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关照下《红楼梦》章回名的英译传播研究

2021-12-16 14:29原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模因红楼梦

原芳

摘要:模因論是一个比较新的理论,2003年国内才有相关文章出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语言则是模因跨文化进行传播的载体。作为对文化进化规律及传播进行阐释的一门新理论,模因与文化和翻译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拟从模因论的视角,对《红楼梦》英译本章回名进行探究,进而探讨《红楼梦》英译本中章回名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模因  《红楼梦》章回名

一、引言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其在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衣食、诗词歌赋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其语言艺术和艺术表现力更是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在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红楼梦》被译为不同语种的译本,其中以杨译和霍译的英译本成就最为显著。而模因论作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进一步增强和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本文主要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红楼梦》英译章回名的模因复制和传播现象。

二、模因论和语言模因

1. 模因论和语言模因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学说。1976年,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使用meme一词。他认为有一种新的复制因子,它能够表达出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或模仿行为的基本单位,这个单位就称之为“meme”。随后,道金斯的学生布莱克摩尔(Blackmore)在著作《模因机器》(The Meme Machine)中将meme的概念具体化为“储存于大脑(或其他对象中),通过模仿而被传递的、执行各种行为的指令。”

模因论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的“模仿”而被复制和传播,那么,它就可以称为“模因”。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携带模因的人叫“宿主”,宿主继续携带模因,进行传播的过程叫做复制。

模因可以是单个模因或者模因复合体。比如,某个网络热词的流行就是一种单个模因。模因与模因之间相互支持,形成关系密切的模因就属于模因复合体。我们从外界学来的单词和语句,在交际中通过不断复制传递给他人,这就在复制的过程中形成了模因。

何自然先生在《语言中的模因》一文中指出,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可以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基因型是指“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传播,而表现型为“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传播(何自然,2005)。何自然(2008)认为,语言模因的形式和内容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基本上是重复与类推。其中,重复有直接套用与同义异词,而类推包括同音类推和同构类推。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Chesterman)在其专著《模因翻译论——翻译理论中的思想传播》中首次将模因引入翻译,提出了翻译模因论。他把翻译的观点、概念、策略及翻译理论都称为翻译模因。模因翻译论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语言不断复制和发展的过程,翻译即是把源语模因以翻译译文为表达向目的语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翻译语言是模因跨文化进行传播的载体。在翻译时,译者要么基于英语习惯直接复制目的语模因,要么基于文化差异复制核心语义,要么根据心理期待不译或巧妙地复制文化信息,以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译者要将源语言翻译出来,首先必须解读源语言模因,成为这些源语模因的宿主,然后译者再用目的语模因对源语模因进行重新编码,以另一种载体来传播源语模因。

就语言单位来说,字、词、词组、句子、段落、篇章、译本都可以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和传播,都可以视为是一种模因。以文化作为负载内容而进行复制、传播的模因,就称之为文化模因。《红楼梦》英译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模因,文化模因的传播现状代表着文化的传播状态。Heylighten认为,模因从新的宿主选择后到被传播,要经过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传输(transition)四个不同的生命周期。依据Heylighten提出的模因生命周期的选择标准,模因的成功传播需要满足客观标准、主观标准、主体间标准和模因中心标准在四个生命周期对模因的选择。只有符合更多的标准,文化模因才能顺利传播出去。反之,如果文化模因出现不符合选择标准的情况,那么就会对文化模因的传播造成影响,甚至无法传播。

2. 模因的选择与竞争

模因具有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能力,然而模因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布莱克摩尔认为模因在进化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选择压力,在数量极大的潜在模因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为了能从选择和斗争中脱颖而出,模因必须拼命地使自身得到复制,而根据自身复制能力的差异,模因可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那些在自我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被成功复制、脱颖而出的语言模因就是强势模因;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为人们所使用,从而逐渐消失了的模因就是弱势模因,或称之为死模因。

三、模因论视角下《红楼梦》英译章回名的复制与传播方式

1. 模因基因型翻译

模因基因型翻译直接复制和传播原文思想与内容。对于同一原文内容与信息,模因表现形式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其内容在复制前后始终保持同一(罗倩,2018:52)。

