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021-12-14 13:43张静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张静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校园内传统文化气息,在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教材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民族荣誉感,进而提升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发扬

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传承历史,从教育角度来说,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但是面对全球化趋势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事业带來的巨大冲击,语文教育界“回归传统”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基于上述背景,当前初中语文教育要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语文学科在人文性方面的优势,使语文教育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作出贡献。

一、借助经典诵读契机,突出传统文化魅力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且文学经典众多,传统文化要素广泛存在于教材中,经典诵读活动给学生认识和认同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机会,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经典诵读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对经典文学作品内涵的解读,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观念、核心思想。诵读作为学生熟悉文本和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路径,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会逐步深化,在诵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纠正学生的读音,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创作背景,获得诵读技巧和方法,提高诵读能力[1]。以《爱莲说》一课的阅读指导过程为例,围绕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教学目标,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任务之后,可以随机抽取学生参与经典诵读过程,必要时可以融入小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将经典诵读与文本鉴赏的环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解读周敦颐笔下莲花的特性,作者以“花”比人,本意是赞美心性高洁、洁身自好的君子,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君子人格的基本定义,通过深刻的赞美,让学生对君子人格产生向往之情,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目标也就达成了。

二、挖掘传统文化要素,丰富语文课程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编排科学,这是我们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中,丰富了语文课程内涵,将包含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以及文化教育等教学目标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对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意义重大。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丰富课程内涵,挖掘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要素,使语文课程指导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输,如课文中的民俗文化,就给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契机[2]。如《安塞腰鼓》一文中展示了以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课文描绘了生动、热闹的民俗活动表演场景,应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于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民俗文化产生了热爱之情。除了民俗文化之外,初中语文教材中还包括一些弘扬传统美的文本,都可以促进课程内涵的丰富发展。

三、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文化渗透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转变了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助力。初中语文课程指导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样非常突出,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内,开阔知识和文化视野,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枯燥感,获得更为优质的学习体验[3]。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课前要借助互联网资源和信息技术制作优质课件,综合应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的素材,强化学生的视听体验,同时引入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弥补教材的空缺,优化课程指导效果。如《钱塘湖春行》一文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文中描写到的景象,文本和视频素材相互呼应,让学生能够深入解读古诗语言,了解古汉语特点,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本文中的核心句,除了在场景处理方面特色突出外,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借助视频强化学生对此场景的观察和体悟,强化对古诗语言的分析,结合鉴赏阅读环节进一步延伸到哲理内涵理解,体会古人在语言雕琢上的特色、魅力以及古人的人生态度。

四、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单,有些学校内部也并没有组织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这也使得学生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时,缺乏浓厚的氛围。新课改的理念虽已提出,但是离真正的渗透还有一段距离。很多教师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采用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这也使得传统文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较少。比如学校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师不能够灵活地通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对课堂的氛围进行调动,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传播。在家庭中,父母也没有给孩子一个较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缺乏传统文化学习的浓厚氛围,必然会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特征,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学内容深入学习的一种体现。在将其渗透时,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因材施教、学生本位以及循序渐进的引导性原则,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维君.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1):39-40.

[2]赵元明.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J].新课程,2021(6):86.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