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课程概述

2021-12-16 14:29彭怡然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逻辑历史

摘要:学校德育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古往今来,学校德育课程既有辉煌的历史,也有曲折的经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课程,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需要我们全体同仁共同努力,在创新中求发展。

关键词:德育课程演进  历史  逻辑

1晚清学堂中的德育课程设置与实践

晚清学堂的开办,起源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以张之洞为首的后期洋务派针对剧烈变动的晚清思想状况,开始对30多年的洋务运动进行自觉反思,提出了系统化的“中体西用”思想,并借助清末学制改革之机,致力于学堂德育的制度化建构。在1904年1月正式颁行的“癸卯学制”之中,张之洞、容庆、张百熙等晚清学堂学制的设计者并不讳言,称:“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论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抑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为了贯彻这一“立学宗旨”,《奏定初等小學章程》《奏定中等学堂章程》均专设了“读经讲经”“修身”课程,并规定了具体的授课时数。这充分显示清末中小学堂德育在坚持忠孝伦理本位的问题上与传统德育并无本质区别。事实上,清末中小学堂的德育实践也确实贯彻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以广州府的中学堂为例,有人回忆该学堂是“本着所谓‘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为宗旨的。所以广州府中学堂在所定课程中,重点是放在读经和讲经方面。所教的经学有《周礼》和《左传》,这是主要课程中之一种,目的是灌输学生们忠君思想,以巩固清朝的统治,其他实用科学,还是放在次要地位的。事实上,清末学堂德育除了受到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直接影响外,还或多或少地受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中西交汇”德育观的间接影响,此时学堂德育乃是德智体三育中之一育,与传统儒家教育过分地注重德育本位还是有明显差别的。

2辛亥革命后的“道德革命”与学校德育课程

2.1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基础的德育体系

1905年组织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总理,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政纲,创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理论体系—三民主义。1905年11月,孙中山在写《民报》发刊词时,首次把同盟会的16字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三民主义。第一,民族主义的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包括“反清排满”与“五族共和”两层意思。第二,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完成政治革命,因而成为三民主义的核心。第三,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具体办法是“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因社会改良进步所增值地价,则归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以防止贫富分化与对立。

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基础的德育思想,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以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道德建设。他推崇唐代韩愈讲的“博爱之谓人”,抨击以尊孔为核心的封建礼教,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是基于现代民主精神的“公爱而非私爱”,是在否定尊卑贵贱和宗法等级关系基础上“普及于人人”的“社会主义之博爱”。第二,提倡“知难行易”的知行观。孙中山在阐释“心理建设”时,不但提倡“知难行易”的知行观,也提出了“先行后知”“知以进行”的认识论次序。他从“先行后知”的观点出发,强调道德认知的次序也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即既要进行内省感悟;也要付诸道德和学习行为实践,做到“知行合一”。第三,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孙中山一再强调,为了培养三民主义信徒,必须普及教育,包括普及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女子和儿童教育。他提出,教育不能与实践相离,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孙中山对于学校的道德教育特别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求受教育者根据“中国国情”,树立远大理想。对于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孙中山指出:不但少年应受教育,培养和塑造思想品德,而且“必须要全国人民都有体育、智育、德育的人格才好”。他主张以德育为中坚的体、智、美诸育并重,全面发展,确立“注重体育、智育、德育三项,改良人类来救国”的教育宗旨,培养“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服务”的人才。可见,孙中山树立道德规范的目的,在于培育公民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公德,为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服务。

