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语文”背景下的长文短教

2021-12-13 08:33姚赛巾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陀螺板块教学内容

文|姚赛巾

统编本教材中有许多长文,那么长的文章要在两课时甚至一课时内上完,不仅对学生,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长文难教的主要原因是长文的任务重,训练点多,如字词教学、课文朗读、概括理解,还要考虑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实,两课时根本不够用。因此,长文须短教,要着眼于凸显教学的重点难点,大胆取舍内容,重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一、目标简明,选点精准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简约语文”的理念是化繁为简,追求本真。简约的课堂首先追寻的是目标简明,目标少而精、小而实,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长文要想短教,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也要精简、精准。

1.紧扣语文要素,确定目标

统编本教材以语文要素为线索,将必备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学习策略和习惯,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分布在各个单元。语文要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抓手,不管文章有多长,紧扣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便不会偏颇。如《漏》是一篇很长的民间故事。笔者曾以此为题上过公开课,试讲时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品读文本反复的语言,感受民间故事神奇的想象,从而感知民间故事的特点。第一课时上完,学生说得很好,可站起来读书时却连书都读不熟练。在听课研讨时,专家直接指出了这节课教学目标的问题,这么长的课文,目标定位偏颇,教学便劳力劳心而低效高耗。第二次试讲时,笔者删繁就简,紧扣语文要素的落实,以能根据文字提示和图片进行复述为目标,课堂上带领学生趣读故事,给出支架重点进行复述,学生的复述能力得到训练。

很多长文可以训练的点很多,文本解读的角度也很多,但不管怎么解读,如果超越了语文要素的定位,把目标孤立在单元整体之外,那么长文的教学便会成为一锅大杂烩。

2.观照学情变化,调整目标

长文短教重在一个“短”字,短并不意味着不教或者浅尝辄止地教,也不意味着忽视学生实际的学情按照教师的理想方案去教。长文短教时,教师有必要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而不是点到为止。仍以《漏》为例,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的第1~12 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示意图的方式练习复述。可在实际教学时发现,学生的复述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简单地把课后文字的提示进行了整合,相当于把课文概括了一遍。二是不少学生对文本重要情节不熟悉,复述不出来。结合学情和课堂教学来看,导致这样情况的原因,有学生对这么长的文本朗读不到位,有教师制订目标时笼统地定位为学习复述,有未考虑学生复述时的难点在哪里,等等。基于这样的学情与思考,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作了调整:一是指导读好人物对话。二是能够按顺序,根据提示,关注重点情节复述。调整了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教学效果也大有改观。

二、内容简要,整合巧妙

“简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简要,这种简要不是机械地删减教学内容,而是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与重组,是围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巧妙地整合。长文短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需要提纲挈领,直奔重难点,否则面面俱到,就成了面面不到。

1.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统编本教材中有许多长文结构相似,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或线索清晰,如《陀螺》,以陀螺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儿时盼陀螺、做陀螺、得陀螺、赛陀螺的故事。这类长文教学如果以自然段为单位去展开教学,课堂就会碎而烦琐,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适合以一个点为切口,以点带面,更易实现长文短教。以《陀螺》为例,教学目标是学习批注阅读,如果教学内容观照全篇,让学生自主批注,再进行交流,一则耗时很长,二则学生批注不得法,缺少思维的深度。如果以“盼陀螺”这一段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先学习如何批注,再分享批注的方法,教师相机总结批注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批注其他内容,不仅能把文章学完,而且语文要素也落地生根了。

2.概括要点,巧破难点

长文虽长,亦有详略。作者在谋篇布局上,对表现文章主旨的内容也是有侧重地描写。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内容简单地学,有些内容详细地学。三年级下册有一篇略读课文《小虾》,作为一课时教学的文本显得略长。教学时,在概括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之后,就可以重点学习第3 自然段。这段主要描写了有趣的小虾,之所以选择这一段,是因为这一自然段不仅语言活泼有趣,适合积累,而且体现了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论章析法,学习表达

