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大别山精神研究

2021-12-16 19:14苗田田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别山区大别山唯物史观

苗田田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大别山是英雄之山,从1921年到1949年的28年革命斗争中,无数大别山儿女前赴后继、艰苦斗争,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雄之山孕育了大别山精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新县、光山考察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大别山坚持28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史,肯定了大别山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从唯物史观视角论述大别山精神,探寻其所蕴含的哲学意蕴,进一步弘扬大别山精神。

1 大别山精神产生的前提依据

唯物史观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它为我们认识事物、分析历史现实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唯物史观指明,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历史必然性。大别山精神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鄂豫皖根据地人民28年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结晶,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大别山区的鲜明品质。

1.1 社会历史实践:大别山精神形成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不管是社会生活中的物质还是精神现象,究其本质都是实践的。社会历史实践是大别山精神形成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这个实践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鄂豫皖根据地人民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革命实践。以大别山区为根基,我党创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摇篮。战争年代,大别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顽强斗争,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从这里走出了红一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养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留下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正是基于这个革命斗争实践,才形成了大别山精神。

社会实践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使我们在研究历史上各种观念形态的文化现象时,能够在纷繁缭乱的文化现象中找出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性。”[2]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我党早期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是党的性质、宗旨落地生根的实践地。在党的领导下,1931年初红军攻克新县新集,使这里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成立了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以此为中心同敌人进行武装斗争。1948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这里吹响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号角,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斗争推向了高潮。在红旗不倒的28年艰苦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党领导大别山人民的革命实践,为大别山精神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作为一种主观认识,是对社会历史实践的主观反映。大别山精神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在岁月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历史和现实的需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需要精神的支撑。大别山精神就是对革命根据地军民顽强斗争的现实反映,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军民一条心,为了新中国坚守信念、勇往直前,筑起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钢铁般的长城。

因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历史实践是大别山精神形成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其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实现方式。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社会实践,也不断赋予大别山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大别山精神的力量也支撑和推动着当地的社会实践。

1.2 现实的人:人民群众是大别山精神形成的主体基础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科学地解决了谁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问题,推翻了唯心史观夸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的观点。在《神圣家族》这本著作中,马克思论述到:“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由人民群众从事社会物质和精神实践活动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首先,“现实的人”(人民群众)是先于意识存在的,意识依赖于“现实的人”,它不能离开人而产生。因此,大别山精神也是以“现实的人”(人民群众)为主体基础。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区的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是一种主体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斗争实践,就是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就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群众史观的正确运用。在这个活动中,人们意识到自己就是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主体需求,相应地就产生了客体——大别山精神。

其次,只有靠人民群众的实践,大别山精神才能发挥其作用。人民群众作为“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的创造者。大别山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实践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需要靠“现实的人”(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完成。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4]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方式、需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实现主体精神的本质力量,将在实践中形成的大别山精神化作力量运用到现实中,去指导和激励革命斗争实践以及后来的社会实践。

1.3 优秀传统文化:大别山精神形成的文化底蕴

大别山位于楚文化的发祥地,以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楚文化为依托,同时,以大别山区为标志的地域文化、以敢叫日月换新天为象征的红色文化都对大别山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支撑。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大别山人民塑造出了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兼收并蓄、奋勇争先的文化秉性。大别山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深受三省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特有的文化品格。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顽强斗争28年,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诞生了一大批英雄志士和革命烈士,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开国将领,书写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史的辉煌篇章,创造了大别山区的辉煌历史。

2 大别山精神内涵的唯物史观解读

大别山精神内涵源于实践,又发展于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长期进行武装斗争,决定了大别山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铸就了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唯物史观是我们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用唯物史观来解读大别山精神内涵,可以更好地剖析其哲学意蕴。

2.1 大别山精神内涵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唯物史观阐述了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原理,大别山精神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受物质条件所决定,同时,大别山精神又在这个辩证统一原理中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价值,能够影响现实物质生活。在社会革命实践中,大别山精神经历了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其现实基础来源于大别山革命斗争实践。