1.1同形同义

在合适的场合下,信息载体可以通过不改动原文信息的形式和内容直接传递。

例1:原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一回)

杨译:Zhen Shiyin in a Dream Sees the Jade of Spiritual Understanding

Jia Yucun in His Obscurity Is Charmed by a Maid

评析:原文选自《红楼梦》第一回章回名,甄士隐在睡梦中,见识了通灵宝玉;贾雨村颠沛流离之际,怀念一位闺秀。其中,闺秀指的是甄家的丫鬟娇杏,这里直译为了“maid(女仆)”,原文想表达的内容通过同形同义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未做改动又符合中英双方的语言使用习惯,读者可以接收到译本传达出来的信息。同样的原文,霍译则是:Zhen Shi-yin makes the Stone's acquaintance in a dream  And Jia Yu-cun finds that poverty is not incompatible with romantic feelings。从中可以看出,霍译将“闺秀”意译为了“romantic feelings”,虽“异形”,但两者传达的基本内涵相同,均不影响读者对信息的接收。

例2:原文: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第十五回)

杨译:Xifeng Abuses Her Power at Iron Threshold Temple

Qin Zhong Amuses Himself in Steamed-Bread Convent

评析:原文选自《红楼梦》第十五回章回名,其中,铁槛寺,是秦氏停灵的地方,凤姐送灵暂住这里。而馒头庵,本叫水月庵,是离铁槛寺不远的一座寺庙。停灵在铁槛寺后,凤姐、宝玉及秦钟未立即回城,而是住在馒头庵中。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熙凤三千两银子;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秦鲸卿,就是秦钟,他在馒头庵和小尼姑智能儿幽会被宝玉撞见。此事为何会和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相提并论?在同一个馒头庵里,一边是违法,一边是纵情,但它们都在讲一个共同的东西:欲望。寺庙的取名,意在表现“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的思想。”杨译将“铁槛寺”译为“Iron Threshold Temple”,“馒头庵”译为“Steamed-Bread Convent”,順利传达了作者想表达的基本信息。至于“铁门槛”和“土馒头”背后的深层含义(即,人的寿命不管多长,终究是要死的。“铁门槛”比喻人寿命的极限,“土馒头”是指人死后的坟墓。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要不要加注进行解释呢?笔者认为无需加注。倘若加注,恐会给外国读者徒增阅读难度,阅读难度的上升会造成读者数量减少。要知道这些目的语读者即是模因的宿主,若模因宿主数量过少,则不利于《红楼梦》译本的传播。

1.2异形同义

这种传播方式也是以复制信息为主,纵向递进地传播,翻译传播过程中信息形式会出现变异,但原文初始信息并不会因此受到改变,复制后的部分在内容上仍然与复制前保持一致(何自然,2007:158)。

例3: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六回)

杨译:Baoyu Has His First Taste of Love

Granny Liu Pays Her First Visit to the Rong Mansion

霍译:Jia Bao-yu conducts his first experiment in the Art of Love

And Grannie Liu makes her first entry into the Rong-guo mansion

评析:原文选自《红楼梦》第六回章回名,其中,“云雨情”是男女缠绵情爱之事的说法。“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其中说到楚王梦与巫山神女相会,神女临去之时说: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人即用“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之事。这个词是有历史典故的,文化背景较强,若字对字地直译“云雨”,目的语读者定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翻译该词需要“舍形取义”,杨译和霍译均把“云雨情”译为了“love”,如此有利于目的语读者更通俗、更直接地接收源语信息。若译为“sex”,不符合原文“委婉语”的用法。若执意保留文化模因,将“云雨情”译为“the love of cloud and wind”,再加注进行阐释,又势必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因为英语中没有“the love of cloud and wind”这样的表达,在英语中这样类似的表达是“弱势模因”,或称为“死模因”,“弱势模因”不利于译本传播。再者,根据衡量复制因子质量高低的指标(复制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来看,它也不具备发展成强势模因的潜力。因此,根据模因论,“love”的译法更有利于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例4: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三回)

霍译:Qin-shi posthumously acquires the status of a Noble Dame

And Xi-feng tak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 neighbouring establishment

