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2021-12-16 08:10顾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4期
关键词:根治术直肠癌常规

顾涛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主要是由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相关遗传因素导致[1],患者在早期发病时并无明显症状,仅有少数患者表现出消化不良以及大便潜血的现象,但是如果不给予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造成损伤,甚至出现肿瘤转移的现象,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治疗中,针对结直肠癌患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为主,但是多数患者由于围手术期未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而使其伤口发生感染,产生多种并发症状[3]。基于此,本文对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期间综合护理服务的干预效果展开对照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80例我院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常规组男女比例28∶12,年龄30~76岁,平均(52.10±1.50)岁;接受教育年限3~16年,平均(8.20±1.50)年;其中22例患者为直肠癌,12例患者为左半结肠癌,5例患者为右半结肠癌,1例患者为肿瘤浸润或扩散。试验组,男女比例23∶17,年龄30~78岁,平均(49.30±2.20)岁;接受教育年限为3~16年,平均(8.50±1.50)年;其中,22例患者为直肠癌,13例患者为左半结肠癌,4例患者为右半结肠癌,1例患者为肿瘤浸润或扩散。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②合并沟通障碍。③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④临床资料不全。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纳入指标:①我院确诊结直肠癌并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治疗的患者。②签署相关知情文件。③院内伦理文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对患者实施普通护理服务,其中主要包括用药指导以及常规问题解答和环境护理等内容。

1.2.2 试验组 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主要内容如下。①健康宣教:在患者办理住院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知识接受能力、年龄和个人情况对其进行结直肠癌相关疾病常识的健康教育,将结直肠癌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并发症症状告知患者,使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并为其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治疗依从性,树立其治愈信心。②手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医师以及手术的相关流程和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认可度;患者术前3 d内需要持续口服红霉素药物,并且在术前1 d进行常规的灌肠,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身体素质决定是否给予葡萄糖药物进行营养补充。③手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前需提前将室内温度调整至适当范围,并对患者信息进行再次核实。同时给予其语言鼓励,并告知护理人员将全程陪伴,同时会做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减轻患者不良情绪。进入手术室后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并摆正其手术体位,术中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根据手术进展及时调整补液输注剂量与速度,以及进行必要保暖干预。术中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对医师指令做出反应,并展开相应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及疗效。④手术后护理:术后将推回病房,并去枕平卧并将头部偏向一侧,同时注重良肢位的摆放,以及做好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减少人员探视,并做好伤口护理与消毒工作,同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与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支持以减低术后呼吸道感染、坠积性肺炎、伤口感染事件的发生。间隔2 h进行一次体位变换,即使休息时也要遵循,以避免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腹部进行轻柔按摩或热敷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进行短期禁食,以肠内或肠外方式进行营养支持,确保营养摄取;后可帮助患者进行恰当的功能锻炼,促进其早日下床活动,尽早恢复健康。⑤胃肠减压护理:患者术后需要留置管进行持续减压,从而降低患者的胃积液情况,同时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引流管液体颜色。正常情况下,引流液的颜色在患者术后24 h以内为暗红色,之后逐渐清亮。⑥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展开良好沟通,与家属明确患者饮食喜好、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满足其身心需求的护理服务;同时还要将家属配合护理的重要性进行宣教,以使患者家属增加护理能力,并协助护理人员完成相应的临床护理服务,从而提升可是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要明确其内心感受、心理顾虑,并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充分对患者的消极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帮助其树立术后治愈信心。

1.3 指标观察 针对两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时间较短的一组患者证明其护理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症状主要有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切口感染等现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比较 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常规组较试验组更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比较[n(%)]

2.2 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尿管留置、胃管留置、下床活动及肛门排气时间常规组均长于试验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d,±s)

表2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d,±s)

3 讨论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外科疾病,其属于大肠癌中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该疾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且男性患者较多[4]。相关医学研究资料显示[5],结直肠癌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结肠息肉恶变、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有关,但是由于其早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所以多数患者容易对其进行忽视,一旦临床确诊,就必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6]。随着近年来手术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理念也逐渐应用到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7]。其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且减少了腹腔在空气中的显露时间,进而显著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有效缓解了术后疼痛程度,深受广大患者及医师亲睐[8]。但是由于结直肠癌治疗难度较大,且用时较长,需将患者癌灶进行切除,才可以有效改善疾病预后质量。尽管腹腔镜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手术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但其治疗也具有一定创伤性,并且受到患者个体因素差异的影响,导致术后康复速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有不同。因此,为了改善患者术后预后就需要在展开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确保手术顺利展开与进行,并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9]。

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方式是一种建立在常规护理模式上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兼具常规护理的优点,但是又优于常规护理,可通过结合多学科护理干预经验给予患者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临床需求,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1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在针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采用健康宣教、手术前、中、后护理以及胃肠减压护理和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喜好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总体改善了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情绪和对疾病的重视性,整体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时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手术指标,更加有助于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还获得了较高的好评率。

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根治术直肠癌常规
常规之外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别受限于常规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