大别山精神内涵中的坚守信念、胸怀全局正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诠释。在那个黑暗残酷的年代,大别山精神诠释了巨大的理想信念作用。大别山军民靠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克服了恶劣的环境,让红旗在大别山区28年不倒。从土地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无论是革命的高潮时期还是遭受挫折的低谷时期,大别山军民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忠于党和人民。面对敌人的封锁和多次围剿,大别山军民坚持一颗红心向着党,顽强斗争不动摇,用鲜血和生命捍卫鄂豫皖苏区红色政权。

大别山精神内涵中的团结一心、勇当前锋被不断践行,从而将精神的力量化作物质性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理论的践行者,在实践中形成的大别山精神成为大别山军民的自觉追求。道路来源于实践的探索,在复杂的环境中,大别山军民以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革命斗争精神指导革命实践,开辟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别山精神被不断赋予时代内涵,推动其时代化、大众化,更加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人心所向。

2.2 大别山精神内涵彰显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解读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艰苦斗争,靠的就是抓住了历史创造者的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从1927年党领导湖北黄安、麻城人民武装起义,建立政权,到鄂东北革命根据地、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皖西革命根据地等的建立,再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大别山始终是我党重要的建党基地。战争年代,为了人民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大别山人民群众作出了巨大牺牲,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坚守信念、胸怀全局体现了大别山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精神。徐向前元帅在回顾大别山革命斗争史时说过,经过党长期培养和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具有无限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表现出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5]在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围剿;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敌后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配合刘邓大军开启战略反攻的序幕。大别山人民群众靠着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坚持斗争,顽强拼搏,愈挫愈勇,一次次从困境中奋起,让党旗、军旗高高飘扬。

团结一心、勇当前锋、不怕牺牲体现了大别山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精神。革命战争年代,为了配合全局革命斗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积极参军,200多万人投身革命,先后经历了四次主力部队转出,为全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28年革命斗争中,大别山人民不怕牺牲,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无私奉献,埋忠骨,铸忠魂。档案记载大别山人民为了革命牺牲了近百万人,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十三万余人。革命理想高于天,大别山人民用生命诠释了胸怀全局、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使命担当。

3 唯物史观视域下培育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思路探索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培育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正确认识和理解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和作用,重视大别山精神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历史由人民群众所书写,弘扬大别山精神,就是为了不忘过去,传承好红色革命文化,促进精神变物质,使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3.1 加强弘扬大别山精神的实践基础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宗旨和群众路线在大别山区落地生根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精神凝结,源于过去的历史,也立足于当下。培养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必须抓住大别山精神的实质,加强大别山精神的实践基础。

首先,将大别山精神融入党建实践。紧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通过集中教育活动,传递大别山精神中的初心意识和使命担当意识。不忘初心,这个初心就是不忘大别山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28年初心不改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凝练出来的。当前,全党全社会正在积极开展学“四史”教育,我们要积极开展好鄂豫皖革命斗争史教育,讲述好大别山精神的生成逻辑和本质内涵。通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坚定初心使命,梳理好大别山精神的历史脉络,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找准时代定位,在党建实践中培育和弘扬好大别山精神。

其次,依托物质载体,将载体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培育对大别山精神的情感认同。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品等都是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它们是历史的缩影。当前大别山区建有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许世友将军故里、大别山精神研究院等载体,我们要通过这些载体,探寻革命记忆和精神来源。大别山精神研究院要深入开展对大别山精神的内涵研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同时要开展协同教学,加强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的合作,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博物馆和纪念碑代表着对历史的缅怀和崇敬,要利用好博物馆的生动形象教育和纪念碑的庄严感,吸引更多人来参观和学习,凝聚精神共识;定期开展纪念活动,在活动中思考、探寻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要打造更多有吸引力和有价值的大别山精神纪念品,将大别山精神的基本内涵赋予在纪念品中,通过记忆符号传递和延续大别山精神。