2.2民国初年的学校德育课程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为延亘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画上句号。1912年1月1日,资产阶级革命家梦寐以求的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纪元。这一剧烈的社会转型,也为民国初期学校德育的革新带来了机遇。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教育办法》,要求“小学读经,一律废止”;强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的废止不只是一般的政策导向,而是对清末“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根本否定,昭示共和国教育的反封建立场。1912年9月2日教育部公布“民国教育宗旨”,该宗旨称:“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虽然该宗旨中少了“公民”二字,但现代道德教育精神的核心地位还是得到了彰显。同时,前清“修身”科目虽然保留,但其内涵显然扩充了一些反映资产阶级新道德的理念,如国家意识、法制观念等,均着意渗透在其中。不幸的是,民国初期学校德育的短暂革新很快被袁世凯帝制复辟所扼杀,代之而起的是愈演愈烈的复古狂潮。1915年1月,袁世凯公然指示把“法孔孟”写入国家“教育宗旨”。1915年2月的《特定教育纲要》规定:“中小学校均加读经一科,按照经书及学校程度分别讲读,由教育部编入课程,并妥拟讲读之法,通咨京外转饬施行。”至此,民初废除的小学读经被完全恢复,封建纲常名教大有死灰复燃之势。然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陡然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对封建专制主义与儒家伦理传统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和清算,为建构与探索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德育体系奠定了基础。1916年,随着袁世凯帝制的复辟的破产,读经科被再度废除。总之,晚清学堂和民初学校在德育方面的探索和改革,以及清末民初先驱者所力求“统新旧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的可贵探索,对当代中国德育改革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3新学制确立后的德育课程转轨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教育思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局影响下,德、日的军国民教育逐渐被摈弃,而美国的民主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开始兴起,“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精神”成为新时代的标语。在此背景下,时论对民初以来的学制和课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它“不管社会的需要,不管地方的情形,也不管学生的个性”,必须加以改革。在德育方面主张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以德谟克拉西的原则,造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人类忠勇服务的明达公民”,要“尊重人格”,使受教育者在道德上“自由体会、自由发展”。到1922 年新学制确立时,德育课程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首先,出现了专门指导中小学课程(含德育课程)编制、实施的课程标准;其次,废除了专门的道德教育学科课程——修身科,在小学低年级增设社会科(包括公民、历史、地理、卫生),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设公民科;高中阶段设《人生哲学》《社会问题》,将道德教育完全渗入公民、国语、历史、地理诸科之中;再次,廣泛实施学生自治,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来达到训育的目的,特别是强调各种课外活动、社会服务、运动竞技、择业指导等作用。此外,在中学通过健全各种管理条例、规则来实施道德教育,也是这一时期德育课程发生变革的一个方面。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德育课程

为了实现革命根据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任务,培养具有革命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新一代,共产党和民主政府十分重视在学校开设政治课,同时强调其他各科和学校的各项活动都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根据苏区的情况和教育的目的、任务,在《小学课程教则大纲》中规定:初级列宁小学设国语、算术、游艺三科;高级列宁小学设国语、社会常识、科学常识、算术、游艺五科。初级小学的国语课包含政治,授予最浅易的革命常识、乡土地理、革命历史等;高级小学的国语也包含政治。

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和民主政府根据抗日战争的形势和教育的目的、任务,规定了抗日根据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设置。例如,陕甘宁边区,1939年8月,边区教育厅在《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中规定“小学课程以政治、军事为中心”。课程的设置要力求能适合抗日建国的需要。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劳作、音乐七科,高级小学设国语、算术、政治、自然、历史、地理、美术、劳作、音乐、体育十科。初级小学没有单设政治课,国语、常识包括政治。

在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和小学教育的目的、任务,重新拟定或调整小学的教学计划,确定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设置。如东北解放区,在《东北区小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小学课程要以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为原则,课程与教材的编制要科学实用而经济。完全小学的课程设置: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自然、社会、唱游、劳作六科,没有专设政治课,要求在国语和社会课中包含政治。国语一、二年级每周授课10课时,三、四年级每周8课时,社会课在三、四年级开设,每周2课时。高小五、六年级设国语、算术、自然、地理、历史、政治常识、音乐、体育卫生、劳作等科。政治常识是专设的政治课,每周2课时,同时要求国语含政治。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在办学方面强调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这在当时来说是必要的。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解放战争节节胜利,解放区域迅速扩大,解放区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根据新的革命形势及小学是国民基础教育的特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提出要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加重文化课的分量,适当减少政治课的比重,提出高小文化课占90%,政治课占10%;初小不设政治课,但在国语和常识里包含一些政治常识。这是课程设置方面的重要改动。由于注意改进政治课的教育,强调在各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在学校中开展各种各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因而学校里的思想品德教学并没有削弱。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德育课程

