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1-12-16 08:10张柢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4期
关键词:重症肺炎指标

张柢松

(丹东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辽宁 丹东 118000)

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出现炎症,为呼吸系统的多发常见病。肺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年幼及年长者、以及患有免疫力缺乏症或免疫系统较差者为主,若病况严重可以致命。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肺炎病死率占呼吸系统急性感染病死率的75%[1]。肺炎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因肺部有炎症称为肺炎,其病因可以使生物性、物理学、化学性等。肺炎的严重性取决于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和全身炎性反应程度,如肺炎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或急性呼吸衰竭需要通气支持,或者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循环衰竭表现和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可认定为重症肺炎[2]。临床工作中发现,老年人重症肺炎患病率较高,与老年人体质差有关,患者常有呼吸困难、肺不张等表现,具有较高的致死率[3-4]。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性,除积极治疗外,需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病情改善[5]。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例,分析整体护理干预辅助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选自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总计104例。纳入标准:①上报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②>60岁老年患者,患者治疗耐受,生命体征平稳。③患者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9]:①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②感染患者。③免 疫功能缺陷患者。④中途转院、濒临死亡患者。进行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1.00±4.50)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05±4.56)岁。对照组与观察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性别、年龄具有比较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宣教、检查、用药、饮食、遵医嘱吸痰以及导尿等常规护理。高热时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量,可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应用药物降温,静脉补充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与盐,监测、记录体温变化。胸痛明显者,协助取患侧卧位,指导患者深呼吸和咳嗽时用手按压患侧卧位,采用局部按摩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以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鼓励患者深呼吸,协助翻身及进行胸部叩击,指导有效咳嗽,促进排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鼓励患者多饮水,亦可给予雾化吸入。

观察组配合整体护理干预。①健康宣教。责任护士掌握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疾病史、过敏史等情况,针对患者的病情、理解能力进行宣教,采取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帮助患者完善疾病认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②心理干预。注重老年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予以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安慰,介绍疾病康复、心理状况的关联性,稳定患者心理并建立患者治疗与康复信心。③体位及呼吸道护理。保持患者衣物、床单被褥干净,增加病房巡视次数,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叩背护理,症状严重者遵医嘱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④氧疗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低流量吸氧,结合患者情况选择面罩/鼻导管,控制氧流量速度。⑤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漱口方法,要求患者定时漱口并强调优势,指导患者有效咳嗽,选择合适的漱口液。⑥营养干预。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制订膳食计划,充分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忌食高盐、高脂、刺激性食物,叮嘱患者禁烟酒。⑦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再次强调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叮嘱患者尽可能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出院后坚持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另外,和家属沟通强调家庭支持、家人陪伴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院内感染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情况。

1.4 评分标准[3]参考SF-36生活量表,取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等5项指标,指标分值100分。

1.5 统计学方法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观察指标基于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计算,其中,护理效果(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院内感染发生率)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的形式描述,采用(χ2)值以及(t)值进行检验。观察指标若P<0.05,证明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发热消失用时、咳嗽消失用时、咳痰消失用时、肺啰音消失用时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2.3 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VC、MVV、FEV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VC、MVV、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2.4 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物质生活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分,±s)

3 讨论

肺炎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在伴有心肺基础或附加危险因素基础上感染肺炎,或特殊病原微生物感染如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军团菌等,会增加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如年龄>65岁,存在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慢性心或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病、1年内有住院史、疑有误吸、意识异常、脾切除术后,长期嗜酒或营养不良等[10]。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急性呼吸衰竭即重症肺炎。主要会有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有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视盘水肿、昏迷、惊厥,进而出现脑疝,患者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重症肺炎往往还能导致循环系统受累,表现为脉搏微弱、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发绀加重、肺部啰音增多等。出现休克和周围循环衰竭时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灰暗湿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11-14]。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导致老年相关性疾病人群随之扩大。流行数据调查指出,老年重症肺炎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也是老年人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对比青中年人群,老年人身体组织功能不断退化,呼吸系统防御能力下降,所以导致各类基础疾病多发表现。重症肺炎情况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健康状况。临床治疗主要为抗感染治疗,这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抗菌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抗病原体治疗。前者主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覆盖可能病原体的抗生素;后者则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生素[15]。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有吸入史、住普通病房还是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长短和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生素和给药途径。重症肺炎应重视病原学诊断,及早采集呼吸道标本,采用血培养、血清学检测等多种方法查找病原体。同时重症肺炎的治疗首先应选择广谱强力抗菌药物,并应足量、联合用药。①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大环内酯类联合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联合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青霉素过敏者用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②医院获得性肺炎可用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联合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任何一种,必要时可联合万古霉素。大多数患者需要7~10 d或更长疗程。氧疗必要时转入医院行机械通气[16]。化痰加强痰液引流。必要时可吸入氨溴索、浓盐水化痰。支持治疗增强免疫,以及支持治疗。治疗与护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促进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预后,需强化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17]。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责任护士在结合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个体情况、护理需求、疾病状况等方面的基础上,为患者制订健康护理计划,在为患者提供有目的、整体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身心康复[18-22]。吴丹等[23]研究指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提供患者安全性,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本文研究结果: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辅助整体护理干预满足了患者身心康复护理需求,促进了临床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重症肺炎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