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课程,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还要提升思维的品质。长文中不仅隐藏着许多精美的书面语言,还有作者对文章精妙的谋篇布局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教学时抓住这些隐形的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不仅能积累语言,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如《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很长,足足五页。文本中的略读任务提示是“交流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从文后的提示来看,显然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描写,反映一个人的特点。所以本课的教学要紧扣老班长言行的句子,认识老班长的品质,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塑造老班长这个形象的,学习作者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在叙述中夹杂着“我”的议论)人物的方法。

三、环节简化,探究深刻

“简约语文”倡导板块式教学,课堂上一根主线,几个板块,层层推进,严丝合缝。板块的设计简洁有梯度,让学生的能力能够在教师搭建的板块支架中得到可见的成长。长文短教,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如能以板块式推进,为学生搭建一个拾级而上的学习阶梯,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板块设置的角度要丰富多样

角度的丰富多样不仅能让课堂更有生命力,也能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长文很长,要想上短,就要把每一个小板块变成达成目标的小微课,角度多样,环环相扣,学生才会兴致盎然,不觉疲惫。板块的搭建主要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比如略读课文《枣核》分三个板块:一读,了解枣核做的事;二读,评价枣核为人;三读,讲述枣核的故事。三个板块分别是从理解、评价、讲述三个角度搭建的。再如《猎人海力布》,教师让学生练习简要复述,设置了三个板块:一读课文,把握中心,明确课文主要表现猎人海力布的善良。二读课文,学习取舍。要想在简短的时间内让别人了解人物形象,就要选取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事例进行复述,如救白蛇、救乡亲的情节。三读课文,简洁复述。这一板块主要教学生如何把描述性语言转化为叙述性语言。以上三个板块围绕“简要复述”这一目标,从理解文意、学习取舍、语言表达三个角度,突破学习难点。

2.板块设置的层次要清晰合理

板块教学需要以鲜明的逻辑步骤形成清晰的教学层次。教学时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知识到能力,分层推进。倘若每一个板块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无法得到提升。再以《陀螺》这篇长文为例,教学目标是:(1)在体会深的地方批注;(2)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3)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三个目标,如何在两课时完成?教师设计了五个板块。板块一:交流预习单,解决生字词。利用课前预习,把读书问题解决。板块二:借助小标题,梳理主要内容。以陀螺为线索,采用“( )陀螺”的半填空形式让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和结构进行梳理。板块三:以一点切入,学习高质量批注。以“做陀螺”为切口,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提问,体会人物心情;联系上下文思考,解答心情缘由;联系生活,体会作者心情。通过三个层次的学习,学会高质量的批注。板块四:自主批注,交流评价。自主阅读其他内容,运用所学方法,历练批注能力。板块五: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句子。运用联系课文、联系生活、联系名人故事等方法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五个板块,从字词学习到深度阅读批注,到理解和探究表达,层次清晰,疏密有度,动静相宜,探究深刻。

3.板块设置的活动要以学为主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实现。长文短教的板块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充分而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长于课堂。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限,教师又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所以教师“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其实,以学为主,不能排斥教师的教。而这个教是帮助学生搭梯子,设路径,助推学生登上学习的山巅。

如《陀螺》这篇长文教学中有一个板块是利用小标题形式理清课文的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时教师先给学生搭设支架,给学生出示一个填空“(做)陀螺—( )陀螺—( )陀螺—( )陀螺”,然后让学生完成练习。因为第一个空格老师给了一个示范,带给学生启发了,学生沿着这样的思路,认真读文,很快就能完成此项任务,节省了不少时间。

综上所述,长文要想实现短教,需要教师精读文本,精准目标,精选内容,有敢于取舍的勇气,有整合教学内容的魄力,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学情变化,长文方能实现短教。

猜你喜欢
陀螺板块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做个纸陀螺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玩陀螺
陀螺转转转
我最喜欢的陀螺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