建国初期的七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破旧立新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党风和社会风气良好。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德育教育功不可没。在执政党的党风建设、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以及党的一系列中心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德育教育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生命线”作用。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中,德育教育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走过一段曲折历程,留下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文化大革命”又是一个十年,发生了一场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严重挫折和损失的内乱。由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错误指导,德育教育在指导思想、领导体制、方针原则、内容方法上都出现了严重失误。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总结,吸收十年动乱中德育教育失误的教训,对指导当前和今后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更重要的借鉴意义。

4.1建国初期党的德育课程的新发展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校课程设置,是在改造旧中国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参照前苏联课程体系的蓝图,根据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而编订的。就德育课程的设置而言,首先是清除国民党反动的政治教育,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根据政务院的有关规定,取消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反动训导制度和反动课程,对国民党统治时期学校德育旧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根本改造。如取消了旧中国所开设的《国民党党义》、《公民》、《军事训练》等课程,开设了新的革命的政治课程。此阶段,小学没有设置德育课程。在中学分别设置了《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政治常识》、《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事政策》等德育课程。大学的德育课程统称为“政治理论课”,其设置分别为,1952 年设置了《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论》等三门马列主义公共必修课;1953 年又开设了《马列主义基础》;1956 年,高等学校一至四年级的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分别为:《马列主义基础课》、《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论》等课程。从共和国成立到1956 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 年时间里,我国教育顺利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与时代相适应的过渡性,即由旧中国时期学校的德育课程过渡为新中国时期学校的德育课程。

4.2曲折前进时期德育课程的积极探索

1956 ~ 1966 年,史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我国积极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也表现出探索性的特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根据毛泽东要求青年学生“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的重要指示,初中主要开设《政治常识》或《道德品质》、《社会发展简史》等德育课程。高中则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常识》或《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德育课程。1964 年以前,高等学校的德育课程统称为“共同政治理论课”。1964 年以后,高等学校的德育课程统称为“政治理论课”,其课程设置为:《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哲学》和《形势和任务》等课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学校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德育课程的社会主义教育化。德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为中心任务,强调政治教育,体现出德育课程的政治性特征,这种政治性特征具体表现为:

一是把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强化学生的阶级斗争意识;二是用政治统帅德育的一切工作;三是经常组织师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和社会政治运动。

4.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德育课程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文革”十年,“教育领域是重灾区”,学校成为阶级斗争的主战场,学生被一批阴谋家、野心家和反党集团分子所欺骗和利用,成了最大的牺牲者。十年动乱间,学校停课,学生造反,冲击党政机关。教师受迫害,脱离教学和科研岗位,学生频繁下乡下厂劳动,不停地批判“智育第一”、“师道尊严”。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教育已无质量可言。“文革”中后期学校虽然恢复了上课,其口号仍然是“复课闹革命”,中小学仍然是在阶级斗争的漩涡之中。这一时期推行的极“左”路线直接导致学校正常工作的瘫痪,取消了高等学校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和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片面强调所谓“社会实践”、“开门办学”,以“阶级斗争为主课”,以社会为课堂,培养所谓“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敢于反潮流”的英雄,把青年学生引向歧途,也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振荡和危害。这一时期,学校的德育被歪曲成为单纯的政治教育,把政治教育极端地理解为“阶级斗争”教育。政治教育不但取代了学校的教育,甚至取代了整个学校教育。“文革”后期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后,试图扭转扼杀教育的局面,着手进行整顿,但是由于反革命集团的阻挠而未能如愿。

4.4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德育课程的新局面

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教育、革命理想、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由此,不少高等学校开始尝试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进行革命人生观的理论教育。同年6月20日至7月2日,教育部在京召开京津等地十四所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座谈會,大连工学院在会上介绍了成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室”和开设形势任务课、思想修养课的初步经验。思想品德修养课作为一种经验得到推广,更促进了各地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进行人生观教育。1982年10月,教育部又发出通知正式要求在高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通知说:有必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正式得以恢复。

作者简介:彭怡然(19871-),女,安徽定远,蚌埠医学院,讲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基金项目:蚌埠医学院校级课题“中国德育课程演进的历史与逻辑”BYKY18163skZD。

猜你喜欢
逻辑历史
逻辑
2021年高考“集合、简易逻辑”经典问题聚焦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从逻辑隐喻看培根《散文集》翻译的隐性逻辑连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