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箴诀: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安全的策略探究

2021-12-14 10:13单文成
当代体育 2021年41期
关键词:器材体育学校

单文成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频繁发生,使得学校体育安全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小学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不利于学生体质的增强,容易引发家长与学校的纠纷。因此,如何避免小学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事故”,从教师、场地、器材、内容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四字诀”的防范建议,不断提升体育教学安全系数。

1 意外频频,寻根找源

1.1 事故多发,深度反思

案例:XX老师,你送来的学生我给他敷了冰袋,暂时看不出问题,保险起见已联系了家长带去医院再进行细致的检查。最近学校的学生是怎么了?医务室一点都离不开人,不是这磕了,就是那碰了,这段时间就单单撞到的就有好几个了,可得好好再教育他们一下了,这样下去可不行!

通过对学校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大都集中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即便每节课都有准备活动,但学生的受伤情况依然居高不下,尤其是田径的跑、篮足球、技巧类项目上。这就导致老师对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动作放不开手,学生对稍具危险的动作不敢尝试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敢学的体育“伪安全”课堂形式。

1.2 拆分缕析,找寻关键

1.2.1 学校高压,安全需要零问题

安全不仅指学校环境、师生活动课间无危险,而更加细致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学生同样不受到意外伤害,这就造成学校管理者对体育课堂多重施压,哪怕活动的少一点,学生也一定不能出现安全问题。

1.2.2 家庭底线,学生在校都安全

孩子作为家庭的“宠儿”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尤其是身体上的关注,作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课难免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教学对抗中一些很正常的“磕磕碰碰”也渐渐的变得不为家长所接受。

1.2.3 老师红线,课堂安全胜一切

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出现摔倒磕伤、扭伤等情况都让教师十分苦恼,有时课上的再好学生受伤了也就变了味。为了减少学生受伤情况的发生,很多教师对难度动作不做教学,以至出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教学现象。

1.2.4 学生认知,安全意识较薄弱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对于体育活动的认知也处在“好玩、有趣”的层面,对于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尤其当学生练习积极性高涨,即使教师的再三强调,学生在练习中也会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2 四字箴诀,保驾护航

2.1 “转”字诀

案例:操场对于学生而言可谓是非常的熟悉,每次的热身跑都离不开。可就是这最平平无奇的操场,也引来了这么一次意外。一次体育课,学生在进行慢跑热身,班级中有几个同学为追求少跑一点,逐渐渐向内道靠拢,慢慢的跑在了下水的区域,偏巧不巧,有一处下水区域被踩破,学生跑步再次经过时脚腕扭伤。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出现伤害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场地器材。因此,想尽可能的避免意外情况,就需要教师多转转。

2.1.1 转场地

体育教学场地的检查包括教学所使用的区域范围、场地周围建筑等。首先操场作为体育教师的主战场,应确保塑胶没有严重破损,教学区域内的地面没有老化和缺失。如果出现需要修补的情况,应及时上报学校,并提醒学生远离该区域;其次根据天气因素,检查学生活动区域有无异物或者大面积积水等,有时经过台风天气,校园场地上会有积水树枝树叶等,在第二天上课前要找专人负责,将场地内的杂物清理掉,保证场地干净整洁能够正常使用;最后,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锻炼娱乐区域,如果教师要进行使用,应提前对该区域的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所处位置是否合理,能否正常使用并满足学生的需要。

2.1.2 转器材

在体育课堂上,教具器材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因此对于器材的安全检查也是不容忽视的。转器材着重在于试,如在急行跳远的教学中,要自我尝试跳一跳,一方面检查助跑跑道滑不滑,另一方面试试沙土是否能满足急行跳远的落地需要。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沙坑要及时处理,排除潜在的安全问题;其次是判断所选教具器材是否准确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和发展需要,如利用垫子充当障碍进行跳跃练习中垫子的摆放是否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最后是对教师自制器材的肯定,很多时候学校器材是不能满足练习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创新制作简易器具,但这不能有“想当然”的草率心理,新器材一定要亲身尝试,反复改良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使用。

