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护理安全管理评估系统对腹部高难度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12-16 08:10李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4期
关键词:腹部外科满意度

李莉

(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山东 东平 271500)

伴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住院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显著提升,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1-2]。其中腹部外科是医院接诊较大的科室之一,也是医院管理的高危科室,科室中每年都会有较多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另外结合腹部外科手术比较有其特殊的地方,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极其关键[3-4]。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医院现行的腹部外科多数大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评价标准[5-6],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医院腹部外科的安全管理评估需要得不到满足,为了提高腹部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更专业、更科学的评价体系[7-8]。因此,医院从2019年9月起将新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建立并实施,旨在探索创新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于腹部外科的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从2019年10月起将新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建立并实施,实施前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实施后为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进行实施前后按随机原则各抽取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患者其中有男性82例,有女性68例;年龄为25~79岁;有55例患者与腹部外伤(肝脾破裂)手术有关,有40例患者与腹部肿瘤(肝癌、胃癌)手术有关,有26例患者与腹部炎症(重症胰腺炎等)手术有关,有 29例其他疾病手术患者;小学教育程度有14例,初中到高中的教育程度有73例,大专及其以上有63例。实施后患者中有男性80例,有女性70例;年龄26~81岁;有53例患者与腹部外伤(肝脾破裂)手术有关,有42例患者与腹部肿瘤(肝癌、胃癌)手术有关,有31例患者与腹部炎症(重症胰腺炎等)手术有关,有24例其他疾病手术患者;小学教育程度有12例,初中到高中的教育程度有77例,大专及其以上有61例。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实施前的患者采取的是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及术中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等常规的腹部外科护理管理,对患者的机体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对手术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性地分析,且对手术完成的效果和手术过程是否存在差错进行评价,在术后需要严格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为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可由科室的主任以及专家一起对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进行评价[9]。实施之后,建立并实施创新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具体包括:

1.2.1 构建该理论 可以参考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对比分析国内外的腹部外科手术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现状,根据其理论的数据,把整个手术流程化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术前、术中及术后,并且分为不同级别的指标[10]。

1.2.2 定性研究 在腹部外科手术的日常护理管理期间,开展护患之间的互动式质性研究,采取随机原则进行抽样,能够确保研究结果有表示为性、科学性以及研究性。患者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在实施护理管理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患者的需要,对手术安全性影响较大的有关指标应该挖掘出来。由于护士是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带头人,因此在护理管理的整个流程中,应该及时进行总结并且持续改进,以自己的专业水平来探讨操作手术安全管理的关键指标[11]。最终将护患双方的归纳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制定出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安全管理一系列高水平指标,完成系统建设的大纲[12-13]。

1.2.3 专家咨询法 应用的是德尔菲的专家咨询法,采取五分制作为《纲要》的评估标准,分为不重要(1分)、不太重要(2分)、一般重要(3分)、更重要(4分)和非常重要(5分)5个级别。根据参考专家的主要意见,不断地进行重构病情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纲要。最后,在没有倾向的基础之上,将几位专家的建议进行整理出来,并根据最终的5分评分结果确定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编织出护理安全管理评价表[14]。

1.3 观察指标 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具体有专项风险监测、服务效率、护患关系以及科室协助等各项总分为100分[15]。评分越高,表示为护理管理质量有效性越佳。量表的总分为100分,包括3个方面,分别为满意(85分以上)、基本满意(45~85分)以及不满意(45分以下)3个级别[16]。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数据,以(±s)表示风险监测评分、服务效率评分、护患关系评分、科室协助评分等计量资料,采取t进行检验;以(%)来表示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 实施前的总满意度为83.33%,实施后的总满意度为94%,实施后的患者对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比实施前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n(%)]

2.2 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 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显著比实施前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s)

表2 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s)

3 讨论

本研究中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重点是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评价,目的是能够构建一个适用性较强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医院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评价[17-20]。由于我国医院的腹部外科大部分是采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评估标准,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医院腹部外科的安全管理评估需要得不到满足[21-24]。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创新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并且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25-27]。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的患者对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满意度(94.00%)显著比实施前(83.33%)更高(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显著比实施前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在实施创新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价后,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对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分数也明显提升,表明创新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应用,证实了的确能够促使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28-30]。本研究在结合护理人员的特点以及患者的需要,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且规范的创新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既突出了腹部外科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以及协作性,又整合了护理安全管理的量化特征[31-33]。能够满足医院运营管理的需要。评价的结果既可靠又科学,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确保腹部外科患者的安全性,对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的掌握度和专业水平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也促使医院护理管理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34-35]。

综上所述,创新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估系统对腹部高难度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对手术患者的监护水平显著提高,减少危险事件的产生概率,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腹部外科满意度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