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以及途径

2021-12-14 13:13樊琴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7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高中历史培养

樊琴

摘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由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智力、发育水平有所不同,不同成长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不同学习阶段,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有特定的方法。我国对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起步较晚,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又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之一。所以,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现状和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应当对批判性思维进行初步的启蒙。

关键词:高中历史;批判性思维;培养

1批判性思维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批判性思维融入高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是我们将批判性思维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前提性步骤。只有经过深入探究后发现具有渗透价值、渗透条件的思想观念,才能被成功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指导中。而根据对批判性思考和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研究,发现批判性思维引入高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助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能够让学生们在处理现实问题过程中始终保持理性的、批判的态度。这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站在全面的、独特的视角上审视问题,进而对现实问题提出更理性、更科学的处理办法。同时,批判性思维也具有开放性和反思性特点,能够支持学生在处理现实问题时进行深入的、创新性的思考,提出创新性的观点,是教师培养独立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高中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但其思维并未完全固化、定型,其思维形态尚处于形象思维到计算思维的转化阶段,思维可塑性极强。所以,在该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引导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以课堂批判性的提升,助力学生内在素养和生活能力的提升。

2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途径

2.1教师要转变观念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论点,中国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一直处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尤其在课堂上是绝对权威的存在。“高压式”的教育环境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强烈的探究意识,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要了解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开展的教学活动要符合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基本要求,鼓励学生思考课本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并且通过理性地分析问题查找问题的原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不仅要熟记历史知识点,也要通过学习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性。教师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讨论,要用批判的观点对待历史课本和自身教学,加强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批判性思维的魅力。

2.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现代教育观要求学生和教师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要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师生形成良性互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思想决定行动,教师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升课堂的开放程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对学生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应该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问题出发,用知识作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研究理论。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宽容以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中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敢于在课堂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

当然,教师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并不是盲目地反对和非理性的否定。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思维上的批判性特点主要表现在用自身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的事实去重新审视问题,去验证观点是否符合逻辑,观点是否言之有理。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精神,是努力健全学生的思维模式,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当然,教师绝不能让学生为了批判而批判。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相对成熟,但是不可否认还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所以,这就需要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进行适度引导。从一定层面上来说,批判的本质就是审视问题、综合分析和结论评估。

2.3改变历史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从教法入手。在历史教学中将大量史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史料进行甄别、选择、论证,进一步得出结论,这就蕴含着批判性思维的启蒙。有时教师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无法满足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这就导致中学历史课堂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很多知识点,学生看似没有任何问题或质疑,并且鲜有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甚至不想或者不敢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极低,造成了“现成的结论多,自己的结论却很少”的现状。学生没有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思考和分析,也就无法获得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历史教学是对历史事件的澄清和还原。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分析、辨别,进一步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才能对批判性思维进行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他们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对于历史知识点要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能针对教学重点或者关键节点提出问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历史材料中的证据并且加以论证,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结束语

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伟大的思维模式,更是一种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批判性思维的启蒙不仅为学生进入高校打好基础,也是公民需要培养的最基本的一项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瑛莹.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天津教育,2021(26):83-84.

[2]李林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研究[J].天津教育,2021(26):124-125+128.

[3]关希龙,魏田燕.新课改下时空观念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J].家长,2021(26):105-106.

[4]鐘显添.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37(09):38-41.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高中历史培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