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2021-12-16 08:10郭金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4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

郭金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大连 116600)

呼吸衰竭为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常见病,患者症状以呼吸困难、咳痰、咳嗽、喘息等为主,需接受机械通气,以预防各器官缺氧坏死[1]。ICU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高[2]。如未给予预防,容易延长住ICU时间,严重甚至容易导致患者死亡[3]。有研究指出,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4]。本文于本院ICU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观察了综合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每组44例,观察组男28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20±20.30)岁。对照组男 2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80±21.30)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确诊呼吸衰竭。均于ICU中治疗。接受机械通气。参与研究前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无意识障碍。无精神异常。自愿参与。分组方式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ICU呼吸衰竭患者负面情绪严重,易出现绝望、抑郁的心理,治疗依从性差。护士应主动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同情与理解,当发现患者情绪出现异常时,应及时给予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改善心态。②呼吸道护理:呼吸道痰液量过大,容易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痰鸣音等情况,为患者吸痰。吸痰前,应给予纯氧吸氧。吸痰时应轻柔操作,预防呼吸道损伤,吸痰时间不得过长,以免导致机体各器官供氧不足。③口腔护理:口腔分泌物量过大,同样容易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士应每日为患者清洁口腔,早晚为其刷牙,并采用1%碳酸氢钠+2%氯已定溶液清洁牙龈、牙齿,2 min/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④鼻饲护理:呼吸衰竭携带呼吸机者,难以自主进食。给予鼻饲可有效补充营养,但易诱发误吸,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护士应于鼻饲期间,严格控制灌注量(30 mL左右),并将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6 ℃左右。鼻饲时,应保证鼻饲管畅通、清洁,患者应取半坐卧位或坐位,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⑤健康教育: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原因、危害,以及自我预防方法,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以及监测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⑥无菌操作:护士应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应于进行护理操作前洗手,并保证医疗器械均已严格消毒,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30%(1/44)、对照组为27.30%(12/4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2.2 血气指标对比 观察组PaO2(87.40±3.60)%、PaCO2(42.20±2.50)%、RR(14.10±2.00)次/min、HR(76.90±2.80)次/min,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s)

注:与组内护理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对比,bP<0.05。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入ICU、住ICU、出ICU满意度分别为(97.80±2.00)分、(94.80±4.50)分、(92.00±1.00)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ICU、住ICU、出ICU时护理满意度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入ICU、住ICU、出ICU时护理满意度对比(分,±s)

3 讨论

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与痰液堵塞呼吸道、口腔分泌物误吸、食物误吸、自我护理能力低、护士未严格落实无菌操作等因素有关[5]。针对患者所实施的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给药、氧流量的调节等。实施上述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病情,提高机械通气的有效性,但无法实现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6]。一旦发生并发症,患者的病程必然延长,治疗负担也有所增加,患者满意度往往较低[7]。本文研究发现,实施常规护理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7.30%(12/44),提示患者发生该并发症的风险高。通过对患者血气指标的观察发现,本组患者PaO2(65.80±4.50)%、PaCO2(65.10±4.10)%、RR(18.90±1.50)次/min、HR(86.90±3.00)次/min,与护理前相比有所改善。本组患者入ICU、住ICU、出ICU满意度分别(80.40±3.60)分、(76.50±3.90)分、(74.30±2.30)分,提示患者满意度低。

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促进ICU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好转,提升其满意度,本院针对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模式,具有如下优势:综合护理的内容相对丰富,能够完善的考虑到呼吸衰竭患者的特点,明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并给予预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8]。综合护理措施更加符合患者的特点,可使ICU呼吸衰竭患者得到妥善的照护,提升其满意度[9]。本院所实施的综合护理,内容包括心理、呼吸道、口腔、鼻饲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无菌操作等。上述护理措施中,对患者的心态进行调整,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从而提升其依从性,避免患者出现私自拔除气管导管等行为,以免导致病情加重[10]。实施呼吸道护理的优势,能够减少痰液量,避免呼吸道被堵塞,在保证患者通气畅通的情况下,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施口腔护理的优势,能够保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溃疡[11]。此外,该措施同样可避免患者将口腔分泌物误吸至肺部,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针对患者实施鼻饲护理,严格控制鼻饲量及营养液温度,可在补充营养、提升机体免疫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增强其并发症自我预防能力。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同样有助于实现对并发症的预防。本文研究发现,实施综合护理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30%(1/44),与常规护理相比,发生该并发症的患者更少。本组患者PaO2(87.40±3.60)%、PaCO2(42.20±2.50)%、RR(14.10±2.00)次/min、HR(76.90±2.80)次/min,与常规护理相比,血气指标更佳。本组患者入ICU、住ICU、出ICU满意度分别(97.80±2.00)分、(94.80±4.50)分、(92.00±1.00)分,与常规护理相比,优势显著(P<0.05)。沈燕[12]在研究中,采取了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对ICU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自21%降低到了5%,满意度自(68.95±4.15)分提升到了(95.51±3.40)分,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降低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改善血气指标,促进病情好转。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