评析:原文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章回名,其中,“龙禁尉”的翻译值得注意。首先,“龙禁尉”中的“龙”指代的是皇帝,而“dragon(龙)” 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所以译文要避免出现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其实“龙禁尉”,这是一个表职位的称谓,在英语中并没有对等词,霍译译为了“Dame”,牛津词典对于“Dame”的解释是:(in Britain) a title given to a woman as a special honour because of the work she has done,也就是“女爵士(英国授予有贡献的女性的荣誉称号)”。在英语读者看来,“Dame”是一个比较强势的模因,而 “Dame”和“龙禁尉”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可成为模因寄主。

2. 模因表现型翻译

如果模因基因型传播方式无法满足原文的传播需求,可根据不同需求将原文按照同一形式复制成不同内容,其方式有同形联想嫁接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等,这是模因表现型传播(何自然,2005)。

2.1 同形联想嫁接

这种传播方式,语言形式没有改变,但嫁接于不同场合,产生不同联想意义,读者可由字面形态联想到源语的语境意义。

例5:训劣子李贵承申饬 嗔顽童茗烟闹书房(第九回)

霍译:A son is admonished and Li Gui receives an alarming warning

A pupil is abused and Tealeaf throws the classroom in an uproar

评析:原文选自《红楼梦》第九回章回名,其中的“闹”即“打闹,打斗”的意思。在杨译版本中,“闹书房”译为了“Brawl in the Classroom” (杨译:Devoted Friends Join the Clan School  Mud-Slinging Boys Brawl in the Classroom)。而霍译的则为“Tealeaf throws the classroom in an uproar”,联想一下当时打闹的场景,“throw”这个表具体动作的词就显得更生动、更有画面感,所以更具联想意义。此外,“throw”一词也有“发脾气,耍性子”的含义,此含义下常用的搭配是“throw a fit”或“throw tantrums”。此处将“throws”嫁接到the classroom的场合之下,读者可由字面形态联想到源語的语境含义,是同形联想嫁接的传播。

2.2 同构异义嫁接

这种传播方式,语言模因的结构和形式都不变,但改变内容,用另外的词语替代。语言模式一旦定格,模因就可以被复制、被模仿,达到语言传播的作用(罗倩,2018:55)。

例6: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四回)

霍译:The Bottle-gourd girl meets an unfortunate young man

And the Bottle-gourd monk settles a protracted lawsuit

评析:原文选自《红楼梦》第四回章回名,这一章讲到:贾雨村刚刚到任,就受理英莲被拐一案。本地的一个小乡宦冯渊买了一个被拐卖的丫头英莲,还未领回家,那拐子又把丫头英莲卖给金陵一霸薛蟠家。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抢夺英莲并杀死原买主。贾雨村十分愤怒,正准备缉拿要犯时,被手下门子止住。随后门子拿出一张 “护官符”给贾雨村,并向他讲述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乱断了此案。章回名中的薄命女指的便是英莲,薄命郎指的是被薛蟠打死的冯渊,而葫芦僧指的是葫芦庙里知道贾雨村最窘迫时期的小沙弥门子。这里霍译将“葫芦”处理为了“Bottle-gourd”,属于英语合成词的构成法则中“名词+名词”的构成法,是同构异义的嫁接。

例2:原文: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第十五回)

杨译:Xifeng Abuses Her Power at Iron Threshold Temple

Qin Zhong Amuses Himself in Steamed-Bread Convent

评析:“馒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食品,而英语中没有现成的对等词,“bread(面包)”于英语读者来说是一个“强势模因”,是人人知晓的,而且“面包”和“馒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称为模因宿主。杨译将“馒头庵”译为“Steamed-Bread Convent”,采用了“过去分词+名词”的合成法,也属于同构异义的嫁接。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0-209.

[2].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3].Dawkins,R. The Selfish Gen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4].Susan Blackmore. The Meme Machin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5]. 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6].王宏军.论模因论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语版,2007(4):72-76.

[7].徐曼,陈玉红.国内模因研究述评[J].外语教育,2009(4):7-14.

[8].韩江洪.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研究,2004(2):44-56.

猜你喜欢
模因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续红楼梦
作家阅读的方式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口语习得研究
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构建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英语教学中模因复制现象探析