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与当地壮族文化有效融合

2021-12-13 17:33李冬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小学生

李冬梅

摘要:文明礼仪是维持社会正常生活的最低道德标准,从个体方面来思考,礼仪体现了个人的道德水平以及文化素养。从社会整体上看,文明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的方向。因此,加强礼仪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本文有效融合当地的壮族文化,阐述了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壮族文化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是一项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的总结。而将壮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和文明礼仪有效融合,对小学生实现继承壮族文化以及培养文明礼仪亦有着双重的积极影响。

一、在课堂教学上充分体现

课堂教学是进行文明礼仪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人文思想的学习。

首先,开发出含有壮族文化元素的校本课程。也就是说,若想扎根于壮族文化之中,必须对壮族文化进行继承,通过将壮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髓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例如,开发提出以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壮族节日文化的传承,激发了壮族儿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展现了壮族儿童朝气蓬勃的积极风尚。

第二,在课堂教学上渗透文化礼仪教育。例如在美育上,在壮族文化传承节上展示山歌以及传统壮族舞蹈;在体育上,发展如板鞋、抛绣球等传统体育,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在德育上,将壮族优秀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渗透到爱国主义、团结友爱等丰富的德育资源中,促进了传统文化壮族优秀人才,尊老爱幼,崇尚“孝文化”;在重阳节、春节看望孤寡,开展典型的道德活动。将壮族文化在小学中全面体现,加强对学生是文化素养以及文明礼仪教育。

第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为了克服这种阻力,学校应采取探究式学习、社会实践、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创设具体的教学实践情境,发展实验教学,增强壮族文化与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在设计中体现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做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好少年。

二、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加强载体建设

除了将优秀的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山歌、舞蹈、体育等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应该更加重视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文明教育的有效融合。

首先,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民间艺术家进入校园和课堂。由于种种原因,壮族文化的传承主体日益减少,地方特色文化逐渐淡出,培育下一代壮族文化继承人势在必行。学校可以开设壮族文化课、民歌、传统手工艺等课程学习,从“娃娃”抓起,发扬壮族优秀传统收益以及文化。

二是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育空间。学校应从“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开设壮族文化展示室,壮族乡“百草园”,引导学生从培育、护理到选择当地中草药的全过程,获得体验和认识,使壮族文化也得到了发展。

三是以节日为契机,开展壮族民间活动。小学组织开展集具有壮族风情的活动。利用参观壮族文化展览馆,展示磨石、石斛、香椿等用法;承节启动仪式,即介绍主要来宾、致辞;继承壮族的文化艺术,精心制作传统体育节目,包括陀螺大赛、滚铁环等活动;开展大型活动,共跳蛮乐舞和大型竹竿舞,唱山歌等;制作和品尝当地的壮族食物,包括做馍馍、米花糖和五色糯米饭。总之,学校要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整合文化教育资源,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三、课内外结合,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融入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文明礼仪教育必须与课内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接受、认可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而无意识的文化教育活动对学生有间接影响,此外,家庭和社会对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文明的礼仪习惯也有一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品质,继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家、校、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信任,健康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习视野,实现文明礼仪的培养。从家庭、社会的角度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培养小学生文明举止的最重要的引导者因此要以身作则,种种自身的行为举止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熏陶。通过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逐点梳理,以确保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延续。

简而言之,单靠学校是不够的,要把文明礼仪和壮族文化有机融合的教育从学校推广到家庭、社会,加强三方的共同合作,实现文化的良性循环,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四、提高教师的文化意识和专业素质

教师是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传承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的文化和职业意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在学习方面,教师需要对当地的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怎么去做,为何去做,还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培训,开展文化专题讨论会,通过专家讲座提高壮族教师的文化教育水平。

在体验方面,要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文化熟悉感,教师应参观当地的纪念馆和博物馆,亲身感受壮族地方文化的魅力,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梳理视觉感知,深刻理解壮族文化以身作则,从而加强壮族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

在培训方面,目前,教师培训前后主要集中在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对壮族文化了解内容的比例不高,影响对学生礼仪文明培养教学效果。要提高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加深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就文化研究而言,教师是文化研究的主体,壮族传统文化随处可见,教师需要了解什么是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花多少时间在课堂上,如何发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提高职业素质,从而实现文明礼仪以及壮族文化的有效教育。

总结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对壮族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深入体验壮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当地的壮族文化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效果,培养出积极向上,懂文明有礼貌的壮族好少年。

参考文献:

[1]汤丽阳,裴烨菲,费杉杉.传统文化视角下小学生学校文明礼仪养成策略研究[J].财富时代,2021(02):86-87.

[2]费杉杉,武君怡.浅析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思想的中西方差异[J].传播力研究,2020,4(10):20-21.

[3]雒軍霞.诵读中华经典文化与文明礼仪养成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9(09):235.

[4]林一心.社交礼貌用语与民族文化心态[J].教育评论,1997(01):29-31.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我是小学生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