2.2 “讲”字诀

案例:在三年级的一节体育课中,教师将学生按小组分开进行足球项目练习,教师在指导完第一组学生后巡回指导其他组学生进行练习,当教师在第三组进行指导时,第一组的学生违反规则,双脚踩在足球上,由于失去平衡,着地未稳,右脚骨折。

学生课堂内受伤很多时候都是未听从或未按照教师安排进行活动。教师要落实好各项常规内容,让学生处在教师可把控的范围内。

2.2.1 讲常规

课堂常规作为课堂教学的立足之本,需在日常打下基础。体育课堂常规的好坏影响一节课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影響着师生的活动安全。从基本的着装到课堂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教师都应该有着明确的要求,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深化。如在实心球投掷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两人一组练习时,间隔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同时听教师口令进行练习,不准单独行动,尤其不允许他人还在投掷时自己先跑出去捡球。对于做好的常规要求,教师要借助评价机制进行巩固,从而营造优良的课堂氛围。

2.2.2 讲知识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向学生传授安全和健康教育知识,增进学生健康。包括自护自救的方法,在技巧类的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如前滚翻中,保护者单腿跪立于练习者的前侧方,当练习者前滚翻时,一手托其颈部随着换托背部,另一手托大腿后部。当出现问题时要教会学生科学救护,防止二次伤害。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讲授科学锻炼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建立养成良好的科学的体育健康行为,如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后要学会回复,锻炼方式要科学等。

2.3 “查”字诀

案例:五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50米跑的练习,一名女生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无接触摔倒导致手臂骨折,后续了解到,该女生来了例假,由于没有假条,又不好意思和老师说,便硬着头皮进行练习,但由于体力不支,导致后果。

2.3.1 查学生

学生入学时,对学生全面体检时,教师要掌握自己班级所有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学生的身体健康症状具有隐性和显性之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调查、观察,了解学生的健康程度,以确保学生参与体育学练过程的安全。

首先,调查隐性疾病病史。在学期初,教师要对所接手的新班级进行病史调查,例如哮喘或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这些不适合运动的疾病在参与不恰当的运动后往往会导致安全事故。但由于其不是教师能通过经验、感官等觉察或判断的,因此隐性疾病是体育课堂教学最大的安全隐患。其次,查学生当天的身体状况,体育课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请假的学生进行统一的安排,这是就需要留意女生的“生理期”和学生临时的身体不良反应,对于课前的突发状况一并做好处理。

2.3.2 查过程

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观察学生身体的运动反应。体育课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提倡通过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改善学生的体能。但学生的体质并不能“一刀切”,因此在具有一定负荷的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差异,对学生“察言观色”,一旦发现学生的情绪、面部表情、肢体表现等有变化、有异常,教师应快速做出反应,通过询问症状表现、临时表现等,判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饮食不正常或者低血糖的学生在参加较为剧烈的活动时,极易发生虚脱、眩晕等不良反应,症状多为面色苍白、多汗等,比较容易判断。在出现以上情况时,教师应快步跑至其身边并搀扶,防止其晕厥摔倒,造成二次伤害。

2.4 “度”字诀

案例:某教师课堂中,学生受到意外伤害,该教师将学生送往医务室进行处理,后续并未跟进,也没有与其班主任取得沟通,待学生回家后,还伴有疼痛感,家长询问下方知学生受伤事情,结果造成家长与班主任沟通矛盾。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那学校无制度就难免出现各种个样的问题。鉴于体育课堂意外多发的情况,首要从学校层面出发,每学期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让教师明白课堂上那些可以做,那些不能做。这些内容不能仅存在纸面层面,更多的是让教师记牢在心里,行动在实际。其次,引导教师熟悉学校各类危险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学生意外受伤的处理流程。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发生意外事故任课教师是很慌张的,因此在强调安全的同时,也要告知教师,发生问题不可怕,在查清事情真相的前提下,学校会坚持底线,依法处理。《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盡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因此教师在发现问题时要大胆处理,教师无过错,面对事实,学校会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学校体育运动安全最终是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运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享受过程的快乐,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适应未来的发展,体育运动安全更多的在于“防”,教师要充分准备做与前,以安全为准绳,使学生在校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单位: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总校))

猜你喜欢
器材体育学校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我的城市月赛优秀作品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