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初探

2021-12-12 06:46刘金凤李燕张晶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7期
关键词:校企利益办学

刘金凤 李燕 张晶

[摘           要]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动力不足,限制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的开展等。对此,重点分析了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希望能够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94-02

为了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高职教育需要全面考虑市场需求,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培养出专业技能人才。除此之外,校企协同育人可以让学生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能够找到对口的工作岗位,有效避免学生在找工作时的盲目性。对此,文章重点分析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旨在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一、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校企合作缺乏强有力的动力驱使

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来讲,多数学校已经开始积极进行探索,但是近年来,职业院校开始不再热衷于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探索的步伐开始变得缓慢,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发展后劲不足。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缺乏有力的动力支撑联合。除此之外,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效益,如果没有利益,那么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将会下降。当然,也有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校企合作机会,导致校企合作动力不足。

(二)缺乏相关政策,没有法律保障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需要从学校与企业的立场出发,寻求共同的利益点,从而实现双赢。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导致校企利益关系得不到有力的保证,由于没有法律保障,所以校企合作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校企双方需求互动机制

1.学校服务于企业,并提供三个保障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趋势,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高职院校有科研团队、完善的机制等,在和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帮助自身了解行业发展的特点,并把科研、技术等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企业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同时,这也是一个客观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培养出全面且高素质技术人才,会充分挖掘学校的各种潜在资源,并集中多方力量,积极为企业提供专门的先导技术,而这是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先进技术保障的一个主观方面的因素。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支撑下,高职院校对专业对口企业的技术保障将会变成一种现实。

其次,满足企业运营需求,提供技术人才保障。以培養技术型、服务型以及生产型的综合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对综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基本一致,这是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条件。但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投入成本,并不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直接的利益。而企业为了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便不愿意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也不愿意投入相应的成本。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主动地探索与企业合作的路径,从而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把“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当成是双方合作的共同利益点。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利用各种资源,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就是高职院校需要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对学校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综合的统筹与分配,从而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最后,满足企业品牌建设需求,提供专利信息保障。近年来,产业结构在不断地转型升级,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知识产权,同时也将品牌的知识产权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管理者未能够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或者是企业品牌意识缺失,主要原因在于专利信息不到位。很多企业没有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获取专利信息的价值,也不具有获得专利信息的渠道,不管是主观因素限制,还是客观因素的影响,都对品牌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与企业相比,高职院校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获取专利信息,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建设,从而帮助企业应对品牌建设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2.企业服务于高职院校,并为学校提供三个支持

首先,为高职院校提供专业的技工教师,从而满足学校的技能教育需求。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术人才,因此,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型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打造出一个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技工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在技工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第一,技工教师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可以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更加丰富的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学校可以把技工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从而充分满足自身教育的需求。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将技工教师当成人力资源储备,可以降低学校培养专业技术教师所需要的成本。

其次,提供实训基地与设备,从而满足学生的技能训练需求。在高职院校中,由于缺乏先进的设备,导致实践训练一直无法顺利开展,动手教育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在校企合作中,企业能够为院校提供相应的实训基地与设备,培养技术人才,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此,企业可以提供资金或者设备,也可以安排学生进入一线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让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今后的工作岗位,强化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高职院校,这都是一个双赢的措施。

最后,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充分满足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需求。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学校需求以就业为现实目标,采取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方式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订单明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制定出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企业来讲,订单式培养可以帮助自身获得对口人才,可以减少自身在获取人力资源方面所产生的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的人才招聘成本,这对企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校企“订单式”合作模式中,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为了刺激企业提高岗位订单的积极性,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

(二)校企双方利益补偿机制

首先,人才的优先聘用机制。对于企业来讲,企业更希望自己的用人计划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技术完全契合,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获得更加对口的专业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更加迫切希望学校可以全面把握自身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变化以及人才的规格等。当高职院校培养出相应的人才之后,企业希望自身能够具备人才的优先聘用权。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所获得的利益最终表现在人才的聘用方面。构建出一个人才的优先选用机制,充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从企业层面上来讲,这个是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利益的补偿。但是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也就是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要是稀缺的或者是高素质的,否则人才的優先聘用机制将毫无价值。

其次,财政经费补贴机制。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升,国务院指出,各个地区的人民政府需要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等进行统筹管理,从而为职业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不仅扮演着推动者,还充当着双方利益的协调者,可以更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校企合作办学中,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适当的财政经费补贴可以缓解合作双方的压力,从而避免矛盾产生。对此,政府部门可以将资助资金印制成代金券,并把代金券直接发到符合补助条件的学生手里,这些抵金券可以用于冲抵学费等。在一定程度上,发放代金券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消除校企合作中的障碍。

最后,学费提成收益制。学校更加倾向于公益,而企业则更加倾向于利益,这也是校企合作中两者合作目的存在的差异之一。虽然利益和公益并不是完全对立起来的,但是利益一直是企业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企业愿意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共同培养技术人才,这只是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一种方式。采用学费提成收益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企业利益,这一机制最大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可以直接获得收益,从而让企业能够直接感受到合作所带来的效益,也就是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二是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促使双方能够共同发展与进步。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校企双方合作的动力不足,因此,对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校企都需要认识到合作的价值与意义,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探索最有效的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协同、高效育人的目标。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仍要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办学路径,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詹小英.破解高职院校“双师型”人才建设困境[J].人力资源,2021(14):138-139.

[2]苏剑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0):128-129.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校企利益办学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I Love You, Dear China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