程敏文(课题编号FZDJ2019B1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程敏文,性别男,福州市屏山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有效途径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