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教学模式研究

2021-12-14 06:42王永辉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7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职院校

摘要: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生源多元化模式的出现,改变了高职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其发展要求,故需要加强变革。本文根据学生所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从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分类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学生思想等方面引领进行改革,以便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分类培养模式;分层教学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one mill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emergence of a diversified model of student sources has changed the single teaching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cannot meet its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so it needs to be reformed. According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selected by the students, this article will develop the corresponding talent training plan, classify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 thinking to lead the refor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all aspects.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diversity of students; classified cultivation mode; hierarchical teaching

现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国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

2019年5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扩招100万学生。这一系列文件的落实,既满足学校、专业人数规模的突破,也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可以提高人才质量。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学生生源的质量和构成变化较大[2]。现在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来自于高中生毕业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考进高职院校;第二类学生来自于职业高中或中专,经过分类考试或中高职衔接考进高职院校;第三类学生来自于社会人士,主要有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类型。这三类学生其生源结构呈多元化特性,特别是对第三类学生,如果按照以前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培养,扩招生源基础与教学内容难易不太匹配;同时由于学分学制也存在与生源实际情况相矛盾的问题,对教师和学生考核评价单一等问题。因此,对高职扩招生实施具备不同的教学育人模式,既提升了院校在多元生源地扩招形势下改进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也可以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提供动力,为社会国家建设输送优秀人才[3-7]。

1、前言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相继出台了很多文件,加大对院校的支持,提出了多种招生模式,而对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来说,面对招生生源的不断紧缩,大多数采取降低门槛方式,通过多方面途径,采用多种招生方式并存的方法来保证在校学生的数量和质量[8-11]。

而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宏大的工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建设,在不同高职院校及相应专业实施过程中,即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也要进行理性思考和实践摸索,同时,其对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13]。培养模式改革要联系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革;同时,与高职院校的分类培养模式联系到一起,让高职院校为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而设计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要求,以及如何来实现这些要求的教学改革方法[15-16]。

2、存在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学业基础参差不齐, 一套教学培养模式应对所有学生,没有针对不同潜质、不同追求、不同需要的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其次是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化。每个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学习动机强弱和就业倾向差异,产生的学习需求也各不相同,没有針对多样性的人才培养,进行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的组织模式的变革,人才分类培养还停留在理论、理想的阶段。

组织设置有待完善,人才分类培养平台需要合理化构建专业学院实施的专业教育职业性不强,实践能力不够,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胜任岗位的需要。

最后是培养模式的同一性。虽然每个高职院校的所处城市的地理位置、办学宗旨、教学体系以及管理制度都互有差异,但存在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课程设置重叠,教学实践模式差异性不大,评价考核单一等问题。针对上面的问题,不难发现在扩招新形势背景下,生源多元化对高职院校来说,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实施和组织相关教学活动较困难,同质化的培养方式也难以适应现在的企事业、社会对学生的素质需求。

3、解决方法

3.1 研究合理的分类人才培养方案

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类后,研究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立培养目标,合理的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保证制定目标的实现。如对于教育类学生注重教学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关爱学生等方面的培养;对于管理类学生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而对于医学类类学生的教学注重动手操作能力,严谨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3.2 研究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分类教学方法

实施分类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培养方案,在熟悉该类型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分类特点及课程性质,就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做出合适的取舍,同时选择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制基于学生群体的不同特征,科学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考核机制,甄选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量身定做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持续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全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探索,坚持创新,力求实现教学最优化目标。

对于管理类及教育类学生的教学,对接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结合本专业教学特点,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等内容。对于医学实践操作类人才的教学,采用增强现实、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同时教师通过规范操作,言传身教,提升学生基于任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实验实训教学中要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具体操作。

此外,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各项需求,注重实效、实用性,突出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策略和方法,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收集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在疫情下课精心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教学工作更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所以,针对高职扩招生源和多元化教育教学需求,实施分层分类、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3.3 研究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分类考核、评价方法

运用现代化技术、资源和方法等进行评价和考核,定期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 采取多种形式,分类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重视实践考核,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系统性实训的内容,为学生成为高级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还可以引入诸如开卷考试、分小组项目训练、现场实操、同类课程分数转换等考核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

3.4 注重学生思想引导,培养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结合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沟通工具,全方位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将正确积极的观念传递给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单向灌输的缺陷。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的作用,挖掘课程中蕴涵的思政元素,突出价值引领,要有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逐步构建修德立身树人机制,实现长效全方位多方面育人。

3.5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的建设对学生、学校、企业在的新形势下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做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和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培养学生适合企业发展的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工作任务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企业、适应企业。人才订单式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分类培养采用的方式之一,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条件之一,可成为生源多元化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力支撑,实现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真正合作,最终实现共赢。

4、结论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分类教学模式,是现在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规律,同时有助于学生、学校、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也要体现在现在国家要求的课程思政、推进1+X证书制度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要求,针对高职扩招生源新形势下特点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形式,突出思想性、注重实践性、体现职业性,会进一步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平. 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梁赞,呂春丽.高职扩招生源实施“分类培养”教育模式的应对之策[J].科技视界,2020,9:11-13.

[3]吴海华,王海舟,戴国梅,徐飞.高职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9,4:159-161.

[4]王春模,周荣虎,张林龙.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4:103-105.

[5]赵菊梅.传统与变革:我国本科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分类体系[J].现代教育管理,2020,8:43-52.

[6]王忠孝,蒋文超.高等教育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归类与特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2:70-75.

[7]李成和,吴超.全面分类招生背景下民办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9(12):133-135.

[8]王晓雪.生源多元化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的困难与对策-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9]杜朝仙.分析生源多元化趋势下高职教育基础课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9):52-54

[10]周玲余.生源多元化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17(3):69-72.

[11]刘小凤.基于多元化生源的设计类软件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3(5):40-44.

[12]梁明亮,胡殿宇,苏东民.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9,11:64-68.

[13]韩政.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研究--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7.

[14] Lianying  Sun, Tao  Peng, Hong  Bao. Career-oriented  information  servic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J]. Computer Science and Education,2010(08).

[15]冯秋菊.中美俄工科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16]沈文明,史新民.多维视角下高职院校扩招社会类学生分类培养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0,19(5):24-29.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0kfkc362),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研项目(2020jyxm13)

作者简介:王永辉(1979-),男,安徽滁州,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高职院校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