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内涵、结构与创新

2021-12-13 18:59唐贤美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8期
关键词:欢乐颂合唱贝多芬

【摘要】交响曲(Symphony)体裁来源于意大利序曲,这种体裁在古典主义时期定型和完善。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体现了其晚年受基督教影响,渴望社会大同的崇高理想和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境界。本文以这部作品的结构、形式、思想内涵和创新等方面为切入点来分析和理解这部作品。

【关键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8-152-03

【本文著錄格式】唐贤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内涵、结构与创新[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8):152-154.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2020年科研项目(项目名称:“简析谭盾电影配乐《武侠三部曲》的创作技法及传统美学”,项目编号:xnyy2020033)研究成果。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1817年开始构思d小调《第九交响曲》,历时近7年,于1824年2月完成,并于1824年5月7日晚首演,原本计划的首演地点定在柏林,后应众人的请求改在维也纳。这部作品的乐思在贝多芬少年的时候就开始构建,体现在1808年创作的《C大调钢琴、乐队与合唱幻想曲》,其中欢乐主题以及人声与器乐结合的形式预示了数十年之后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该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为歌词,后成为该作品最著名的主题旋律。首演当晚,由贝多芬亲自指挥,音乐厅里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雷动,谢幕五次仍欢呼不断,首演取得的巨大成功给贝多芬精神上莫大的安慰。

一、创作背景及文化寓意

19世纪,整个欧洲的政治风云变幻,思想文化界各种艺术风格、思潮流派呈现出多元化现象,旧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体系及其观念面临崩溃,人们的思想情感逐渐转变成相信自我和个人的经验,艺术家们力图摆脱传统,追求自由和解放。

(一)创作背景

1817年到1824年间,欧洲动荡的社会格局带给人们深重的灾难致使人们逐渐对源自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潮产生了怀疑,重新审视基督教带给个人的价值和意义。贝多芬晚年非常崇拜约翰·米歇尔·塞勒,塞勒的宗教思想启发了贝多芬,它使作曲家从内心的思索和想象中去理解上帝,既不依赖理性又不拘于形式,凭借自己美好的想象谱写出绚烂的乐章,实现与神的沟通,并将这种至真至善至美的永恒注入于人的思想中,使每个人的灵魂得到最大升华,这种情感在《第九交响曲》中发挥到了极致,在《欢乐颂》的曲词中得以体现。从理性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中可以看见,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理性即唯理主义,浪漫主义倾向人的想象力,注重个人对情感的体验,强调主观感受,这种宗教思想和贝多芬的宗教信仰相契合。

(二)文化寓意

席勒的诗歌——《欢乐颂》作于1785年。席勒追求自由、社会平等,贝多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他是席勒诗歌的忠实崇拜者,这首《欢乐颂》是贝多芬最钟爱的诗作之一,受其影响贝多芬早在少年时代(1792年)就产生了以此为题创作音乐作品的想法,这在《C大调合唱幻想曲》中有所预示。全诗共八节各十二行,每节分两部分,前半节八行,后半节四行。在为《第九交响曲》谱曲时(1817—1824年),他选了诗的第一节、第二节的前半和第三第四节的后半作为欢乐颂的歌词。这首交响乐气势磅礴,末乐章的艺术感染力远超过原诗。诗歌非常的规整严谨,每行用四步扬抑格诗律写成,这种节奏给人以庄严和生机勃勃之感。

作曲家将人声以另外一种乐器的形式引进到作品中,他想通过《欢乐颂》的歌词,传达给人们爱与自由的精神实质,让人们充分理解19世纪上半叶以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所期望的乌托邦世界,即全人类团结友爱、自由欢乐。作品中,欢乐的主题多次变奏,在不同的声部、不同的调性上由不同的乐器演奏,恰当的运用配器、和声等作曲技巧,表现了贝多芬对困难、厄运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且坚信胜利的凯歌必将奏响。这在《欢乐颂》的歌词中得以完全彰显:“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明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的光辉照耀下,人们团结成兄弟。”[1]

二、作品结构分析

这部作品和贝多芬一生的经历有关,童年时期父亲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让他极其不幸,之后的耳聋症状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使贝多芬曾一度想放弃生命,但对艺术的崇高信念最终使他战胜了自己的沮丧,贝多芬的一生从未向命运低头,他说“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虽然他一生从未体验过快乐,但却将快乐通过音乐的形式留给了整个人类。这部交响曲规模宏大,由四个乐章组成。