最后,加强舆论宣传,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传播平台。在自媒体时代,我们必须紧跟潮流,结合时代特点和媒体传播特征,广泛传播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优秀组成部分,不仅属于大别山人民,更属于全国人民。宣传大别山精神,要立足于大别山区,面向鄂豫皖三省,面向全国,更要面向世界。要树立自信,积极走出大别山区,传递大别山声音,讲好大别山故事。当前是新媒体平台火热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拍摄更多宣传大别山精神的短视频,推送优质的文章,推动大别山精神时代化、大众化,使其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3.2 发挥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主体作用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人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主体精神,所以培育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必须依靠“现实的人”(人民群众)。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大别山精神的源泉和发展动力。我们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汇聚磅礴力量,凝聚精神共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顺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大别山区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传承和发展出来的,其中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诠释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价值准则。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就是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在新时代要将其内涵融入到振兴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实践中去,扎实办好大别山地区的民生实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老区群众,不断增强老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总之,弘扬大别山精神,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永葆为民情怀,用大别山精神系牢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历史经验表明,唯有同人民群众一道,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人民群众作为大别山精神的主体获得应有的利益,才能书写大别山精神传承的崭新篇章。

3.3 弘扬大别山精神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最大障碍,这种主义虚无了历史的存在,虚无了革命前辈的流血牺牲,虚无了大别山区28年的艰苦斗争,虚无了大别山精神来源的社会历史实践。“历史虚无主义者编造‘历史终结论’,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虚无主义,否定一切历史观,要么把历史终结在现在,要么把它终结在未来。”[6]弘扬大别山精神,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肯定大别山区28年的革命斗争实践,抵制错误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弘扬大别山精神,要坚持党的领导,遵从革命斗争史。大别山革命斗争史是无数革命先烈、先辈用青春、热血和生命筑就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别山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反对“虚无革命”的观点,挖掘史料,讲好大别山故事,讲好大别山革命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孕育出的大别山精神,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这种精神不容被玷污,这段大别山革命斗争史不容被虚无和抹杀,它是我们正本清源、凝心聚力的精神引领。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崇尚英雄,崇尚英雄事迹。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7]历史虚无主义者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污蔑、丑化英雄,虚化历史人物。英雄人物是大别山精神的标识,是大别山精神的生动展示。有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刘胡兰之称的肖国清,牺牲时年仅十六岁,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用生命捍卫了信仰。湖北红安四区农协主席秦绍勤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宁愿自己死,也不连累别人。革命英雄杨超就义前,面对敌人的枪口,高呼:“漫天风雪漫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大别山的江姐晏春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随后跳下悬崖,英勇就义。28年的大别山革命斗争实践中,像这样为了革命牺牲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他们用生命表达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筑牢了理想信念之基,是革命年代最可爱、最值得敬佩的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这些革命英雄人物永远是最闪亮的精神坐标,我们要崇尚英雄人物,捍卫英雄人物,学习英雄事迹,将革命精神的火种越烧越旺,将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3.4 构建培育大别山精神的话语体系

大别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精神力量,又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大别山28年的革命斗争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宣言书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党的思想落地生根的播种机。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中国革命斗争史中探寻源头活水。构建中国革命精神话语体系,大别山精神无疑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重要革命精神资源之一。大别山精神所体现的坚守信念、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仰,胸怀全局、牺牲自我、成就大我的无私奉献,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坚毅品质,勇当前锋、舍生取义的积极进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精神品格,是中国革命宝贵的精神财富。

构建培育大别山精神的话语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学习大别山革命史。当前全党全社会都在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大别山革命史作为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在大别山区的发展历程,探寻大别山革命史发展规律,为构建培育大别山精神的话语体系奠定理论基础。要在大别山革命斗争史记述上构建话语权,加强对大别山精神的理论研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出版形式多样、体裁丰富、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通俗读物,积极引领大别山革命史、大别山精神研究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

构建培育大别山精神的话语体系,要将大别山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弘扬大别山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激发其活力,让其在新时代绽放绚丽色彩。创造性转化大别山精神,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从革命斗争史中去找寻初心使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别山精神作为红色文化,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历史底蕴,从现代文化中汲取智慧,从社会实践中谋求创新,做到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构中国革命精神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自信。

大别山精神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在时代中发展,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它在大别山区28年艰苦斗争中孕育出来,其生成、发展都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唯物史观视角解读大别山精神,能够从哲学高度把握和理解其精神内涵,使大家认知、认同、践行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契合当下的“四史”学习教育。我们要把大别山精神真正运用到实践中,让其绽放光芒,为振兴大别山革命老区以及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大别山区大别山唯物史观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又见大别山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基于微观视角下旅游发展对农户家庭福祉的影响研究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安徽大别山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