(一) 第一乐章

奏鸣曲式,d小调,2/4拍,暗淡而略显庄严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un poco maestoso。第一乐章是一首悲壮的叙事诗,引子中先由圆号奏出g-d纯五度的音程伴着大、小提琴声部的a-e纯五度音程,力度是pp,由弱奏加颤音开始,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景象,调性是小调,但使用的纯五度没有三音的音程让人难以辨别是大三和弦还是小三和弦或者是D大调的属和弦。这个神秘的空五度音程,在平静中透露着一股躁动的情绪,使人惶恐不安,似乎是暴风雨前的安静,随后音乐逐渐加强,由朦胧发展到明朗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命由弱到强、生生不息,展现了一幅与艰难困苦斗争的画面。

从调性布局中可以看到同名大小调被贝多芬认为是一个人的两种性格,即小调暗淡、柔和,大调明亮、恢弘。呈示部中,威严的主部主题用悲壮的下行跳进好似不畏强暴的革命战士的正气出场,接下来的欢乐颂主题变形的出现预示了对幸福的美好憧憬,副部主题有“哀怨的叹息”音调又有对第一主题的发展,表明革命的力量在不断壮大。展开部中,两个主题在形象对置上做了复杂的复调发展,主部主题逐占优势。再现部中,副部主题的调性回归,革命性的情 绪达到高潮,并在一片“惊涛骇浪”中悲壮的结束。可见革命道路上的艰辛曲折。

(二) 第二乐章

谐谑曲,采用三部曲式的结构,d小调,3/4拍,复三段曲式,快板,Molto vivace。在带有悲剧性的第一乐章结束之后,贝多芬选择了急速活跃的谐谑曲代替常见的慢板乐章,以便将悲壮的情绪发展到极致,这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次有人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本应有的慢板乐章该成谐谑曲式并将其放在谐谑曲之后的第三乐章中,这也是为了适应主题和音乐发展的需要,合乎逻辑,使之兼备英雄性、史诗性和悲剧性。

第二乐章的引子由弦乐奏出四小节,定音鼓应和一小节,随之管乐和弦乐同时合奏出一小节答句,接着停顿两小节出现主题乐思。呈示部中主部主題以高超的赋格手法来处理,先由第二小提琴奏出主题旋律,在第五小节中提琴应和,至第九小节,大提琴随之附和,再到十七小节时,低音提琴奏出应句。一应一答,静中有动。继之全体合奏,音乐由弱渐强暗示欢乐之神即将到来。副部主题的旋律由木管乐器奏出,弦乐拉奏主部主题作为伴奏,旋律明快而活跃,听起 来一切都充满了信心。谐谑曲中由双簧管和单簧管奏出了一段抒情的田园诗,充满欢乐的主题,拟看作是《欢乐颂》主题的第二次变形出现。当乐曲经过两次Coda第一大段之后,停顿一小节,全体乐队突然奏出力度为ff的强音,乐曲在三小节的简短尾声中结束了。这个乐章承前启后,有斗争、有艰辛、有苦难,但又不乏欢乐,作曲家坚信光明美好必将战胜一切丑恶和困苦。

(三) 第三乐章

回旋变奏曲式,降B大调,4/4拍,如歌的极慢板,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andante moderato。这个慢板乐章中很难看到统一性原则,有两个主题进行着不规则变奏,且抒情而富有诗意,预示了博爱的精神,与前两个乐章有着鲜明的对比。第一主题旋律用降B调,四拍子。旋律首先出现在第二单簧管和第二低音大管上,接着弦乐器出场,由第一小提琴奏出沉思般的乐思,其他弦乐伴奏。第二主题旋律截然不同,D调,三拍子,速度改为适中的行板,由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同时演奏出来,这个主题意境悠长,充满爱和宽容。第三乐章的哲理性被法国著名作曲家、乐剧家瓦格纳称为“伟大的乐章”。两个主题交替出现并进行的变奏实际上主要是第一主题旋律的变奏,第一次变奏时在旋律上加以修饰,接着第二主题再现;第二变奏先由单簧管吹出,旋律出现在随之而来的法国号上;第三变奏改变了拍子,节奏变为非常流畅的十六分音符。整个乐章像是战争中的间歇,所带来的平息是在蕴积力量,以作为夺取胜利的最后冲刺。

(四) 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调性为D大调,急板,3/4拍。该乐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器乐部分,包括序奏、宣叙调,以及对第一、第二、第三乐章的回忆和“欢乐”的主题。第二部分是声乐部分,本身是一个回旋变奏曲式。序奏的旋律以明亮的大调为基色,采用坚定有力的节奏,音乐悲壮、豪迈如火山爆发,似要冲破一切枷锁来达到变革的目的,与前三个乐章都有所不同,仿佛是积聚已久的力量就要摧毁一切万恶的事物。宣叙调中表现的是两个不同的形象,开场的乐句如狂风骤雨一般,随之第一乐章中的革命性音调出现,但马上就被低音弦乐器铿锵有力的宣叙调打断;接着出现前三个乐章的主题旋律,却又被代表人类渴望自由欢乐的旋律一一打断,当《欢乐颂》的主题旋律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时,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同时奏出,没有和声,旋律简单朴实,随之这个旋律渐次加强,先是弦乐接着是木管然后扩大到全体乐队。正是动人心魄之时,欢乐的主题被宣叙调打破。音乐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欢乐颂》的主题终于在领唱的带动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乐曲之中。贝多芬用自己的生命之笔在讴歌他神圣的理想,他用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形式及器乐的变奏形式来表现他渴望自由、平等、博爱的热切心情。

三、艺术创新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最伟大的作品,这不仅体现在作品的篇幅、曲式结构、旋律特征和声配器方面,还体现在作品的末乐章加入了人声合唱。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含义深刻,形式和内容都有所创新。至今仍放射着绚丽的艺术光芒,是交响乐的顶峰之作。其艺术形式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引子的特殊写法

《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含蓄的娓娓道来,篇幅长大的引子从pp开始,逐渐加强,与主部主题开始部分连接得紧密恰当。第二、第三乐章的开头也有短小的引子,第四乐章亦同样从序奏开始。这种引子的写法从海顿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古典末期由于作品规模长度的扩充,其从属结构部分也相应地较长,并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对主题的铺垫和引入具有更加紧密的特点。

(二)引入人声合唱

末乐章大胆的引入人声合唱——《欢乐颂》,这在当时的音乐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从瓦格纳的乐评中可以看出,一部分人认为这部作品奇形怪状,一部分人认为这是音乐天才的回光返照,而另外一小部分谨慎的人承认自己还不曾了解它,但希望以后能欣赏它。有的音乐家在细心钻研乐谱多次并认真聆听后宣称这是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贝多芬在创作了八首交响曲后,渴望用新的形式来表现交响乐体裁,于是选择了声乐与器乐两种力量的联合,这之间必然要加上一个起连接作用的“过渡”,即是合唱与乐队之间器乐的“宣叙调”。使得器乐与人声的衔接更加浑然天成。

(三) 和声、乐章结构、配器方面的创新

1.特殊和声

《第九交响曲》从一个神秘的空五度音程开始,听不出是A调大三和弦还是小三和弦,无法判断大小调式,这种在调性上犹豫不决的状态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也预示了20世纪印象派的作曲技法。第四乐章引子中同时奏响了d小调音阶的七个音,造成“音团”效应,预示了现代音乐和弦音块的雏形。

2. 结构布局

约翰斯塔米茨奠定了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的传统形式,由四个不同性质和速度的乐章组成,分别是:快或急板—行板性质的慢乐章—小步舞曲—更快的终曲。但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作曲家改变了曲式结构,将行板性质的慢乐章放在了快速的舞曲之后,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贝多芬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敢于违背传统,大胆做出创新。

3. 配器渲染

第四乐章,乐曲经过一系列的变奏后音响变得辉煌。在第331-433小节中,定音鼓、钹、三角铁加入进来,低沉的强音暗示革命最后取得了胜利,人们在欢声笑语唱着凯歌。在配器法上,管弦乐队采用完整的双管编制,突出管乐的使用。在合唱编配上,几乎运用到所有的合唱方式,如:独唱、混声合唱、同声二重唱、同声三重唱、混声四重唱等手法。贝多芬是第一个将合唱加入到交响曲中的作曲家,为管弦乐作品加入了新的色彩。

四、结语

《第九交响曲》不仅包含贝多芬个人人生的体验和总结,也深藏着作曲家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切,在交响曲的外表框架中融入了深邃的哲理。从曲式结构到旋律、和声、配器等方面突破了传统的音乐语言方式,并且极大地扩充了篇幅,使各乐章都渗透着巨大的张力,其动力发展与调性回归的手法贯穿始终。规模的宏大,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直到浪漫主义时期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又称“千人交响曲”)能与之匹敌。《第九交响曲》作于贝多芬晚年,其自由、平等的思想在经历了经济上的贫困、生活上的孤苦伶仃,加上耳聋病症等磨难之后更加坚定。他的一生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即使在最黑暗的社会背景之下,也仍然执着于用生命谱写出华丽的乐章。音乐使贝多芬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永恒。

参考文献:

[1]林逸聪编撰.音乐圣经上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唐贤美(1990-),女,四川达州,助教,研究方向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欢乐颂合唱贝多芬
贝多芬只有一个
“没良心”的贝多芬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欢乐颂》将拍综艺版打造中国首档“星素合住”真人秀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